刘邦起兵的时候是48岁,这在古代可以说是“高龄”了。

我们老家有句俗话说“三十不发,四十不富”,是说一个男人在四十岁以前还不能有所成就的话,这辈子基本上也就定型了。

可我们都知道,刘邦四十岁的时候,还在沛县当那个没什么前途的泗水亭亭长。在他四十八岁那年,正式起兵之前,他已经在芒、砀山之间的深山野林里当了几年逃犯。

我们用常理来思考一下,这样一个人,四十八岁以前一事无成,日后怎么能带领数十万大军和群雄逐鹿,又怎么能用了仅仅七年的时间就扫平群雄、统一全国,成为“秦始皇第二”呢?

成功不能缺少运气,但是像刘邦这么大的成功,就绝对不可能只靠运气了。所以,在刘邦四十八岁以前,在沛县“游手好闲”的那段时间肯定做了很多的积累和沉淀。

刘邦48岁才发迹(刘邦四十八岁才起兵)(1)

那么,起兵之前的刘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又做了哪些积累和沉淀呢?

不事生产,游侠中国

刘邦生在一个典型的农民家庭,家住沛县丰邑中阳里,母亲早亡,父亲哥哥都是靠种地维持生计,但用现在的话说还应该算是个小康之家。

而种种迹象表明,刘氏祖上可能是战国时楚国的没落士族,所以刘邦自年少时脑子里就充满战国时期的游侠思想,但这并不能改变他的生活状况。

刘邦兄弟四人,大哥刘伯和二哥刘仲早早成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可惜刘伯很早就病死了。四弟刘交天赋异常,从小喜欢读书,所以年轻的时候曾在外游学,跟名儒浮丘伯学习过《诗经》。

最让刘太公骄傲的儿子是老二刘仲,因为他吃苦耐劳治下了不少家业,其次是老四刘交,因为刘交高低也算个见过世面的文化人。

而刘邦是那个最不讨父亲喜欢的儿子,相比于老二老四,刘邦在父亲眼中属于又懒又没出息的儿子。他一不成家,二不种地,吃喝都成问题,活脱一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

刘邦48岁才发迹(刘邦四十八岁才起兵)(2)

所以刘邦在发迹以前,父子关系并不融洽,老爷子毫不客气地说刘邦是“无赖”,刘邦对老爷子也属于敬而远之。

后来刘邦当上了皇帝,有一次在给老爷子做寿的时候,当众挖苦老爷子:“以前你不是常骂我是无赖吗,还说我不如二哥,不能治产业,你看现在我和二哥谁治的产业多?”

虽然在别人看来刘邦是个“无赖”,但是他却胸怀大志。年少时曾经到咸阳服徭役,曾经远远地见到过秦始皇出行的气派,他感叹道:“唉!这才是老爷们儿该有的样子呀”,这份野心就不是平常人敢想的。

但他毕竟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在中阳里老家的时候,经常到处去蹭吃蹭喝。如果单纯蹭吃蹭喝也就罢了,史书说他没钱却根本不在乎钱,手底下还养着一大帮子宾客。

有一次到饭点儿的时候,他又带着这一帮子宾客到寡嫂家蹭吃的。想想他嫂子也挺不容易的,年纪轻轻就守了寡,自己一个人拉扯孩子,家里也确实禁不起小叔子这么组团来吃。

但是大嫂这个人确实也不太厚道,刘邦带着一帮子宾客在等着开饭,大嫂就气哄哄的故意用木勺子把锅刮得“哗啦哗啦”响,那意思是:锅里的羹早就没了,当着这么多人一点面子都不给小叔子留。

这帮子宾客也看出嫂子的意思来了,自然也就不好意思再待下去了,所以呼啦啦的都走了,就剩下刘邦一个人尴尬地呆着。可等所有的人都走了以后,刘邦趴到锅沿儿上看了看,里边儿还有羹......

