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1)

知否剧照

不要头一晕脑袋一冲动,就忘了自己的身份,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

在我五岁那年,我的小娘去世了,一并带走的还有我那个没有出世的弟弟,因为我的冒尖出头,过早地断送了我小娘的命。

后来随着我长大,慢慢明白,即便我当时不去帮我小娘出头,以她不愿意争的性子,最终也会断送了自己的命。

小娘临死的时候,让我对天发誓。以后只能叫她小娘,无论何时活着最大。她去后,让我去祖母那边伺候,以求保全我自己。

我把小娘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小娘是在提醒我,时刻要记住自己的身份,不要头一晕脑袋一冲动,就忘了自己的身份,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不管以后如何,任何时候都要想方设法地活下来。

我家最大的是华兰姐姐,那个时候已经嫁给了东京忠勤伯府的袁家二郎,其次是二哥哥长柏,在下面是宠妾林氏所出的三哥哥长枫和四姐姐墨兰,五姐姐如兰则是大娘子王氏所出。而我最小,去世的小娘也是个不得宠的妾,父亲给我起名明兰,排行第六,偶尔也会叫我小六。

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2)

知否图片

我祖母是勇毅侯嫡女,世家显赫。我到了祖母身边,也多受她老人家的庇护。但是,我祖母只是我爹爹的嫡母,而非亲生母亲。很多时候,祖母也不能拿出亲生母亲的架子教训我父亲,毕竟隔着亲生血缘的关系,何必招人烦呢。

所以我也很知趣地从来不去招惹墨兰和如兰,尽量不给祖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盛家祖上是科举出的世,而我父亲也是凭借进士的功名之身娶的王家最小的女儿为妻。所以,我家秉承书香门第的传统,对读书一直很执着。

那时候恰逢我爹爹升任五品,从扬州举家搬迁到了东京府。入驻东京府后,我父亲便请了京中颇具盛名的庄学究,教导家中儿郎读书。祖母开明,说读书能让人明事理,懂规矩。于是我和家中的姐妹除了手工针线外,也跟着一起在自家的书塾中读书。

这个圆脸的妹妹,真是越来越可爱!

许是庄学究名满天下的缘故,没过多久,齐国公爷的嫡妻-平宁郡主,来拜访嫡母和祖母,递上帖子说是想让她家的独子,大名唤做齐衡,字元若的也来上我家书塾,希望家中兄弟多照应一下。

平宁郡主是什么身份,听祖母身边的房妈妈说,那个东京府里算得上一等一尊贵身份的人,在官家娘娘面前都说的上话的。她家能看上我家的书塾,我家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不仅如此,我那头脑简单的王氏嫡母和颇有心机的宠妾林氏,因为齐小公爷来读书的事而沾沾自喜,总觉得搭上齐国公府,自己面上特别有光。再加上齐小公爷长相俊美,态度谦和,更难得是他还有一颗勤奋上进振兴家门的心,这么一个三好青年,自然是把东京府一大堆的儿郎都比了下去,她们渐渐地竟也生出把自己的女儿嫁入豪门的念头。

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3)

知否剧照

我那时年龄虽小,却也知道高处不胜寒的道理,我们这样的门户,齐国公府那样的人家,进去不去层皮,估计也得送半条命。

所以,齐家小公爷每天来听学时,我都规规矩矩地站在四姐姐和五姐姐的后面,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能向退从不向前,惹得五姐姐总说,“咱们家的小六,不会是傻子吧,总是比别人慢一拍。”

因为我年少的时候个头瘦小身子弱,祖母担心我身子长不好,养在她老人家身边后,开始每天珍珠圆子的喂着,使得本来就是圆脸的我更圆了,头上又扎着两个圆圆的小揪揪,像极了年画里面那个大脸女娃娃,特别有喜感,即便我在后面站着,也总是漏出半边脸。

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4)

知否剧照

有一次下学,小公爷正和我二哥哥说话,看见我从身边走过,突然说到,“这个圆脸的妹妹,真是越来越可爱!”说完就上前一步,伸手想要捏我的脸。我赶紧身子朝后面缩,立刻感觉到一道凌厉的目光朝我这边射来。抬头看见四姐姐正咬牙切齿地赤目怒对。五姐姐也皱着眉看向我,一脸的不解。

我赶紧低头,再也不敢抬头,心中默念,“是这二货不守规矩,这可不能怪我啊!”二哥哥适时地拉走了小公爷,说一起去赏字,小公爷这才作罢走开。四姐姐没好再发作,也愤愤不平地跟着走了。

