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讲:“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就是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最高境界,但也是古今中外无数谋略家苦苦寻求而难以得到的。笔者接触兵法已二十余年,根据自己的总结,认为要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无非只有三种方式:
2.逻辑混乱
外界信息是需要自身的逻辑来解读的。鬼谷子讲:“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在自然科学上,这些逻辑表现为定律,而在社会科学上,这些逻辑表现为心理定势。通俗来讲,就是一个人对于“是与非”和“对与错”的确定。对于谋略家来说,改变竞争对手的逻辑判断,让其不能正确判断是非,分辨对错,那么对方将不战自溃。怎么来实现这一点呢?就需要我们懂得“取与舍”,牺牲自己部分利益作为“诱饵”,从而逐渐改变对方的逻辑判断。当年范蠡就是放弃了西施,才能迷惑夫差,使其养虎为患。
3.矛盾转移
如果说前面两种方式都是属于精神层面的,那么这一种方式则是属于物质层面的。伟人曾说: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只要我们能够抓住矛盾,使矛盾的焦点发生转移,依然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而“矛盾焦点转移”的实现,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激化竞争对手自身内部矛盾。张良的“四面楚歌”之计,就是将楚汉双方争天下的矛盾,转化为楚兵思乡而不能回家的矛盾。第二,引入第三方势力介入,是矛盾复杂化。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都是这一点的典型案例。
兵法谋略,不仅可以用于商业竞争,也可以用于组织管理,不仅可以用于打败对手,也可以用于提升自己。总之,前人用铁与血所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我们要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成功而无祸”。
(欢迎想系统学习兵法的朋友搜索并关注今日头条号:“谋略与兵法”,有问题也欢迎大家私信。不懂谋略与兵法,怎能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脱困之术:得罪领导不可怕,只要你能说这么一番话,立马转危为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