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8(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

397、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两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斤

上七味,一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家身体基本痊愈,但还遗留身体虚弱、肌肉不充、疲劳困乏以及想要呕吐等情况,这时采用竹叶石膏汤治疗。

这段条文实际存在简文,不能见到“虚羸少气,气逆欲吐”就采用竹叶石膏汤,病家应该还有脉虚数、身热、口唇干燥、心烦、纳差等情况才可以。

这其实是阳明虚证,也就是病家是存在热象的——身热、心烦、口唇干、脉数等,同时还有不足的情况——虚弱疲劳、脉无力、纳差、甚至肉脱,火热之象跟虚弱不足之象是同时存在的,并且热象为主,如此才能选择竹叶石膏汤。如果病家是虚弱之象为主,那就得考虑小建中汤证了。

竹叶石膏汤的常用剂量:竹叶9克 生石膏30克 麦冬18克 清半夏9克 党参6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5克,十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三碗,分三次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