打那以后,我对齐国府这位小公爷更是退避三舍。一下学,我就紧着催促身边的婢女小桃赶紧收拾东西走,生怕再惹出事端。

但有时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偏这齐小公爷也是个喜欢惹事的主,有事没事的就来戳几我几下,总喜欢揪着我的两个小揪揪,六妹妹六妹妹叫。

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5)

知否剧照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特别警惕地看着周围,不等四姐姐走过来,我就借着祖母的事扯个幌子,赶紧遛掉。有时候走了好远,还隐约听见小公爷叫我的名字,也模糊地听见四姐姐在一边元若哥哥,元若哥哥的叫,是非之地还是远离地好。

也许是察觉到我躲着他,小公爷消停了好长时间没搭理我。正当我一颗心落地,放松警惕的时候,没想到更大的问题正等着我。

一次下学,没等四姐姐开口,小公爷就带着他的小斯-不为,匆匆离去。等我慢慢悠悠地回到自己的房间补了一觉准备去前堂大吃一顿时,正看见这斯笑咪咪地坐在饭桌上,“六妹妹”,说完站起来上前一步,做出一个请的手势。我顿时如泄了气球,一脸懵逼地坐了下来。

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6)

知否剧照

祖母说,“小公爷前几日每天都来祖母这请安,听说咱们小厨房做的鲈鱼甚是鲜美,一直说要尝尝。正好昨儿下午,明儿在小池塘钓了一尾,今日请安时,我便让人烧了,请小公爷一起用饭了。”

我默然,面上也不言语,心中默念,“吃饭可以,别害我啊,这要是让四姐姐和五姐姐知道了,不得吃了我啊。”整顿饭吃得提心吊胆,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果不其然,这件事后来被四姐姐知道了,一整个月看我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最后不知道怎么使得诡计,让爹爹罚我跪了三天祠堂才作罢。

我们一起同窗多年,我怎么就成外男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家里也一如往常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宠妾林氏和王氏大娘子依然还是不对付,经常因为一些小事闹到父亲那里去,而父亲还是一如往常地偏着林氏,惹得王氏经常破口大骂,偶尔闹到祖母这边,免不了又是一顿劝诱抚慰。

四姐姐墨兰和五姐姐如兰,和她们的娘一样更加的针锋相对,经常私下里拌口角。五姐姐照常拿着嫡女的身份,嘲讽四姐姐吊着眉一副小妖精做派,四姐姐则不厌其烦地嘲讽五姐姐,无才无貌,没有大家风范。

不过两位姐姐到是都出落得如花似玉,美貌动人。四姐姐眉眼间透着诗书的才情,多了林小娘的妩媚动人,少了林小娘的精明刻薄。五姐姐则完全继承了王大娘子的性子,心思单纯,常乘口舌之快。

而我借用小桃的话,纤瘦的体态代替了土肥圆,皮肤愈加显得白嫩清幼,整个人仿佛如雨后的竹子,全身上下透着清新脱俗的气质。

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7)

知否剧照

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朝她笑着,“也就你觉的你家姑娘好,别人可不这么觉得,这话要是让四姐姐和五姐姐听去,又是一顿闹的”。小桃回应,“可是在我心里姑娘就是盛家最好的姑娘啊~”,我哈哈大笑。

二哥哥和三哥哥也长得一品人才,儒雅俊美。二哥哥人品周正,才学不凡,但是却不爱言语。三哥哥则长袖善舞,健于言谈,各有风骚。齐家的小公爷则越发的清雅峻秀,天人之姿,一手小楷,落笔如峰,笔走龙蛇,颇有小成。

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8)

知否剧照

记得那次,小公爷来我家和我父亲一起鉴赏王右军的字帖,临近中午了,他突然告知父亲他的手帕丢了,惹的家里人翻天覆地的一番查找。

那时候嫣然还没有远嫁,她向我抱怨,小公爷平时人那么谦和,却为一个帕子大动干戈,不似平日那么好。我解释道,男人家的清誉和女儿家的一样重要,找帕子只是为了找个由头宣扬出去,免得以后无端生事。

但是嫡母这么快就把偷帕子的婢女找到这件事让我很困惑。一个婢女为何要偷这个不值钱的帕子,我推测应该是堂上的人偷的而后转架于她。嫣然提议去给小公爷说清缘由,让他给嫡母说清楚。我觉得不妥,毕竟小公爷不是家里人,属于外男。我提议去找二哥哥帮忙。

