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工作(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十年以上的人,

有几种能力基本上全废了,但另外一部分能力却能得到了长足成长。

进化法则,用进而废退。

透过体制内能力消涨的三棱镜,我们可以窥见体制内生存哪些能力是重要的,哪些能力是不重要的,能力的存废,就是体制职场进化的风向标。

刚进入社会的九条职场建议(在体制内职场工作十年)(1)

在体制职场工作十年以上,被废掉的第一种能力:忍受折腾和颠沛的能力

忍受折腾和颠沛其实是人类保持一代比一代更优秀的内生机制。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鲁迅也说过,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容易被生活所累。

在私人企业工作,三个字足以概括私企的生存状态:苦,累,贱。

因为在私企的苦,累,贱。促使我们不断地折腾:跳槽,转行,创业等等。

正是这种折腾,动荡,颠沛,促使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

如果所有大学生一毕业就考公务员,全部从学校直接到机关,那我们今天就不可能有很多伟大的企业。包括很牛叉的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

刚进入社会的九条职场建议(在体制内职场工作十年)(2)

(1)公职单位的岗位,没有明确的KPI,干好干坏差不多的。因此,绝大部分公职单位的人员,都是满足于干好自己那点本职工作就OK了,没有谁想着拼命地进取,因为即便拼命进取,也不一定能吃到甜桃。

(2)公职单位不倡导996,也没有那么多客户需要接待,周六周末大部分时候都能正常休养,对绝大部分基层岗位的职工而言,出差也很少。

综上两点就决定了:在公职单位呆了十年以上的人,早就适应了公职工作不紧不慢,压力较小,休息时间相对较多的散淡氛围,根本就无法再去适应企业那种高强度的应酬,高强度的加班和频繁的出差了!

刚进入社会的九条职场建议(在体制内职场工作十年)(3)

其实,从社会分工来看,公职单位仅仅是分配社会资源的机构,但并不能创造社会资源。——就像赌博,公职单位就是把这个人兜里的钱给另几个人,或者把一群人的钱给其中几个人兜里,公职单位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唯有非行政化的企业才是不断创造财富和价值。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想大学毕业直接进体制,想求稳,说明整个社会的年轻人都不愿折腾,不愿颠沛了。——这是一种群体奋斗力的锐降。对时代和国家,也许并非好事。

刚进入社会的九条职场建议(在体制内职场工作十年)(4)

在体制职场工作十年以上,被废掉的第二种能力:接受新事物,新挑战的能力

体制内工作,大部分都是执行性岗位,大量的工作是形式化和流程化的。同时,毫无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大锅饭式的绩效考核,都在不断消磨着工作人员的整体学习力和应对风险压力的能力。——在这种环境氛围中,把激进的变成沉稳的,把优秀的变成平庸的只是迟早的事情。

诚然,进体制的都是一群学历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最有学习力的人,但不得不承认,这群曾经的优秀分子在体制岗位工作多年之后,基本无法适应新事物,新挑战了。

以至于在体制内工作十年以上的人常常喟叹:如果让一大群体制人和一大群企业职工同时突然失业,那么,最先饿死的,一定是体制人!

刚进入社会的九条职场建议(在体制内职场工作十年)(5)

非公职人员,因为随时要面对裁员,面对新业务,新客户,新情况,所以,他们必须持续地接受新挑战,接受新知识,他们才能生存下去,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竞争中获取生活资源,故而他们把挑战当作常态,把学习当作生存下去的武器。

所以,很多当年学习不如体制内人好的专科生,职高生,中专生,十年之后,成了会计师,成了工程师,有的办起了英语培训班,有的开办了民营医院,总之,他们的人生是五彩斑斓的!当然,也有活得很不如意的。

总体来看,以十年为限,体制内的人其生活质量和综合发展指数,顶多能在同龄人中处于中游水平。

刚进入社会的九条职场建议(在体制内职场工作十年)(6)

在体制职场工作十年以上,被废掉的第三种能力:敢反对,敢说不得能力

每一个人在青春意气风发的时候,对任何事物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敢于质疑,敢于说不。

但当一个人在体制内工作十年以上之后,基本丧失质疑和说不得能力了。

在体制内,老板(上司)说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老板说你不行,即便你真的行,但也不行!

