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安监局上任的第一天,周文民坐进了当时局里一位副局长的办公室,两人面对面办公同事们怕“委屈”了这位新来的局长,要为他腾出一间单独的办公室,周文民一口拒绝了,说:“这样就行,没啥不方便的,办公室就是一个敞开办公的地方”周文民跟记者解释,他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和同事们打成一片,尽快投入工作、尽快扭转被动局面、尽快到企业一线周文民为何如此着急?,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怎么做才能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再难的事也要想办法解决?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怎么做才能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再难的事也要想办法解决

怎么做才能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再难的事也要想办法解决

到安监局上任的第一天,周文民坐进了当时局里一位副局长的办公室,两人面对面办公。同事们怕“委屈”了这位新来的局长,要为他腾出一间单独的办公室,周文民一口拒绝了,说:“这样就行,没啥不方便的,办公室就是一个敞开办公的地方。”周文民跟记者解释,他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和同事们打成一片,尽快投入工作、尽快扭转被动局面、尽快到企业一线。周文民为何如此着急?

2015年,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的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发生“7·16”较大着火爆炸事故,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影响。包括安监局在内,一些机关的工作人员因此被追究责任。对此,岚山区安监局不少人很难接受,也很不理解,工作积极性一落千丈,全局工作氛围一度死气沉沉。

2017年5月31日,原本在岚山区工商局任副局长的周文民被调到岚山区安监局任局长,机构改革之后,担任岚山区应急管理局局长。从上任第一天起,周文民就展现出了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辱使命,再难的事也要想办法解决。”

半夜赶赴事故现场归来,明确了一项制度

“局长,碑廓镇西南方向发生爆炸,情况不明!”2017年6月5日零时30分左右,正在熟睡的周文民被值班人员的电话惊醒,这是他到安监局任职的第6天。放下电话,周文民把妻子从睡梦中叫醒,说:“可能出事了,我要立刻赶往现场。”妻子有些无奈,嘱咐一声:“要注意安全。”周文民立刻驾车快速赶往指定地点。

事故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路上正在转移的群众满脸惊慌,甚至穿戴不整,因为大多数群众是从睡梦中“逃”出来的。从未到过事故现场的周文民被震惊了,但他没有自乱阵脚,而是冷静地协助相关单位转移群众,直到9时30分左右才离开。

虽然最终确定事故发生地不在岚山区境内,但这起事故给了周文民很大的触动。“那一幕,我终生难忘。我切身体会到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守护百姓的安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周文民说。

当日回到局里后,周文民立即组织召开全区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紧急会议,通报事故情况,对企业负责人进行警示教育,督促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警钟长鸣。也是在那一天,岚山区安监局的值班人员由1名增加到3名,这个规定一直延用至今。“那一天是周局长来到咱们局里的第6天,也是我们换办公地点的第1天。上任不久,又遇到搬新家,凳子还没坐热,他就赶赴事故现场。

那天晚上,他带头开始在局里值班。”岚山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安杰说,局里每天安排1名科级干部、1名部室人员、1名驾驶员,3名值班人员24小时待命,为的是遇到问题能第一时间出动。

楼下的保安跟周文民认识,每次见到都会互相打招呼,虽然双方都叫不出对方的名字,但保安知道他是应急管理局的。“应急管理局的人都很忙,这栋楼里最早上班最晚下班的基本都是应急管理局的人,有些人干脆就住在局里。”保安对记者说。

抓队伍抓基础抓规范,提振队伍士气

“设立‘案件审理委员会’,大家集体讨论怎么罚,该罚多少,规范自由裁量权,保证执法工作达到一个相对公平的状态。”

200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日照市岚山区。自此以后,16年间,这里逐渐形成了以钢铁、化工等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截至2019年,岚山区钢铁产业年生产加工能力达2250万吨,石化产业年加工储运能力达1000万吨,是全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区,山东省精品钢铁发展基地。

如此多的高危行业企业集聚,对于岚山区来说,既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的“烫手山芋”。

坐到安监局局长的位子后,周文民才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块“山芋”可能比他想象得还要烫手。“经历过2015年那次事故之后,局里的干部职工心理受到很大冲击,士气锐减。如何提振队伍的士气,让大家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来?我认为就是要抓队伍、抓基础、抓规范。为此,我来到这里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个。”周文民说。

