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吃药、卧床……怀胎十月,不少孕妇都经历过各种保胎过程。但是,这些措施真的有效吗?不久前,张女士就遭遇了不得不剖腹产的情况,原因是她在孕早期有过阴道点滴出血的经历,家里长辈坚持要保胎,既不让她运动,还顿顿进补,导致新生儿足足长到9.5斤重,根本无法实现顺产。对于孕妇来说,一定要科学养胎,切莫落入保胎的“坑”。

保胎注意事项和护理(准妈妈们小心保胎的这5个误区可千万要注意)(1)

资料图片:对于孕妇来说,一定要科学养胎。

误区一

一流血就要保胎

孕妇看见阴道出血,往往第一反应就是:“我的娃还好吗?”其实,阴道出血是各妊娠阶段的常见现象。

孕早期阴道出血相对更常见一些,除先兆流产、妊娠丢失外,往往源于妊娠着床的正常生理过程,当然还要排除可怕的“宫外孕”。而孕中期和晚期也偶有发生,除见红、临产外,也好发于宫颈机能不全、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危及母婴生命)等疾病。

有临床研究指出,病情稳定的先兆流产、先兆早产患者在住院保胎和门诊随访两种情况下的疗效没有显著差别。孕妇发现流血不要慌张,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很多时候是不需要保胎的。

误区二

一腹痛就要保胎

孕期腹痛的原因很复杂,因为子宫增大、器官位置变化、腹壁松弛等因素,导致查体、定位更难,而某些孕期的生理变化和内外科疾病也高度类似。如孕早期子宫圆韧带的正常拉伸可能会引起轻度盆腔痛,孕晚期正常的胎动、间歇性假性宫缩、子宫增大、临产等也都与腹痛有关。而病理性的腹痛,除了妇产科疾病外,其他内外科疾病也会引发,种类繁多。

因此,腹痛无小事,原因很复杂,建议患者早就诊、早治疗,目的是为了治病,而非保胎。如果医生判断没有异常,孕妇常规养胎即可,不必过度紧张。

误区三

孕酮低就要保胎

提起孕酮,不知牵动了多少孕妇的心:担心孕酮低会流产,反复去医院抽血化验,更有甚者自行购买黄体酮保胎。那么,孕酮低一定要保胎吗?

临床上,孕酮低并不代表着一定要进行保胎治疗。由于检查孕酮的方式不同,孕早期孕酮的数值不稳定,经常会出现结果偏差。孕酮数值仅作为判断先兆流产的重要指标,当孕酮较低时,需要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以及进一步检查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治疗。如果患者伴有腹部疼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需要采取及时保胎治疗,否则会导致孕酮过低,胚胎停育或者流产;如果只是孕酮比较低,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且胎儿发育良好,患者可以采取定期观察,不进行保胎治疗。

误区四

保胎就要一直躺着

研究表明,对于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的患者,即便限制活动也不会减少早产的风险。《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中也明确指出:尚无证据支持“卧床休息”是早产的有效预防方法。不仅如此,“躺平保胎”还会加大静脉血栓栓塞、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风险,影响心肺功能、消化功能等。

什么情况下需要卧床保胎呢?只有患者明确是腹痛伴阴道大量出血且鲜红、已存在胎膜下或绒毛下血肿、前置胎盘并有阴道出血症状、宫颈环扎术后、胎膜早破等情况,才建议减少活动。即便是这样,卧床休息也不等于“躺平”,患者要适当进行肢体辅助按摩、踝泵运动等,预防血栓。

误区五

保胎就要大补特补

很多孕妇认为,保胎就一定要多进补,多吃高营养的食物,有利于胎儿发育。实际上,除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要控糖控盐外,其他孕妇的饮食做到适量、均衡、多样化即可,并不需要额外进补。临床上,营养不良的孕妇少见,反而是营养过剩的孕妇扎堆。殊不知,在孕期享受“躺平”、食补的快乐时,很多孕妇将遭遇胎儿过大、分娩不顺、减肥艰难的痛苦。

流产、早产成因复杂,盲目保胎不仅无效,甚至可能反受其害。总而言之,保胎是门技术活儿,到底要不要保?需要医生的专业评估和诊断,也需要孕妇形成正确的认知。

文:王诚洁(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母体病理产科住院医师)

编辑:李志鸣

校对:耿静

审核:叶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