——这意思就太明显不过了。

体制岗位的评价体系都是上司定的,没有统一标准。

上司喜欢你,你啥都好。上司不喜欢你,你啥都捞不着。

所以,体制内生存的法则就是唯上司马首是瞻就完了。上司说好,你就附和,上司说不好,你也别去沾惹就完了。

至于上司价值判断的质疑,你当然可以有,但是,你只能藏在心里。你要真的大大方方说出来,以体现自己的质疑精神,辩证精神,那完了,领导嘴上不说,其实心里已经咔咔给你划叉了!

当然,也有比较通达的上司领导,他不在意别人质疑,而且欣赏敢于质疑的人,当然,这种人百年难遇呀!

刚进入社会的九条职场建议(在体制内职场工作十年)(7)

在企业或者自己创业,那就不一样了。

(1)如果老板的观点是错的,你只要坚信自己才是对的,那你大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执行就完了。最后老板一看,他是错的,你是对的,但是,你给他创造了价值,让他挣了钱,让他避免了损失,他一样会器重你,一样会给你分饼吃!

(2)如果老板的方案是错的,你有正确的方案,为了不得罪老板,你没有坚持自己正确的方案而附和了老板的方案,最后生意亏了,老板陪个底掉。虽然你没有质疑老板,也没有得罪他,但他依然觉得你无能,公司破产了,你还是得卷铺盖走人!

刚进入社会的九条职场建议(在体制内职场工作十年)(8)

————————————————————

当然,在体制内呆了十年以上,有三项能力也一定会越来越强。

在体制职场工作十年以上,越来越强的第一种能力:身子骨越来越软,人格的柔韧度越来越高

体制内少有硬骨头。学会把自己变成脊梁能随意弯曲的软骨人,是体制内的生存要则。

人人都讲人格要独立要高贵。但是,体制内这种腚指挥头的现实环境中,人格的高度独立往往是犯大忌而会被孤立的。

凡骨头越硬的人,就越没有发展。当然躺平永远在底层也是一种选择。

凡骨头越硬的才子,怀才不遇就一定是大概率事件。

人格柔韧度的强弱,决定了体制内能走多远,爬多高。

刚进入社会的九条职场建议(在体制内职场工作十年)(9)

在体制内职场工作十年以上,越来越强的第二种能力:说大话放空炮的能力突飞猛进

体制内会说的人所占的优势远远胜过会干的人。

干一分小事能说出花儿来,描绘成十分成绩的人,显然比干十分活只说出了一分成绩的人更讨喜,更能得到实惠。

溜须拍马与老黄牛相比,前者显然更吃香。因为前者往往是协调能力强,情商超高的代言词,更加适应体制的生存环境。

因此,这套奇怪的生存规则往往把有权欲的人训练成“思路清晰,吹牛不打草稿,口若悬河”的表演者。

在农村的酒桌上,你观察,最能胡吹瞎侃,头头是道的往往是体制内的老油条。

刚进入社会的九条职场建议(在体制内职场工作十年)(10)

在体制内职场工作十年以上,越来越强的第三种能力:把汉字堆出花儿来,气势如虹的排比句提笔就来

现在的公务八股,已经和以往不一样。

现在的公务八股既要讲套路:穿衣戴帽。更要讲情怀和气度。

引用各类典籍文辞,气势如虹的长篇排比句,很多听起来很带劲的提法和名词成为标配。

体制人每天在大环境里浸淫,把汉字堆出花儿的新八股水准一日千里。

很多体制人,为了锦上添花,能为了几个字词句的顺序死抠几天,能为几个无关紧要的字词句的排列争得面红耳赤,能为了写不完的空泛论述的把头顶熬秃!

为啥他们原因这样“严谨”,这样“精细”,这样“拼命”呢?

原因很简单:报告里有颜如玉,文章里有千钟粟。

那些看似平凡的字词句里藏着的,全是真真切切的帽子、位子和票子啊!

刚进入社会的九条职场建议(在体制内职场工作十年)(11)

刚进入社会的九条职场建议(在体制内职场工作十年)(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