正准备去,就被小公爷挡住了去路,他细声问我,“我们一起同窗多年,我怎么就成外男了。”自长大后,我和小公爷交流就很少了,突然如此说话,我和嫣然都有点不知所措,便借着天色已晚的借口落荒而逃。

从小我字写得就不甚好,常备罚抄书。一次庄学究又罚我抄书。在回寿安堂的路上,小公爷突然叫住了我,我连忙见礼。小公爷道,你家两个姐姐都叫我元若哥哥,怎么偏你这么客气。说完又提到永昌伯爵府的吴大娘子要开个暖场的马球会,让我去玩耍之类的话,我推脱家里姐妹都不会马球拒绝了。他又询问起我被罚抄书的事,又说要替我写。我哑然,我和他无亲无故,平白无故的欠他这个人情干啥,便拒绝了。

正当我又要转身要走的时候,他又叫住我,说是有果子让我尝尝。拿出来一看才知道是菱角。我父亲之前在扬州任职,这个东西我是知道的。但是小公爷似乎不知道怎么吃,那么一个大男人拿在手里摆弄了半天,不知道怎么打开,我瞬间感觉他笨拙的动作有些可爱。后来还是小桃接过来,轻而易举的就把菱角掰开。小公爷不再说话,把那一盒菱角和个锦袋塞到了我的手里,匆匆走了。

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9)

知否剧照

小桃打开锦袋才发现是一对上好的紫毫笔。不过这两支笔一只给了四姐姐,另一只给了五姐姐。像我这样不得宠的庶女,如何能保得住好东西。

上课的时候,五姐姐拿着那个紫毫笔随手比划被小公爷认了出来,我赶忙低下头不敢去看他看向这边的脸,余光注意到他眼神中的落寞。我过意不去,后来让小桃给他送了一盒点心,表示我的歉意。

小公爷于我如天边的那的彩虹,远远看一眼就好。雄鹰和雨燕,这之间差距太大,又怎么能同行呢。

后来家中发生了一件事,使得我好长时间没有见到小公爷。事情的起因是吴大娘子和他儿子梁六郎来我家做客,我和五姐姐被四姐姐引着去了后堂,一不小心被四姐姐推了出去,在客人面前失了规矩,丢了家里的脸面。父亲偏听四姐姐的说辞,最后我和五姐姐被罚了跪祠堂。祖母后来请了宫中的姓孔的嬷嬷教我们姐妹礼仪,是以就停了庄学究的课。

我今生非你不要~,我要娶你做正妻元配~,写祖谱入祠堂,三书六聘大轿入门。

后来再见小公爷已是很久后了,那节课讨论的命题是嫡庶之争,我觉得特别没意思,几个大男人口中言之凿凿,却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说事,最后也没有定论。我就用嫡庶本无需争论,做个纯臣才是正理,来了个定棺盖论。

下学后,小公爷又叫住我,追问我为何把他送我的笔送给别人。我实在不知道怎么给他说清楚内宅里面的这些事,只好告诉他,好东西到我这里是长久不了的。但是这个人还是不明白,反而觉得只要不是我主动送出去的就好,他会私下送我,不让别人知道。

我没办法只好给他挑明,他对好我只会给我带来麻烦。小公爷一听这话,就呆在那里,半天不说话地看着我。我看他落寞的模样,心中也有别样的情愫在心头,我知道他还是没有明白我说的话,但是再也不忍心说狠话。要说我不明白他对我的情意那是假的,但是我们怎么可能呢,还不如早早断开的好。

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10)

知否剧照

我告诉他,他是难得的才俊,而我知道有他那样的人,就已经很知足。言尽于此,我希望他明白,我们的差距太大,是没有结果的。

他快要科考了,我怀着复杂的心情给他做了做了个护膝,夹杂在他送过来的谢礼里。我在护膝内里绣了个胖胖的元宝,希望他科考圆圆满满,如宝玉一样一鸣惊人。而我们~就这样吧,以后~可能再也没有以后了吧。

赶考那天,我远远看见小公爷一身白衣,身骑高头大马而来,一身的意气风发,俊秀文雅。我忍不住看向他,不知道他有没有发现我送他的护膝,有那么一瞬间,我多么希望自己的出身能高一些,兴许就能配得上他。