刘邦48岁才发迹(刘邦四十八岁才起兵)(3)

这个事情让刘邦很记恨大嫂,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分封自己家族的兄弟子侄,二哥刘仲被封为代王,四弟刘交被封为楚王,其他的子侄们不是封王就是封侯,只有大哥家的儿子什么爵位都没封。

后来老爷子帮忙求情,刘邦才给大哥的儿子刘信封了个“羹颉侯”,翻译过来就是“羹没有了的侯”,故意的膈应大嫂一家子。

由此也可见,刘邦还在中阳里老家的时候,也少不了到二哥刘仲家蹭吃的,四弟刘交家可能也蹭过。

这是刘邦在丰邑中阳里老家的生活状态,当他还一文不名的时候,已经在广结宾客,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在秦灭六国以前,年少的刘邦还曾经当做魏国张耳的宾客,张耳是大梁城的名人,曾经跟着魏国的公子信陵君魏无忌混过,刘邦结交宾客的意识可能也受到了张耳的影响。

事实证明,刘邦在丰邑中阳里的经营并没有白费,后来起兵之时,丰邑的卢绾、王吸、薛欧、唐厉、周聚、陈仓、毛泽、朱濞等人都舍身相随,而且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余没有被封爵的人恐怕是更多。

这就是刘邦在丰邑“游手好闲”的结果,当然这个结果离不开家里的帮衬,如果不是隔三差五地带着一帮子宾客到哥哥家蹭吃蹭喝,刘邦拿什么来邀买人心,这也可见自古以来想成功没有钱是办不到的。

泗水亭长,登堂入室

后来刘邦做了泗水亭亭长,很多人小瞧亭长这个职位,认为这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吏,根本没什么用处。

事实上,亭长一职是刘邦命运的转折点,刘邦后来的成功离不开这段经历的帮助

刘邦48岁才发迹(刘邦四十八岁才起兵)(4)

站在国家的层面上,亭长自然是一个不入流的微末小吏,比《水浒传》里的宋押司差了都不止一点半点。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在沛县那种小地方,最大的官无非也就是一个知县而已。

沛县的主吏萧何,相当于县长秘书,狱掾曹参相当于沛县监狱典狱长,这些人在沛县已经算是最高层了。曾经在沛县当过厩司御的夏侯婴,那个时候相当于沛县交通局局长兼县政府专职司机。

亭长,用现在的话来说,大概相当于社区主任,或者是街道办事处主任,是县政府的基层管理人员,负责辖区内的治安和基础行政工作,是妥妥的公职人员。

公职人员的身份给刘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此之前,刘邦无论多么神通广大,始终是丰邑中阳里的一个泥腿子。而亭长的身份,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沛县的高层,以刘邦经营人脉的能力,他自然能在沛县有一席之地。

后来证明,他跟萧何、曹参、夏侯婴这些高级官员混得都很熟。

萧何和刘邦本来就是老乡,萧何也是丰邑人,刘邦还在中阳里游手好闲的时候,可能少不了犯一些打架斗殴的错误,萧何在县里就经常的为他开脱。

后来刘邦成了亭长,两个人关系就更密切了。刘邦目空一切的性格,导致他在沛县连县令都不放在眼里,再加上他贪杯好色,难免就会犯一些忌讳,又是萧何处处的在维护他。

刘邦48岁才发迹(刘邦四十八岁才起兵)(5)

刘邦奉命往咸阳押送服徭役的人,按照沛县官场里的规矩,每次出发前大家都会送三百钱作为人情钱,只有萧何每次都送五百钱,可见两个人关系有多不一般。

然而萧何也常对人说,刘邦这个人喜欢说大话,但是做不成什么事,可见萧何最初是拿刘邦当个小老弟看待的。

夏侯婴在当专职司机的时候,每次奉命出去送人,回到沛县的时候路过泗水亭,都要去找刘邦吃喝聊天,而且两个人在一起一呆就是一整天。《太祖本纪》说刘邦经常到酒馆赊酒,很多时候应该就是为了招待这些朋友。

后来夏侯婴从专职司机提升为县政府官吏,有一次刘邦和夏侯婴打闹把他打伤了。按照法律规定,身为公职人员犯故意伤害罪罪加一等,夏侯婴主动帮刘邦证明没有伤他,最终帮刘邦逃脱了刑罚。

除了这些公职人员以外,刘邦跟沛县的个体工商户混得也很熟。樊哙是杀狗卖狗的狗肉店老板,周勃经营的业务比较杂,主业是织蚕丝,副业是有丧事的时候给人吹吹箫、抬抬棺材......

