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第十八回介绍“猪刚鬣”出场时,这样写:“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花布手巾娘不娘倒先不说,这脸总归是硬汉色的。

早年的作品里猪八戒的形象是一水儿的黑,不过近些年的影视中它却清一色的白:

个么,猪八戒应该是黑猪还是白猪?

猪八戒为什么是猪(猪八戒是黑猪还是白猪)(1)

猪猪品种,各有特色

白皮肤猪八戒的刻板印象也许和市场有关:从养殖、屠宰到菜场、超市,人们能接触到的猪,都是白色的。

如果时光倒退15000年,在两河流域你会发现人们就已经开始驯化野猪,这个时间点仅次于人类将狼驯化狗。中国的考古发现证明,在距今9000-8000年前,中国的古代劳动人民曾独立驯化过野猪。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人们培育出了各式各样不同品种的猪。

在中国,就有头和屁股为黑色用作火腿原料的浙江金华两头乌、满脸褶皱每胎能产十三仔的的太湖猪、全身黑毛的东北民猪、额头上有八字皱纹的西北八眉猪等,当然这些中国猪品种在近代的培育过程中也多多少少加了点异国血统。

细究这些猪的形态,不难发现,大部分本地猪种都是黑色或黑白花的。

猪八戒为什么是猪(猪八戒是黑猪还是白猪)(2)

那么,市场上随处可见并成为猪的主要艺术形象的白猪又是什么呢?

英国商人在18世纪末将广东猪种运回英国,与约克郡土猪杂交,培养出产仔量很高的白猪。普通家猪一窝可以产4到10只,而这种白猪一窝可达10至20只,简直就是蛋白质发动机。这就是约克夏猪(Yorkshire),也被称为英国大白(Large White)。

1986年,约克夏白猪正式得到英国种猪育种联合会的认可,随即凭借惊人的产仔量风靡世界。目前世界上所有杂交猪几乎都有约克夏大白猪的基因。(昨天的推送里有读者问,到底哪种猪是“电吹风”,巧了,《小猪佩奇》的原型就是约克夏白猪。)

猪八戒为什么是猪(猪八戒是黑猪还是白猪)(3)

说文解字,猪豕豚貒豨

其实,最初表示猪的汉字是象形字“豕”(读音为shǐ)。这个字在小篆中定型下来,还真是与猪的形象有不少相似之处。

后来,人们给豕字的右侧添加了者,成为“豬”字,这个形声字最早从豕者声。之后才有了如今这个读音。再之后的简化字将左边的“豕”旁改变为“犭”,才有了我们最熟悉的这个“猪”字,不过“犭”字旁其实指的大多是吃肉的那些动物,不信你想想看。

虽然现在在猪字中没有了“豕”,但对于每个人而言,如果叫你选出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字,那一定会有一个字和“豕”有关,这个字就是家。从一个侧面说明,在中国古代,猪在中国家庭中的重要地位。从金文到楷书的“家”字中,宝盖头的下面均为“豕”,无猪是不成家的,猪正是家庭富足之意。

另一个和猪有关的汉字是豚,想起日料店的豚骨拉面没,我们都知道,这明明就是猪骨拉面啦!

这就是小编昨晚去救援时的伙(火)食(石)

“豚”字就是在原来的“豕”左边添加肉月字旁,含义是指用来屠杀吃肉而蓄养了一段时间的小猪。在战国时代的《尔雅·释兽》中便有这样的记录——“彘,猪也。其子曰豚。一岁曰豵。”,所以彘、猪、豚、豵都是指猪。当这些汉字传到日本之后,有些仍然保留了原意。如今,“豚”字在日语里如今仍然专门指代家猪,真正的“猪”字在日语中指代野猪。

还有一个生僻字:“貒”也和猪有关,在中国古代主要指的是狗獾,不过也会被用来形容小猪,所以在20世纪初,中国的动物研究者将美洲的一类长得和野猪们有几分相像的动物称呼为了西猯,它们并非猪科,而是西猯科。

成群活动的领西貒,注意看它的上犬齿

它们长得一副小野猪模样。在生活习性上也与旧大陆的猪科动物相似,不过没有猪类那么繁盛,也没有猪科动物那种向上的獠牙,它们的上犬齿就是向下生长的。除此之外,西猯还具有臭腺。这也是不同于猪科动物的。

小猪叫“貒”,那巨大的猪呢?中国古代传说称为“豨”。在地质历史上,还确实出现过一种曾被称为“巨猪科”的动物,现在古生物学家把它叫做“豨科”(Entelodontidae)它们生存于距今3700-1600万年前。