等他走近了,我又不敢去看他,我余光看见他朝我的方向望过来,似乎还带着笑意。我赶忙低下头,装做没有看他的样子。他那么一个锦玉堆起来的人,我和他~还是不要想了。

再见他时是三日后,我远远得看见他提着物品箱从贡院出来,我能感觉出他在找我,我忍不住朝他的方向看过去,短暂地对视,脸上不由得浮上笑容又赶紧回头,各自上了马车。

榜单出来后,二哥哥不负众望,一举中榜。而小公爷却落榜了,我看着他望向那些中举的举子神情落寞,知道他嘴上不说,实则心里难受。我忍不住安慰他,“科举艰难,世人皆知,下一次再考,一定会中的。”希望能让他心里宽慰下也好。

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11)

知否剧照

后来很长时间我没有再见到小公爷,科举之后,他也没有理由再时常来我家。而我由祖母举荐暂领了管家之职,一时间也忙得很,别有其他。

再次见面就是在一个月后的吴大娘子的马球会上了。小公爷在围场上旁若无人地说,“我太长时间没看见你了,我想你想得紧~”,我吓坏了,赶紧提醒他不要说了,我知道他的付出,知道他对我的情意,但是我不敢有所回应。

也正是在这次马球会上,我出了一次大大的风头,虽然这不是我的本意。为了给嫣然拿回它她母亲的遗物,我不得不和小公爷一起打了一场马球赛,这也为我带来了很多流言蜚语,成为了众矢之的。

马球赛后小公爷打听到我家要去玉清观祭拜。他使计把小桃支走后,来到了我娘牌位所在暗室。

“你这个小骗子”

“小桃被我支走了,你能当一个小骗子,我也能”

“你难道没有话要给我说吗?”

“你要是没有话讲,何必要送我护膝”

“我什么都不怕,我只怕你心里没有我”

“我就是想见见你~,可为何,每次你见我都避我如蛇蝎一样。”

“我发誓,若今日事发,我立刻回禀父母,迎你入门。”

“我今生非你不要~,我要娶你做正妻元配~,写祖谱入祠堂,三书六聘大轿入门。”

他对我说了很多,他说要娶我当正室娘子,只要我一人。我不相信,不想骗自己也不想让他骗自己。但是他眼神那么真挚,那么诚恳。我无言以对,我想起我娘临终前的嘱咐,永远不要叫她啊娘,永远记住自己的身份。我是一个庶女,他说他能娶我做正妻元配,我的心有些乱了。

玉清观后我对他一直心里乱乱的,我不知道怎么了,偶尔闲下来就会想起他那天说的话,有时候小桃叫我都没听见,我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这期间突然有一天,小桃去取姨母的信,她带回了个消息既让我心生欢喜但又不知所措。她说小公爷的小斯-不为带话来,过些天二哥哥喜宴的时候,郡主娘娘会和小公爷一起来向我家贺喜,同时向我家求娶我。

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12)

知否剧照

我一时全无主意,最后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祖母,祖母很震惊。先是狠狠训了小桃,后又耳提面命的告诉我,父亲和齐国府的差距太大,齐大非偶。我其实心里也不报希望,但是又觉得小公爷是真心对我,竟真的去求了郡主娘娘,我因此又心存幻想。

等到二哥哥喜宴当日,平宁郡主确实是上门来了,但不是求亲而是认妹。当着祖母的面,郡主娘娘逼着小公爷认我做了妹妹。

虽然是早该想到的结果,我心里依然承受不了,那夜我捂着被子哭到半夜,第二日再也没有心情做事。

又过了几日,我辞了管家之职,要陪祖母回䆜阳老家。老家长房家的长悟大哥哥送来了草贴要成婚。

在回去的路上,我才知道小公爷也乘船跟了过来。祖母听了,让我自己去处理。我下船见了小公爷,他解释着前一段时间的那件事。其实又有什么好解释的呢,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他还是一再的表示让我放心去䆜阳,等我回来后就会有好消息。

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13)

知否剧照

分别时,小公爷拿出了一个女瓷娃娃送给我,他说那个男瓷娃娃留在他那里了。我虽知道还是白费心思但是心里依然放不下,最后收下瓷娃娃,回到了船上。

傍晚的时候,突然船上遭了水贼,而船上只有一只小扁舟,我安置好祖母后,领着其他人在船上寻找出路。无奈水贼太多,为了逃生我不得已跳入湖中。

冰凉的湖水刺痛着我的骨髓,我的水性不好,慢慢地沉了下去,那个瓷娃娃从我的袖口浮出,我记起小公爷临别时说的话,“只有娶你才是我最愿意做的事。”一直以来,因为身份的问题,我都没有对他所有回应,也许以后在也没有机会了吧。我用尽全力握紧了那个瓷娃娃,我承认,那个送我娃娃的少年已经深刻地走进了我的心里。

