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文/图 记者 柯笛 见习记者 林键权)昨日上午8点半,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岚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为一名远在深圳的血液病女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当天,360毫升造血干细胞顺利被送到深圳作为厦门市第96例、福建省第276例、全国第1056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厦门市红十字会为张岚送上荣誉证书,感谢她的爱心善举,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在哪捐赠造血干细胞?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在哪捐赠造血干细胞(她的造血干细胞)

在哪捐赠造血干细胞

本报讯(文/图 记者 柯笛 见习记者 林键权)昨日上午8点半,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岚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为一名远在深圳的血液病女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当天,360毫升造血干细胞顺利被送到深圳。作为厦门市第96例、福建省第276例、全国第1056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厦门市红十字会为张岚送上荣誉证书,感谢她的爱心善举。

2015年,张岚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时隔5年,今年7月,张岚接到福建省和厦门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她的血液信息与求助的血液病患者初配型结果相合。在经过高分辨实验室检验配型和体检后,38岁的张岚和31岁的深圳女患者结对成功,根据双方的日程安排,定下12月10日进行这场非亲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移植。

历时4个半小时,昨日下午1点左右,这袋360毫升珍贵的造血干细胞第一时间送往深圳——这袋造血干细胞宛如生命的种子,通过它的移植可以重建患者正常、健康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根据捐献“双盲”原则,张岚并不清楚自己将要帮助的人的名字和相貌,“尽管素不相识,但如果能帮助到别人,我不会犹豫。”对于张岚的选择,家人也十分支持,捐献当天,丈夫官加荣也来到现场陪护,他说,“配对成功是一种缘分,希望可以成功帮助到对方。”

昨日,厦门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周敏,厦门市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部长李海燕也来到医院看望张岚,对她的善举表示肯定与感谢。

同步

配型结果相合

她毫不犹豫答应捐献

本报记者 柯 笛

见习记者 林键权

躺在病床上,两边手臂都连着输液管,张岚的状态看起来不错,左手还时不时捏一捏促进血液循环的握力球,加快送血速度。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前,张岚已经接受了连续4天的动员剂注射,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昨天上午开始从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一边输液管将血液送往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其他血液成分通过另一边输液管回输到张岚体内。

其实,对张岚来说,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意味着帮助他人,还了却了她的一桩心愿。

2000年,张岚的母亲患上乳腺癌,与病魔不断抗争着。不幸的是,2013年,癌细胞还是开始扩散开来。作为独生女,张岚几乎每天从岛内赶往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照顾母亲。2015年初,医院下达病危通知,那年春节,她和父亲、儿子一起在医院陪母亲过年。没过多久,母亲遗憾离世,这对张岚的打击很大。

在母亲过世前,张岚曾经为母亲献血,还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由于之前母亲没能成功配型,我和家人都很遗憾。”张岚告诉记者,当时她就想,希望将来有一天自己能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因此,在突然收到配型结果相合的通知时,张岚没有丝毫犹豫,马上答应了捐献。当时,丈夫官加荣还有些担心,在向市红十字会了解后得知,技术更新后,甚至不用抽取骨髓血,就像普通输血一样采集,一两周后血液数据就会恢复捐献前的水平。

张岚说,希望患者能早日康复,同时,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加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来,为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来源: 厦门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