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

萌发条件

1、外界条件

适宜的温度:种子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解催化都需要在酶,而酶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会进行催化作用。

充足的水分 :休眠的种子含水量一般只占干重的10%左右,种子必须吸收足够的水分才能启动一系列酶的活动,种子吸足水后种皮就会膨胀软化,氧气才会进入,呼吸才会增强。

充足的氧气:氧气充足时细胞的呼吸才会加强,酶的活动才会旺盛。

充足的阳光:一般种子萌发和光线关系不大,无论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都能正常进行,但有少数植物的种子,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良好,如黄榕、烟草和莴苣的种子在无光条件下不能萌发。这类种子叫需光种子。而一些百合科植物和洋葱、番茄、曼陀罗的种子萌发则为光所抑制,这类种子称为嫌光种子。

2、自身条件

具有健全、成熟的胚:被昆虫咬坏了胚的种子不能萌发;种子在离开母体后,超过一定时间将丧失生命力也不能萌发。

不处于休眠状态:多数种子形成后,即使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暂时也不能萌发,这种现象被称为休眠。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种皮障碍。有些种子的种皮厚而坚硬,或种皮上附着蜡质层或角质层,使之不透水、不透气或对胚具有机械阻碍作用。二是有些果实或种子内部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比如某些沙漠植物在长期的生活中,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在种子表面具有水溶性抑制物质,只有在大量降雨后,这些抑制物质被洗脱掉才能萌发,以保证形成的幼苗不致因缺水而枯死。对于休眠的种子,若需促进萌发,应针对不同原因解除休眠。

解除休眠方法

①冷水或温水浸种:用水浸种后可以软化种皮, 除去抑制物, 缩短种子发芽时间。不同树种应采用不同的水温进行水浸, 同时要注意水浸的时间不宜过长。

②机械处理:对硬实种子采用机械处理如切割、削破和擦伤种皮等可打破其休眠。

③药剂处理:用的化学药剂有过氧化氢等氧化剂和赤霉素、乙烯等激素。萌发过程

萌发过程

种子萌发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吸胀萌动发芽幼苗形成

  1. 吸胀:种子浸水后使种皮膨胀、软化,可以使更多的氧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同时二氧化碳透过种皮排出,
  2. 萌动:种子内各种重量变化作用,贮藏物质进行转化,转移到生长点,使胚的体积扩大,胚根尖端突破种皮外伸,这一现象称为种子萌动,也称为“露白”。
  3. 发芽:种子萌动后,种胚继续生长,当胚根、胚芽伸出种皮并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就称为发芽。
  4. 幼苗形成:胚根下扎,胚芽鞘向上竖起,生长上叫扎根扶叶。随后,不完全叶伸出芽鞘,称为出苗(也称现青)。第1-3片完全叶抽出后,其芽鞘节上长出数条不定根,有利于幼苗扎根立苗。

幼苗的类型

不同植物种子在萌发时,由于胚体各部分,特别是胚轴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长成的幼苗,在形态上也不一样,常见的植物幼苗分为子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两种类型。

1、子叶出土幼苗

种子在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 伸入土中,形成新生植物体的主根。然后下胚轴迅速伸长,将子叶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如大豆、棉、油菜和各种瓜类的幼苗,以及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如蓖麻幼苗,都属于这一类型。

大豆等种子的肥厚子叶, 继续把贮存的营养物质运往根、茎、叶等部分,直到营养消耗完毕,子叶干瘪脱落;棉等种子的子叶较薄,出土后立即展开并变绿,进行光合作用,待真叶伸出,子叶才枯萎脱落。种子的这一萌发方式,称为出土萌发。

种子发芽(种子的萌发)(1)

2、子叶留土幼苗

这些植物种子萌发的特点是下胚轴不伸长,而是上胚轴伸长,所以子叶或胚乳不随胚芽伸出土面,而是留在土中,直到养料耗尽死去。 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如蚕豆、豌豆、荔枝、柑橘和有胚乳种子如三叶橡胶树,及单子叶植物种子如小麦、玉米、水稻等的幼苗,都属于这一类型。

蚕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成为新生植物体的主 根;由于上胚轴的伸长,胚芽不久被推出土面,而下胚轴伸长不大,所以子叶不被顶出土面,而始终埋在土里。

种子发芽(种子的萌发)(2)

花生种子的萌发,兼有子叶出土和子叶留土的特点。它的上胚轴和胚芽生长较快,同时下胚轴也相应生长。所以,播种较深时,则不见子叶出土;播种较浅时,可见子叶露出土面。

农业生产上应注意掌握两种类型幼苗的种子播种深度。一般来说,子叶出土幼苗的种子播种要浅一些,但也要看各种作物的下胚轴顶土力情况,如棉花的顶土力较弱 要浅播,菜豆的顶土力较强要深播一些。而子叶留土幼苗的种子,播种可以稍深。另外,也要根据种子大小、土壤湿度等条件综合考虑播种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