那日,他坐在石凳上等我,阳光透过树木的阴影现照在他的脸上,那么的温柔可爱,真希望时光可以停留在此刻。

后来没想到是虚惊一场,我被顾家二叔救了。他不容于顾家之后,一直在江湖上浪荡,混迹于漕帮寻找他的儿子。那段时间经历了很多事。参加长悟大哥哥的大婚,从孙家那个虎狼窝救出淑兰姐姐,在之后就是大伯母去世,在送葬的路上遭遇流匪,恰巧被顾二叔碰上救了我。不同的是,那个时候他已经参了军,做到了都虞候。

回东京府的当天,正巧碰上伯爵府的吴大娘子,从她口中我听到小公爷正和郡主娘娘闹脾气,到了不饮不食的地步,甚至还出了人命。我不由得一阵慌乱,回家后我又问丹橘齐国公府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坐实了事情的真实性。

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14)

知否剧照

我心里充斥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既心疼他受苦,又为他能如此待我感动。从小到大,除了我死去的小娘和祖母,还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了我付出那么多。我打定主意,只要他不负我,我便不负他。

所以后来祖母拿淑兰姐姐的殷鉴,以及齐国公府门第高,我即便嫁进去也会有吃不尽的苦头的事警醒我,我也没有放弃,我恳求祖母成全我这次,就为了小公爷如此待我,我以后吃什么苦都是愿意的。

不久后的元宵灯会,我遇上小公爷的小斯-不为,他求我一句话,说是给他家小公爷一个盼头,恰逢巡防营突然到街上赶人,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我便说道,“他若不负我,我便不负他”。交代完后,匆匆离开了。

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15)

知否剧照

后来大娘子王氏从娘家带回来消息说,元宵当日,当朝贵妃的妹妹荣飞燕竟然让人当街掳走,堂堂天子脚下竟然出了这样的事,确实让人震惊。更奇的事,人丢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找到。

不久后,我终于再一次见到了小公爷,那是在侯府顾家。那日,他坐在石凳上等我,阳光透过树木的阴影现照在他的脸上,那么的温暖,我心里暖暖的,真希望时光可以停留在此刻。

他起身走向我,我也上前走向他,我知道这个时候我不能再退缩了。几个月不见,他消瘦了很多,我很心疼。

他第一次走过来牵起我的衣袖,拉我在一旁的石凳边上坐下,他把手中的千层糕递给我,轻声的说,让我尝一尝,我接过来拿在手里依然还有他的余温。

他告诉我,“我齐衡要娶的大娘子,只有你盛明兰一人。”我告诉他,“不管怎样我都会记得你今天的样子。”他让我放心,让我等着他,一定会有好消息的。

其实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不管今后如何,我都不会怨他,他已经为我做了很多。

没过几日,真的有消息上门了。从吴大娘子的口中我得知,小公爷马上要和嘉成县主成婚了。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突然就成了这个样子。我听后强忍住内心的悲伤,在回院的路上,终究是没有撑住,一个台阶没下稳就摔倒了。

后来,侯府的顾二叔替小公爷给我的捎来了东西,算是坐实了他要成亲的消息。我看了是那个男瓷娃娃,他孤零零地趟在那个锦匣里,和小公爷送我的那个本来是一对。

既然没有结果,我又留着做什么呢。我把那个女瓷娃娃交给我顾二叔,让他帮我还回去。事到如今事情也该有个了结。

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16)

知否剧照

那日从玉清观出来,正看见小公爷轻声细语和嘉成县主说话,他亲昵地为嘉成县主撑着伞。两个人站在一起仿佛一对璧人,让人羡慕。

我站在高处望着他们,沉默了好久。我想起小时候那个少年,总是喜欢去故意揪我的两个小发揪揪。想起那日在我小娘灵位前他说的话,“我要娶你做正室原配,三书六聘,大轿入门。”那日的侯府,阳光穿过树荫照在他的脸上,那么的温暖。心中不由的无限伤感。

短短几日已是物是人非,那个曾经那么深刻地走进我心里的人,从此和我在无关系。这世间总是会有那么多的阴差阳错,而我从心里不怨他,祝福他。从此,各自安好吧。

盛小六齐小二婚后生活(齐小二和盛小六)(17)

知否剧照

*本文根据知否电视剧和原著,以明兰的视角梳理,部分内容纯属个人胡编乱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