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绍兴8月13日电(项菁 陈少钦)不仅盘活“小吃经济”,做强戏曲服饰产业,休闲农业也在绿水青山间孕育,引来无数外地游客打卡……巍巍四明山脚下,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黄泽镇“绿富美”究竟咋炼成?

水美乡村的社会效益有哪些(从小吃经济到戏服业态)(1)

制作戏曲服饰 李斯承 摄

眼下,浙江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使命。在该省,乡镇寻求“共富”的模式多种多样,“以特色取胜”或是黄泽镇的“致富经”。

临近中午,黄泽镇黄泽大道上的“薛莲春饼”小吃店老板薛君莲十分忙碌,食客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尝鲜”。

水美乡村的社会效益有哪些(从小吃经济到戏服业态)(2)

“微型戏服”摆件 李斯承 摄

“薛莲春饼”是当地的“网红”小吃店。薛君莲介绍,春饼薄如蝉翼、口感酥脆,是家族祖传手艺,距今已有70年多历史,第三代传到了她的手上。

“有杭州、宁波、上海的客人,远的青岛那边过来的客人也有,一天多的时候3000多元(营业额),平常2000元左右。”薛君莲说。

嵊州被誉为“中国小吃文化名城”,“嵊州小吃”长达100余年历史,拥有100多个品种。“嵊州小吃”的名录中,黄泽镇有13种影响力较大的小吃,其中黄泽春饼、黄泽麦镬、黄泽小笼豆腐包、黄泽糍糕已入选嵊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水美乡村的社会效益有哪些(从小吃经济到戏服业态)(3)

黄泽镇一影 李斯承 摄

为进一步助推小吃产业发展,近年来黄泽镇推动“十百千亿”工程建设,建成投用集嵊州小吃品尝区、非遗传承展示区、速冻产品集聚区、电商引领区于一体的小吃城,进一步扩大“嵊州小吃看黄泽”的品牌效应。

黄泽镇党委委员商光耀介绍,该镇还通过打造“十佳美食小吃”和培育“十佳美食名店”培养小吃的从业者,发挥小吃在全域旅游中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以特色取胜”,还体现在做强戏曲服饰产业上。

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越剧服饰制作是黄泽镇另一大传统特色产业,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戏服。其中,明山村渔溪自然村等还成为越剧服饰制作的专业村。明山村党总支副书记胡雷霆介绍,该村四五十户人家从事戏服产业,每年为他们带来经济收入三到四万元。

近年来,黄泽镇还在集镇中心打造越剧服饰特色街,积极招引相关文创企业入驻,“微型戏服”摆件等文创产品受到戏迷热捧,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

嵊州市秋明戏剧服装有限公司是该镇一家戏剧服装制作公司,制作凤冠霞帔、绣鞋、角带等越剧演出相关物品。该公司总经理李秋明介绍,“广东、广西、四川、重庆都有,只要有唱越剧的地方,都会过来买服饰。一年(销售额)300万元左右。”

大量游客的涌入为小镇增加了“流量”,同时,该镇还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资源,引进京采农业、唐溪草庐、石隆山家庭农场等休闲旅游项目,不断丰富乡镇业态,发展美丽经济。

黄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金张乐表示,该镇锚定创建县域副中心型美丽城镇浙江省级样板的目标,通过盘活特色产业、山水生态、传统文化等资源,努力为民众打通一条共同富裕的“绿色通道”,让黄泽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乡镇。(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