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人的艺术 中国有很多地区,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说话便是其中之一这是很有特色的东西,即使生活在同一个地区,山前山后,河东河西也存在着一些口音差异但大体的意思肯定知道,所以也并不会有什么交流上的障碍但要是出了地区离了省份,或者漂洋过海到了异域他乡那就另当别论了语言上的隔阂常常使人懵逼,就像对牛弹琴,听起来简直算是鸟语了,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骂人的后果及因果?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骂人的后果及因果(骂人的艺术)

骂人的后果及因果

骂人的艺术

中国有很多地区,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说话便是其中之一。这是很有特色的东西,即使生活在同一个地区,山前山后,河东河西也存在着一些口音差异。但大体的意思肯定知道,所以也并不会有什么交流上的障碍。但要是出了地区离了省份,或者漂洋过海到了异域他乡那就另当别论了。语言上的隔阂常常使人懵逼,就像对牛弹琴,听起来简直算是鸟语了。

我上大学那会儿,同班中有江苏的,安徽的,陕西的,广西的,山东的等等。如果脱离了普通话,嘴里突然冒出几句地方方言,要是不加以解释,也让人一头雾水。有时乱喊乱叫,叽里呱啦地说完,真觉得好像不是中国人。但有一样可以无师自通,并且相互理解,那就是骂人了。不管他用怎样的方言来骂,你也能感觉到那是不礼貌的词汇,要是再加上他的狰狞的表情,你就更能体会出那骂的强烈,恼怒的程度,进而回应他,作谩骂的还击。

有一次,一个山东的室友惹恼了我,我搜肠刮肚用陕西最解恨的骂词骂他,我觉得已经很过瘾了。假如要是在当地,简直可以算是强烈的冲突,进而剑拔弩张,动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被骂者却不以为然,完全没有那种怒不可遏的表情。但因为我还在咬牙切齿,吹胡子瞪眼,他可能已经从感觉上判断出我是在骂他,但是又不知道这骂的强烈程度,于是便怏怏地还了我一句:姥姥。

这倒让我突然觉得亲切了,甚至发现他的可爱。一句骂词竟能骂出这么好听的称呼,简直让人肃然起敬。由此便让我觉得这骂人的艺术,真是奇葩?怎么会跟姥姥扯上关系,假如姥姥要是听见了,还不得气死?我常常想,这骂人从何而来?那第一个张口骂人的又是何人?到底因为什么?当他开骂的时候,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不经意间一张嘴,竟然千古流传,并且发展壮大了。而现在可以说是遍布全球,天下人民共享了。

鲁迅先生曾就为骂人专门做了一次深刻的论述,特别嘉奖了中国的“国骂”,为“他妈的”骂词颁了奖,称第一个首先发明“他妈的”人物为人才,并且数落他是一个卑劣的人才。但真要说到痛快,我觉得卑劣倒略显其次了。就这一句“他妈的”而言,简直可以淋漓尽致,甚至醍醐灌顶了。在我们不能动手,不能使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时候,突然爆出一句“他妈的”,未免可以在心灵上得到慰藉,并且明确地警示对方自己已经愤怒了。就好像我们在野外碰到一只野狗,它正得到一个意外的收获,聚精会神地啃它的骨头。突然看见你来了,以为你要跟它抢,于是便竖起背上的毛,皱起它的鼻子,继而它的獠牙也跟着出来了。并且喉咙里发出呜呜的恐吓声,眼睛死死盯着你,极其凶狠。我想那呜呜声正如那爆粗的一句“他妈的”一样,先做警示,再敢冒犯,就真要下口了。

所以这骂人也有骂人的千般好,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文明社会里,“君子动口不动手”只过过嘴上的瘾,不但省了力气,也省了很多事端。假如没有“他妈的”这一步,并且一句话也不说,直接上手,就像那只呲牙咧嘴的野狗,冷不丁地扑上来张口就咬,你说吓人不?

