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周刊#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时间:公元前722年

地点:郑国

人物:郑武公、武姜、郑庄公、共叔段、

事件:郑庄公攻共叔段、郑庄公母子和好的故事。

先来一个人物介绍:

郑伯克段于鄢本义引申义(1左传郑伯克段于鄢)(1)

郑武公:名掘突,郑国第二代君主。

武姜,郑武公之妻,“姜”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谥号。

郑庄公:父亲是郑武公、母亲是武姜,郑国第三位国君。

共叔段:郑庄公的弟弟,名段。

故事是这样的。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去世,他的妻子想立共叔段为君王,郑武公不同意,她的另一个儿子寤生继位,即郑庄公

公元前743年,武姜请求郑庄公把叔段封到制邑。郑庄公本来不同意,因为那里地势险要,而且是虢叔死的地方,就死在了那里,实际上主要原因还是战略地位重要。毕竟是母亲提出的要求,郑庄公让其母亲另选一个地方。

武姜于是要求郑庄公把京邑封给叔段,让叔段住到京邑。京邑这个地方是个好地方,地方大过都城,而且他的城墙很高,不合法度,非法制所允许。

郑庄公认为这是母亲的要求,就同意了。还说了一件经典的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是什么意思呢?怎么像是在欲情故纵的感觉。

共叔段不是个省油的灯,又有妈妈做后盾。

过了不久,叔段让郑国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听从自己的管辖,当然他没有完全放开,这两个地方也要听郑庄公的,说明国家有了两个国君。其中一个郑庄公的大臣公子吕希望君王去征讨共叔段,让他带兵。

郑庄公没有行动,只是说:不义不昵(nì),厚将崩。

这样过了二十二年,到了公元前722年,共叔段等不及了,开始修理城廓,聚集民众,修造盔甲武器,准备好战车,将要偷袭郑国都城,这个时候母亲武姜则打算在城里为他打开城门,为小儿子做内应。

郑庄公得知弟弟起兵的日子后说:"可以动手了。"于是发兵讨伐叔段,叔段逃跑回京邑。

郑庄公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进攻京邑,因为京邑的人反对叔段,叔段于是逃到鄢邑,郑庄公又到鄢邑讨伐他。

五月二十三日,叔段于是逃到共国。在平定了叔段的叛乱后,郑庄公便把母亲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前面一部分是兄弟两人争权夺利的故事,下一个故事是郑庄公和母亲和好的故事。

因为母亲一直偏向弟弟共叔段,甚至联合起来要夺取自己的君王位置,后来共叔段全面失败,母亲姜武受到牵连,郑庄公打算和姜武永不相见。

郑庄公就把母亲武姜送到城颍。大约过了一年,郑庄公思念自己的母亲,不过他曾经在很多人面前说过,永不相见。这个时候,有个官员叫颍考叔,这是个人精,他知道郑庄公的意思,也明白郑庄公没有台阶下,想了一个计策。

颍考叔和郑庄公共同用餐的时候,故意把一些好吃的东西藏在了自己的袖子里。郑庄公感到非常奇怪,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怎么还偷东西啊!

颍考叔说,我母亲是个乡下的女人,没有吃过好东西,今天君王赐的饭食,我想给她带一些回去,以表示我的一片孝心。

郑庄公听后,也想起自己的母亲,把情况告诉他。

颖考叔说这个好办,我们可以掘地道至黄泉,筑成甬道和庭室,在那里,你们不就可以见面了吗?郑庄公同意了,后来就和母亲在隧道里见面。

这两个故事寓意深刻,特别感觉郑庄公有点故意为之的意思,感觉很阴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