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门穴属足阳明胃经。具有理气和胃降逆,健脾消积化滞之功效。根据其穴性,现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疾病。

本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腹中积气结痛,梁门主之”。梁,横木为梁,又迎前山岭为山梁,均含有横直之意。《难经◎五十七难》曰:“心之积曰伏梁,起于脐下,大如臂,上至心下。”本穴治之有效。又考其他方书,凡心阳失律,谷气寒凝,横胀塞满,类似潜伏之横梁者,可以取此,益阳气以灼阴邪,消寒滞而开痞郁。故称之“粱门”。即破横亘之梁,而开通敞之门,亦以疗效而得名也。

【定位】

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如下图

每日一穴梁门穴(每日一穴梁门穴)(1)

图来自梁繁荣王华主编的中医学教材针灸学第四版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8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当第8肋间神经分支处。

【针刺时针尖经过组织】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壁

【取穴方法】

仰卧位。先从脐中向上量4寸(同身寸)即中脘穴,再旁开2寸处即是。

【主治病证】

腹胀、纳少、呕吐、胃痛等胃疾。

【操作方法】

直刺0.8~1.2寸。过饱者禁针,肝大者右侧慎针或禁针(脾大者左侧慎针或禁针),且不宜做大幅度提插。

【常用配伍】

1、配足三里、中脘、日月、内关、公孙,治胃痛、腹胀、呕吐。

2、配脾俞、胃俞、足三里、肾俞、天枢、三阴交、命门,治便溏、五更泄。

【自我保健】

按揉梁门穴对胃肠疾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是保健养生的重要穴位。具体方法,用中指指腹放在梁门穴上,除拇指外的其余三指随中指自然放在梁门穴两侧,适度用力,以局部稍觉疼痛为度,每次按揉3~5分钟,可在餐后、睡前、起床前等时间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