从头骨化石看,豨科动物还真和猪科动物很相似,不过它们的肩高能够达到2.1米,这可是超过现代野牛般的体型!豨科代表——完齿豨(又称完齿兽Entelodon)曾在很多纪录片中有所展现,它们被认为因生性残暴,又会自相残杀,所以被称为“地狱来的猪”,曾经被认为是可怕的掠食动物。

完齿豨与鬣齿兽的争斗

不过如今学界还是倾向于认为它们属于杂食动物。甚至,在分类学上,豨科动物也从曾经的猪形亚目被移入到与河马和鲸类亲缘关系更近的河马形亚目(Whippomorpha)了。也就是说,它们倒也不能再被称为“猪”了。

欧亚野猪,猪科代表

说回猪这个物种。你们知道家猪的学名是什么吗?Sus scrofa domestica。熟悉生物分类的朋友一定看得出,这是一个亚种的名称,家猪真正的物种名称就是前面两个词"Sus scrofa"。这不是别的什么动物,正是野猪之意。

猪八戒为什么是猪(猪八戒是黑猪还是白猪)(4)

虽然人们常常形容家猪是肥头大耳,但真要把家猪和野猪头对头拉在一起,你会发现,家猪还真是个小脸庞呢。而且野猪的肩膀高屁股低,看起来就很有冲劲!

作为猪科动物的代表,野猪也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野生猪科动物。它们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所以也会被称为欧亚野猪(在北非的少数地区也有分布)。

由于野猪分布实在广泛,不同地区的野猪毛色和体型差别还是很大的。平均而言,它们的体长在1.5-2米之间,生活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的野猪,雄性平均体重为75至100千克,雌性为60至80千克,肩高为75至80厘米。

然而,生活在更寒冷地区的野猪体型要大不少,这也符合生态学中的哈代温伯格定律。生活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野猪,有些极端个体的体重甚至可以达到300-350千克,这样的体型已经堪比棕熊了。相信拥有了如此身材再面对东北虎、狼、棕熊这样的天敌时,也会是游刃有余。也难怪东北有那句俗话:一猪二熊三老虎。

对于野猪而言,超大体型毕竟是少数,它们的主要防卫武器是獠牙。雄性野猪具有两对不断生长的犬齿,这便是它们的獠牙,平均长度能达到6厘米,其中有一半会露出嘴外;雌性野猪的犬齿较短,不露出嘴外,但也具有一定的杀伤力。这样的犬齿既作为挖掘工具,也可以作为重要的搏斗武器。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它们还是会用自己的獠牙老老实实刨吃的。

野猪每胎能够生下5、6只幼崽,这和其他野生的鹿、羊等每胎1、2只幼崽的动物相比,可谓是超生游击队。正因为如此,野猪仍然是很多捕食者的捕猎对象。尤其是那些年幼的小野猪。小野猪看起来总是萌萌哒,它们的身上常常具有褐色、棕色相间的条纹,这有利于它们隐蔽自己。尽管如此,它们还是许多野兽甚至猛禽的捕捉对象。

即使到了成年,对于大多数正常体型野猪而言,面对捕食者还是走为上策。无论是俄罗斯远东的虎,还是东欧的狼,印度的豹都会大量捕食野猪作为自己的食物。而随着世界上许多地区自然环境的破坏,许多地方的野猪也随着栖息地的丧而消失。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生态万象展区中的野猪生态标本

而在有些区域,虎豹这样的大型捕食者因为人类的原因而消失,有些野猪却残余下来,繁殖力很高、每胎能生众多个体的它们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不断回升,反而造成危害。近年来,野猪出没、毁坏庄稼、甚至伤人的新闻在我国中东部地区也屡见不鲜。

猪八戒为什么是猪(猪八戒是黑猪还是白猪)(5)

而且,还有一些地方喜欢用别的地方购买来的野猪与和家猪配种并散养,得到一些“野不野、家不家”的“野化家猪”,然后贩卖它们美其名曰的“野猪肉”。这些野化个体逸散到环境中后,也日益造成更多的环境破坏乃至伤人问题。在一些原本没有猪分布的岛屿上,例如新西兰,家猪野化后对当地原生物种种群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也早就将家猪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物种。

野化家猪的生活

发展到今天,猪身上的各个部位也被人类充分利用。曾有人跟踪过一只家猪的身体材料最终被用作了185项用途,真可谓是“浑身都是宝”!

猪的利用

原先,在老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厅里就有着这么一个展柜,展示了从猪肉到皮鞋到刷子的各种制品;而且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家猪也是很优秀的实验动物,在疾病、器官移植、转基因、基因组学等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想了解更多关于猪的知识,“猪”事皆宜特展正在等你,看清地址是在上海科技馆哦!

所以,不管黑猪白猪,能让你开心就是好猪!

本文作者:何鑫,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编辑:余一鸣Yiming

内容来源:上海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