为了让全局氛围融洽且人人有干劲,周文民在局里举办了“科长讲堂”、法律法规“每月一考”等学习活动。在他看来,“科长讲堂”和法律法规“每月一考”等学习活动有很多好处。比如,“科长讲堂”能打破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壁垒,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法律法规“每月一考”则能增强全员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加强队伍的凝聚力,还能提高业务能力水平。”周文民说。

原来在工商局工作时有执法经验的周文民调出了2015年岚山区安监局执法处罚档案——全年立案查处案件数为“零”、罚款金额为“零”。他觉得抓业务刻不容缓,而且必须立即从抓执法工作开始。

“当时周局长找我们进行了谈话,查看了一些执法文书。”岚山区应急管理局执法大队大队长蔡慧娟说,这一谈,执法工作的短板就暴露在了周文民眼前。

“执法程序不严谨、执法文书制作不规范、法律法规有关条款吃不透……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当时局里有执法证的人员大多数在执法大队,相关业务科室并不涉及执法业务。”周文民认为,作为执法部门,只有将执法工作做好,安全才能有最基础的保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周文民要求全局人员必须参加执法证学习考试。2017年,该局拥有执法证的人员为18人,到了2019年,机构改革后的岚山区应急管理局拥有执法证的人员已经增加到31人。

“我们的处罚金额也从2015年的零元提升到2019年的131.82万元。今年到现在为止,全区执法处罚金额已达到了352.95万元。”安杰说。

在山东省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技能大比武的背景下,周文民又对执法工作进行了创新。为了保障处罚的公平和公开,2017年8月,岚山区安监局在全市范围内首先设立了“案件审理委员会”。“设立‘案件审理委员会’,大家集体讨论怎么罚,该罚多少,规范自由裁量权,保证执法工作达到一个相对公平的状态。”周文民说。

今年,岚山区应急管理局参加日照市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岗位练兵竞赛暨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取得两个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遇事拎得清,严格监管的同时服务到位

在周文民的带领下,岚山区应急管理局把严格监管当作引导企业管好安全的一大利器,与此同时,将做好服务作为重点。

监管严了,处罚多了,来讲情的企业负责人自然少不了。面对各种托关系走后门的情况,周文民始终坚持遇事拎得清的原则。周文民告诉记者:“从我们办公楼楼上纪检监察派驻工作组了解情的况看,我们局从未接到任何反映干部职工违纪的举报或者来信来访。”

2017年,岚山区安监局执法大队对一家企业开出了26万元的罚单。该企业负责人找到了周文民,软磨硬泡,想让周文民网开一面。

“安全问题人命关天,哪能讲情面,难道2015年‘7·16’爆炸事故你们都忘了?”当着局里人的面,周文民的语气斩钉截铁。

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从2018年开始,岚山区安监局便开始一个季度集中开展一个领域专项执法检查,抓基础、促规范,补短板、强弱项,倒逼企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2019年1月23日,岚山区应急管理局挂牌。在周文民的带领下,该局把严格监管当作引导企业管好安全的一大利器,与此同时,将做好服务作为重点。

今年8月,中海外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进行LNG技术项目改造,天然气的使用成为该公司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天然气如果属于燃料,就归住建部门监管,作为原料,则由应急管理部门监管。

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天然气属于原料。为此,周文民带着我们到市审批局开展协调工作,不到半个月,问题就解决了。”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利民说,如果解决不了,生产线停车,这又是一个风险点。

在山东岚桥集团副总裁、岚桥石化董事长李明学的眼中,周文民是一位又严格又热心的局长。“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的一天夜里11时多,周局长带着同事到我们企业查看设备运行情况,不仅检查了夜间的作业现场,还检查了带班领导是否在岗。”李明学说,他们企业员工从“一人一档一卡一证”到“一人一档一卡一证一本”,这“一本”就是根据工作交谈过程中周局长提出来的建议增加的。“这‘一本’是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本,保存这‘一本’,就能知道当天都学了什么安全知识,学习的频率如何,也能全面了解员工全过程教育培训的情况。”

今年8月25日,日照德坤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前夕,周文民又一次来到这里进行指导服务。“那一天,周局长和同事们发现了一处违章作业,当时还处于试投产阶段,我们立即进行整改,确保正式投产时万无一失。”该公司总经理刘柏利说。

虽然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但周文民依旧不敢轻言满意。他说:“安全责任落实还需再进一步,基层基础要再夯实,监管执法工作要再严格,为建设‘黄海明珠’贡献我们应急人的一份力量。”(富强 高文静 唐明)

来源: 中国应急管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