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18年也被称为“国潮元年”。

以李宁、CLOT 为代表的一众国牌在国际时装周的世界性舞台上展示了中国的潮流力量,也让以国内大陆设计为主的“国潮”这一概念愈发深入我们的认知中。

自此之后到今年,李宁一发不可收拾,多次登陆各大时装周,推出自己的系列设计,俨然成为了国潮的代表。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在更早之前 16 年时的 回力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1)

在当时势头正盛的小白鞋浪潮中,回力也被众多媒体冠以“国货之光”、“国潮之光”的名号。

可这阵潮流过后,回力却突然有点“销声匿迹”了,远没有了 16 年前后那时人脚一双的盛况。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回力业绩的逐年上涨。

去年,回力网上旗舰店的销售额就超过了2亿,其中帆布鞋的销量增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500%,主要都集中在二三线城市。(数据来源于天下网商)

但不管是几线,叶子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有双回力。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2)

不少人对回力有着十分复杂的感情,叶子个人也是其中之一。

非常便宜的价格,简便实穿且普识程度高,还有那一份国货的情感赋存,确实不失为一双“好”鞋款。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3)

可一直以来,回力的地位都比较尴尬。

有着国货老字号身份的它往往被放在你“鞋柜”中的最低处,每每都是起到替代品的作用,每当你其它鞋款发生意外不能穿时,或者是你今天偶尔想接地气一下,这时候才会轮到它出场。

在众多热衷追逐潮流的 sneakerhead 心中,回力的潮流属性非常之低,能够带来的也仅仅是那一份情怀:你穿上国货了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附加价值,更谈不上什么产品科技。

那么说到底,回力能作为时下国潮的代表吗?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4)

老实说,作为老大哥的回力,而今还远没有追上一众晚辈的步伐,到达这个位置。

曾经的回力确实是无愧于“国货之光”的名头。

回力品牌的前身可以追溯到 1927 年,是被殖民时期,我们国家用来抵抗洋货侵略的“武器”。也是建国后,50 年代中国男篮和 80 年代夺得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唯一指定球鞋。

在回力的前期阶段,就创造出了一年卖出超过 1000 万双的成绩,是那时候受之无愧的“国民球鞋”。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5)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6)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7)

然而,到了 80~90 年代,由于 Nike、adidas 等一众外国运动品牌的进入,和国内以安踏、李宁为代表的一批国产运动品牌的诞生。

内外夹击之下,加上自身产品科技的落后,还有设计创新的乏力,回力迅速没落,一度面临倒闭。

在 2000 年初期,回力也曾小规模,短暂地回暖过。

当时,北京地下摇滚音乐文化及其圈子的崛起,便宜又与当时 Nike、adidas 等市场主流品牌形成鲜明对比的回力小白鞋,就作为里面最具反叛和独立精神的代表符号,被我们国家不少摇滚音乐人推崇过。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8)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9)

而能够真正称得上是回力的幸运年的是 2008 年。

这一年,对回力来说有两件事非常重要。

一是“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 不经意间的带货,让飞跃的小白鞋在欧美掀起了一股潮流,这则消息刚好被两者本属于一家的回力注意到,品牌很快便打造了同款,很好地借助一波热点,止住了颓势。

第二就是北京奥运会的举行,这一年是国内的体育盛年,为不少运动品牌注入发展的强心剂。同时 08 年实际上也是“国货的元年”,买旧时的老国货成为了全新的流行风尚,符合这两点的回力就在其中。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10)

还有 16 年前后的小白鞋风潮,更是让回力顺利地搭上了快车,得以扭亏为盈,进一步扩大了业绩,老鞋被赋予了各种“国潮代表”新身份,重新进入到了年轻一代人的心目中。

按道理来说,这几次应该都是回力翻身转型好的时机,但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把握得住,品牌背后的资本力量或许只看到了“表层”的利益,放弃了更深层次的考虑,把难得的机遇变成了回力“堕落”的开始。

毫无顾忌的抄袭,成为了继 WB-01 小白鞋后,人们对回力最深刻的认识。

去年打造的号称是“最潮回力”的回天之力款式,更是被不少所谓的潮流媒体吹上天。但几个 OW 元素的“挪用”,限量 520 双,售价 999 元,足以看出品牌方一心只想打造网红爆款的野心,也无疑成为了明眼人心中一个笑话存在。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11)

▲ 左:鬼冢虎、右:回力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12)

很长一段时间内,回力是不少国内品牌的缩影。

国潮对他们而言仅仅只是挂着情怀在“卖狗肉”的广告方式之一。品牌宣传上的言过其实,产品研发上的落后,设计上抄袭跟缺乏创意不足,成为了它们最大的病症,并一步步地在挑战着大众的失望底线,让我们对它怒其不争。

回力的蓄势待发

好饭不怕晚,17 年的 90 周年之际,是品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

兴许是真的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回力也下定决心,积极地寻求全新的变革。

在 2017 年率先开通了品牌 ins 等社交媒体账号,改名为 Warrior,还发布了一个海外专属系列 WOSS,首波发售了单品就以经典的 WB-01 为原型,推出了白红跟白蓝两个配色。