至于其他人,跟刘邦混得熟的也有不少,史书说刘邦“喜施”,大概是像《水浒传》中的宋江一样“仗义疏财”,所以沛县和泗水亭受过他好处的人应该不少,他在沛县的中下层的人当中应该有不错的人缘。

所以后来刘邦起兵的时候,沛县子弟跟随他的人有很多,除了萧何、曹参、樊哙这些人以外,还有周绁、召欧、朱轸、周定、任敖、彭祖、单圣父、冷耳等,这些都是有据可查后来被封爵的人。

刘邦48岁才发迹(刘邦四十八岁才起兵)(6)

其中单圣父在刘邦有急事的时候,曾经送给过他一匹马,放到现在就相当于送了辆不错的车,那个时候的马可比现在的车稀缺多了。

还有彭祖,刘邦等人从深山里回到沛县,想要攻打沛县的时候,他率先在城里偷偷地把大门打开了。

后来,刘邦未来的岳父吕公从山东来投靠沛县县令时,沛县的官吏都带着贺礼前往祝贺。主持宴会的萧何说,贺礼一千钱以上的坐在堂下,贺礼一千钱以上的坐在堂上,只有刘邦区区一个亭长,一分钱不送去吃酒席,而且嘴里嚷嚷着“贺万钱”。

由此可见,此时刘邦在沛县已经有不小的影响力了,但是他真正的积攒实力是在芒、砀山间。

芒砀山间,落草为寇

担任泗水亭亭长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收获了和吕家小姐的亲事,单父的吕公是沛县县令老爷的好友,娶了吕雉大大的提高了刘邦在沛县的地位和社会活动能力。

可是好景不长,几年以后,刘邦又奉县里的命令往骊山送役夫,结果还没走出沛县境内,很多人就已经逃跑了。

刘邦看这架势,恐怕不用等走到咸阳人就跑光了,与其被朝廷捉拿问罪,不如早早地跑路。于是,刘邦就把所有人都遣散了,自己也决定躲到深山里去。

大家逃避徭役也不敢回家,看到刘邦如此仗义,很多人都决定跟着刘邦一起走。于是,他们就一起躲进了芒、砀山之间的深山老林里,这一躲大概就是一两年的时间。

他们虽然变成了逃犯,但是并没有中断与沛县城里的联系,不仅如此,沛县城内还不时地传入一些关于刘邦的传说。

刘邦48岁才发迹(刘邦四十八岁才起兵)(7)

什么“东南有天子气”呀,什么刘邦是赤帝之子呀,什么刘邦所在的地方头顶上老有一片云彩呀......

已经成为逃犯“落草为寇”的刘邦,在沛县的名气反而比当亭长的时候还大,以至于很多沛县子弟都到芒、砀山间去投靠他,狗肉老板樊哙也在其中,最终刘邦手下的人数扩充当了数百人

沛县的差役都找不到刘邦,这些前往投靠的人是怎么找到的呢?再者说了,这么庞大的队伍在山林里是怎么生存的,怎么解决吃饭的问题?

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他们在沛县有内应,有人在沛县和芒、砀山之间通风报信。这个通风报信的人,有案可查的有吕雉和樊哙,现实当然不止这两个人,《高祖本纪》说吕雉和很多人都去找过他,一般都能找到。

也就是说,最晚在秦始皇死的那一年,刘邦集团已经在沛县城内和芒、砀山间形成两股势力,城外芒、砀山中以刘邦、樊哙为首,而沛县城里则以萧何、曹参为首。

两股势力间相互通讯、相互联系,城内的联络人以吕雉为代表,城外的联络人以樊哙为代表,城内势力为刘邦在城里造势,安排想要投奔刘邦的年轻人出城,甚至可能还给城外提供部分给养。

揭竿而起,逐鹿群雄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吴广在陈县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全国很多郡县都纷纷杀他们郡县内的高级官员响应。

沛县距离张楚的势力范围不远,县令大人非常的恐慌,于是也决定改弦易辙,带领大家响应陈胜、吴广的号召。

刘邦48岁才发迹(刘邦四十八岁才起兵)(8)

