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不耻下问全文论语?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不耻下问全文论语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是卫国人,他对卫国的这个孔圉很熟悉也很不满。子贡搞不懂卫国国君为什么会给这个烂人这么好的一个美谥。夫子说,这个人烂归烂,但他聪明、好学、谦虚,向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所以死后,卫国国君赐予他“文”的美谥。他也配得上“文”这个谥号。
夫子评价人历来以中正客观为原则,并不吹毛求疵,以偏盖全。比如《宪问》篇中,他评价管仲,批评管仲“器小”、“不俭”、“不知礼”等等一堆问题,但同时肯定管仲的仁:“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夫子不会因为你有毛病就否定你的成就。
夫子对卫国大夫孔圉的评价也是中正客观的。他说孔圉这个烂人配得上“文”这个谥号,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谥号?怎样的人才配用“文”做谥号呢?
谥号谥号就是对一个人死后用来盖棺定论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言简意赅的评价文字。人死之后,后人对其生平事迹的是非功过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的评价文字,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谥号始于西周,曾广泛通行于汉字文化圈。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物死后,朝廷通常会给一个谥号。周穆王时期给死者加谥的做法就已比较普遍。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周朝天子、各国诸侯、卿大夫及夫人都有谥号的资格。直至秦始皇废除了谥法,他认为这种做法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是对死者的大不敬。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制度,但汉朝规定只有封侯以上者有得谥资格。到唐朝规定二品以上官员有得谥号资格。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广谥,与朝廷颁赐的谥号不同。
最初的谥法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即周厉王因为暴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行为被谥为“厉”。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和贬义性的“恶谥”三种。
美谥:也称褒谥、上谥。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中谥:也称平谥。如:怀、悼、哀、闵、思、殇、惠。有点同情的意味。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如明末崇祯皇帝追谥为思宗。“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恶谥:也称下谥。如:厉,灵、炀等。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私谥:上述三类谥号一般属于官谥。官谥之外还有一种私谥,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兴盛于汉朝。
议定一个人的谥号也不是后人想怎么给就怎么给的,一般按照《谥法》的规定来挑选文字。也有过皇上的继承者想美化自己的父皇而被谏议大夫、大学生否决的例子。
《逸周书·谥法解》说: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其中对“文”谥的规定为: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因为孔圉具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特点,不管你子贡喜欢还是不喜欢他,他符合《谥法》的定义。所以夫子说他配得上“文”这个谥号。
孔文子及其家人那么孔文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宪问》篇中记载,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仲叔圉”即孔圉,也就是本章所说的孔文子。他与祝鮀、王孙贾都是卫国的大夫。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无道,季康子说:“既然无道,他为什么没有败亡呢?”孔子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
由此可见,在孔子看来,孔圉不但具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品德,还是个善于“治宾客”的优秀外交家。孔子在卫国呆了很多年,对卫国的政情也非常了解。子路还担任过孔圉的儿子孔悝的家宰。也有说子路担任的是孔圉的家宰。子路为这家人而亡命卫国是有确切记录的。
孔圉跟孔子都姓孔,他们到底有没有宗亲关系,不知道。孔子家曾经也属于宋国的高层,不过是后来败落了来到了鲁国。孔圉是卫国大夫,在卫灵公、卫出公两朝卫君身边为官。据说这个孔圉在男女关系上比较烂,不过对春秋时期的高层来说这个也算不得事。叔梁纥不过一个小小的邹邑大夫,七十多岁了还跟孔子的母亲野合才有了孔子。拿这个说事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
《左传》有关于孔圉的记载,其中还提到孔子阻止了孔圉派兵攻打太叔疾。《左传·哀公十一年》:“冬,卫大(同“太”)叔疾出奔宋。初,疾娶于宋子朝,其娣嬖。子朝出。孔文子使疾出其妻而妻之。疾使侍人诱其初妻之娣,置于犁,而为之一宫,如二妻。文子怒,欲攻之。仲尼止之。遂夺其妻。”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冬天,卫国太叔疾逃到宋国。当初,太叔疾娶了宋国子朝的女儿,她的妹妹随嫁。后来,子朝因故逃出宋国。孔文子就让太叔疾休了子朝的女儿,然后把自己的女儿孔姞嫁给了太叔疾。但太叔疾却派人把他前妻的妹妹引诱出来,安置在“犁”这个地方,还为给修了一所宫殿,就好像他的第二个妻子。孔文子为此事大为恼恕,准备派兵攻打太叔疾。孔子劝说孔文子打消念头。最后孔文子把女儿强行要了回来。
朱熹的《论语集注》说“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孔文子想要攻打疾,结果疾又逃到了宋国,孔文子就将女儿嫁给了太叔的弟弟遗。
这个孔圉把个女儿嫁来嫁去的,就像儿戏。这跟孔圉自己乱搞男女关系一样还不算什么烂事。我们来说说孔圉家深度参与卫国王位继承的这件烂事。
卫灵公迷恋夫人南子,南子当然希望废掉太子蒯聩立自己的儿子郢为太子。蒯聩自然与南子交恶。蒯聩欲杀南子被南子发现,告知灵公。蒯聩逃往宋国,没得到什么帮助,又投奔晋国赵氏。灵公四十二年(前493年)春,灵公欲立南子之子郢为太子。公子郢可是个人物,他不贪图王位,坚决推辞不受。灵公一死,南子让公子郢继承灵公之位,公子郢说本应该由太子蒯聩继位,既然太子已经逃离了卫国,就应该由太子之子辄(zhé)即位,于是辄即位为卫出公。
可怜的卫出公怎么也想不到做了十二年卫君以后,自己的亲生父亲蒯聩还会回来抢夺王位。这里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人,孔圉之妻伯姬,卫灵公之女、蒯聩之姐,孔悝(kuī)的亲妈。孔悝是蒯聩的外甥,但他并不赞成蒯聩回来争儿子的王位。可是孔悝的母亲伯姬在孔圉死后,与英俊漂亮的仆人浑良夫私通,蒯聩支持她这一段爱情,并允许她改嫁。结果孔悝的母亲和浑良夫当了蒯聩的内应。迫不及待地谋立蒯聩为卫君,并胁迫孔悝杀掉卫出公,出公逃去了鲁国。蒯聩赶走了儿子,自己做了卫君,是为卫庄公。此时子路在孔悝家做家宰,他原本已经出城,完全可以安全离开。为了仁义道德,他毅然返回城中帮助孔悝,在别人的父子之争中做了牺牲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文子是个烂人烂家,但这并不影响孔子对他的正面评价。还给我们留下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成语。这两个词语也是孔子自身的写照。孔子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典范。“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向老师、长辈求教,还求教于一般看来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
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边教边学,教学相长,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发现自己不对,马上改正。二是向普通百姓学习,他的很多关于礼的知识就是从民间学习来的。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八佾》)三是随时随地学习,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四是带着问题学习,把学与思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真正学会、学透。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对照孔子的治学,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道客村曰:
敏而好学能立世,
不耻下问谓之文;
但凡心中存一念,
人生处处皆学问。
【注释】
(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2)敏:敏捷、勤勉。
【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圉这个烂人一个‘文’的美谥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的谥号叫‘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