在鞋舌处缝上了“Warrior 中国上海”的字样,后跟也换上了“OS”以及“33”的标识,摆脱了以往单一的印象,有点决心进入 sneaker 圈子的意思。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13)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14)

并邀请来了不少博主在网络上为自己带货,一改国内的“老字号”,成为最先注重海外市场转型的国牌之一。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15)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16)

尽管我们在海外系列的设计上,还是能够看出有点“换汤不换药”的意思。

这也就引出了品牌变革的第二步,叶子认为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更换设计师

同样是在 2017 年,回力迎来了两位毕业于欧洲设计学院的 Z 世代的首席设计师:秦曼、鲍珺怡。

她们曾共同担任过意大利鞋履品牌 Joshua Sanders的设计师,还被意大利 VOGUE TALENT 授予了“最受瞩目的年轻设计师”称号。

设计上新鲜血液的加入,可以说是回力变革走出的最强有力也是最踏实的一步,从最根本的产品上出发,能够快速启动整个品牌的创新转型。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17)

▲ 秦曼、鲍珺怡

当然,两位设计师加入仅仅不到两年,还远未能完成品牌从上到下的整体转型,但从中我们也是能够看出点新的东西。

仅从设计师经手过的款式来看,不难发现,现在的回力正往时下最火热的 sneaker 趋势靠拢,一改以往单一的复古印象,解构手法给予的丰富层次,复古 Dad Shoes 的老爹鞋型,以及更为简洁利落的配色,无不让这个超过 90 岁老牌焕发出全新的流行形象。

而于其中增加进的轻量中国风元素,既避免添足堆砌感,也显得格外可爱了几分。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18)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19)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20)

不仅如此,设计师还从最基础的穿着脚感入手,新版回力采用更为优质的原材料和更加精细的细节工艺,经由400道工序打造,在透气性跟质量品相上相比旧版有了很大改进。

从设计师的专访中我们也可以得知,未来她们还会为回力搭建系统化设计模式,铺设更多的产品框架,以及力求更长的流行周期。

可以说,这一次回力是决心要改头换面了。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21)

有了新劲的设计力量,接下来便可以摸索更加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掌握主动权。

除去举办展览之外,回力也学会潮牌们的联名套路。

不同于国内多数品牌的“低劣”联名,回力的联名还是颇有份量的。

令人印象中深刻的是去年秋冬与美国潮牌 OBEY 的合作。

得承认,品牌双方的合作依旧停留在大胆的换色跟增添标志上的“表层”联名,但从这一次的简单探索,也证明了回力积极求变的一面,让我们对品牌的未来有了更高的期待。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22)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23)

客观来说,因为有了李宁这个国潮标杆,回力的国潮之路仍然任重道远,待需解决的问题还是不少。

例如,抄袭依然严重。

包括 Nike、匡威、Vans、Yeezy、Onitsuka Tiger 等等时下大热的品牌款式,甚至李宁的某些鞋款在内,你都可以很容易地从回力身上找到影子,仿造爆款的味道过于明显,品牌自主独立设计的产品线依旧单一,鞋型款式非常单薄。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24)

其次是,品牌的定位模糊。

如果以运动品牌来说,回力的产品科技还是“惨不忍睹”,研发的投入不足。

而放在侧重潮流趋势的 sneaker 领域中,回力也没有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品牌 DNA。

作为“国潮”的代表鞋履,经历过好几次断层的回力,至今都没有提炼出来特有的品牌底蕴。

不像李宁那样有着鲜明的运动风作为厚实的基础,“国潮”很大程度上对回力来说只是空洞的口号,没有品牌概念的输出,因而造成品牌的辨识度也十分不清晰,进一步来说也就损失了一大部分的可能性。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25)

再者,就是“内外不一”。

回力的国内外,可以说是两种鲜明的对立。

这两年来,在国外市场上不管是联名设计,还是营销策略上,品牌都不留余力,让国外年轻的 sneakerhead 都进一步地接受了品牌。

相对之下,回力在国内却难觅新鲜感,大多数受众对其印象依然停留在国货小白鞋上,相关的联名企划也极为少见,因此容易陷入单一局面中,限制了品牌受众。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26)

以上及其更多,都是摆在设计师跟品牌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说回力作为国潮的代表还为时尚早。

事实上,叶子觉得匡威是回力非常值得去学习借鉴的对象,即使是它被 Nike 收购了。

它们的历史脚步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同样蕴藏着悠久的运动传统(匡威之于 NBA,回力之于男篮女排),后期也都“涉足”摇滚,有着多种不同领域的文化属性。

不同的是,匡威从 NBA 出来后,凭借着独特的品牌设计,确立了以年轻、复古、时尚为主的品牌定位,输出追求自我的时尚先锋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追捧,一度也成为了美国精神文化的符号象征,很好地完成了品牌转型。

对回力来说,广泛的群众认知基础,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当中的先锋特性,都是品牌本该好好利用的资源。

说到底,国潮并不是一句简单脑热的“买它”就行,在这之下,创新、设计、品质、理念,缺一都不行。

国潮回力和回力有啥区别(到底能不能代表)(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