如此看来,沛县的县令大人也是很识时务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位县令大人后半生的富贵又可以保住了。可惜,沛县出了个刘邦,让可怜的知县老爷没能像其他县一样顺利举兵,此时沛县的城里城外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被刘邦的势力给控制了。

为了阻止沛令的行动,让刘邦可以顺利上位,萧何和曹参就用了一招暗度陈仓,他们向县令建议道:

“您是秦朝的官吏,如果您带头反秦,沛县的子弟可能会不服。不如把外面流亡的人召回来,也能得到几百人,用他们来胁迫大家造反,肯定就没问题了。”

以萧何和曹参的智商,如果是真心的替县令着想,不可能出这样的馊主意。天下很多郡县都反秦,是因为大家都认为秦无道,在这种情况下反秦大家怎么会反对。再者说了,哪里有几百个人胁迫全县人造反的说法。

可惶恐不安的县令上了两人的当,于是,萧何、曹参就下令让樊哙把刘邦找回来,《汉书》说樊哙是和刘邦一起“隐于芒砀间”的,而萧曹二人却能命令他去找刘邦,可以肯定樊哙是城外到城里的联络人。

没过多久,刘邦、樊哙带着几百号人就到了城下,我们不得不说沛县县令是个聪明人,从他率先决定起兵反秦,到他对萧何、曹参二人的警觉,都显示出县令的智慧。

刘邦48岁才发迹(刘邦四十八岁才起兵)(9)

刘邦是县里通缉的重犯,萧何作为常务秘书副县长,一两年的时间都抓不住刘邦,怎么这次一下子就找回来了,而且城下刘邦的几百人明显是有组织的队伍。

所以,县令很快就想到了这是萧何和曹参的计谋,这是用帮助自己的理由来取代自己呀。于是,县令下令关闭城门,并且将萧何和曹参处死。萧何、曹参听闻消息后,赶忙逾城跑到刘邦的队伍里。

我们通过县令一系列的举动来看,这个人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眼界宽阔、反应敏捷、处事练达。

对于这样一个人来说,处死萧何、曹参的消息肯定不会提前泄露出去的,就算泄露出去也不应该让他们跑掉,而从结果来看,萧何、曹参在沛县之内显然已经形成了有组织的势力为刘邦服务。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单凭刘邦的几百号人,想攻取沛县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很可惜,沛县城里已经到处都是他们的人了,刘邦在城外只是射了封书信进去,英明一世的沛县县令就被谋杀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彭祖在城内率先打开城门,刘邦堂而皇之入主沛县,取代老县令起兵。

读史至此,不得不为英明的沛县县令叫屈!

刘邦这一伙人有弓箭,这也就说明他们早就是有组织的队伍了。

刘邦48岁才发迹(刘邦四十八岁才起兵)(10)

但是我们试想一下,古代的城墙那么高,弓箭能射进去几封书信呢?偶尔射进去一两封书信,如果城里没有内应的话,应该也就被守城的将士毁掉了,怎么至于一封书信就下了一座城池呢。

所以,刘邦的这封书信并不是给普通百姓看的,而是给城里的内应看的,萧何、曹参等人在城里经营多年,恐怕守城的士兵也有很多刘邦的信众,刘邦的射进城的那封信实际上是行动通知书。

一句“行动”,里面的内应杀人的杀人,开门的开门,把刘邦接应进去,这应该是早就计划好的。

这才是真正的刘邦。

后记

汉朝史书一直在掩盖刘邦起兵的事实,因为其中的阴谋实在不光彩,刘邦长期的计划和准备也会让他失去天命的色彩。

生在汉朝,司马迁也不得不为尊者讳,可是他是知道真相的人,《史记》很多地方明里暗里透着对刘邦的否定,《高祖本纪》的字里行间也把起义的真相零碎的透漏给了我们。

政治始终是残忍的,往常我们总认为沛县县令是昏暗腐朽的代名词,实际上他明达睿智,可惜成为了刘邦乱世野心的牺牲品。

往常我们总认为刘邦一无是处,可在楚汉人杰辈出的时代,一无是处的人怎么可能建立400年江山?

这才是真实的刘邦,一个不安分的阴谋者,一个充满野心的时代之子。


文|王玄陵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