所以这“他妈的”要大力推广,就像阿Q第一次听见秀才老爷骂他“忘八蛋”一样,既新鲜又害怕。还比如蒋委员长时不时地冒出一句:“娘希匹!”也是叫人防不胜防。骂人者开始解恨,被骂者开始小心,看来这是好事。处处提防是必要的,特别是对那些咬着骨头的豺狼,让撞见它的人知道它的危险性,从此避而远之。又或者只听见“他妈的”、“娘希匹”之类的骂声,而无战事,无暴力,骂来骂去也只是费了一些唾沫,绕了一些口舌,那岂不天下太平,岂不是一件美事。因此这骂人倒也算是一个功臣,应该予以嘉奖了。

我的祖籍陕西,地处大西北,三秦大地,民风彪悍,这里自古以来便养成了粗犷的性格。陕西人说话声音大,嗓门高,听起来吵吵嚷嚷。尤其是在骂人上,真有点声嘶力竭也不能尽兴的意思。就像秦腔,如果来了一个芊芊女子,猛然一听,可能会吓出泪来。小时候在农村经常去地里干活,劳累之余,总能听见几句阴阳顿挫的秦腔,隔得很远也听的一清二楚。有时正赶着牛,那牛也听的入了神,竟放慢脚步,竖起耳朵,装模作样地摇头晃脑,似乎也跟着听懂了。但突然唱腔陡停,紧接着就会听到惊天动地的一骂,那骂声比“他妈的”更有力气,更有深度,更有魅力,在北风苍劲的怒吼里直窜上青天。“狗日的,你听你妈的屄,赶紧走。”或者又来一句“日你妈,你还能听秦腔?把这活撂下给狗干呀?”他好像在骂牛,又好像在骂自己,又好像在骂天骂地。骂的是平地一声惊雷,天地黯然失色。

由此看来这骂并不局限于人和人之间,甚至“他妈的”也扩展到了更为广阔的一面。鸡鸭鹅狗猫,牛羊猪马驴,甚至任何一个畜生都可以拿来骂,或者变成被骂的对象。其骂词的丰富,声调的悠扬,或怒斥,或嬉笑,或恶毒。又或者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又或者指名道姓,连带着你的十八辈祖宗。真是充满想象,变幻无穷。这时也无需用词的准确,逻辑的严密,甚至听起来有点牵强附会,模棱两可。也甚至不惜带上自己,连带着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混进他的骂词里,与陈词滥调一起交辉相映,焕然一新。简直可以青史留名,永载史册了。

“狗日的,猪拱的,驴戳的,鸡压的,猫拉的,羊下的……屁眼里出来的……”

“我和你妈咋想起来摆弄下你这个狗东西?真不如挤出一窝猪娃来!”

“你就是块骨头,只有狗跟你亲!”

“猪都比你强。猪吃饱了长得是肉,你吃饱了长得全是屎。”

完全就像是一部辱骂的百科全书,骂人的高级学府。而且骂起来并不比文人雅士做学问差,既就是下来一个贯古通今的顶级知识分子,也未必可以组织出这么优美的词汇,说出这么有力道的话来。并且妙语连珠,错落有致,在音律的高低起伏间,在声音的阴阳顿挫里,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或者悔恨交加,或者痛彻心扉,或者呼天唤地,或者天地同悲。

我在大学进修了计算机,有一年被人请去他的公司帮个小忙。接我的人来的比较晚,走的时候天已经黑严实了。乡间的小路一到晚上什么也看不见,碰巧他的车灯有一个又是坏的。车行在路上,着实让人难受,很是压抑,就像一个独眼龙,憋屈地要死。可就在这时候,忽然从旁边窜出一个人来,着实把他吓了一跳。“贼你妈!”他随口就骂了出来,似乎还不解恨,便摇下车窗玻璃,把头伸出去朝后头狠狠地又丢了一句:你个驴敦的,黑灯瞎火的你日鬼去啊!声音洪亮,在夜里飘的很远。我隐约听到后面也响起了叫骂声:敦你妈去!你妈才日鬼呢!

然后车内寂静,车外也寂静,两个人都住了口,心里舒坦了。可见,这骂人有时竟能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给自己壮胆,给路人壮行。真是太妙了!简直妙不可言!

我最佩服一种人,明明是在骂你,却听不出骂你的意思,或者听出是在骂你,却让你听的舒服,听的过瘾,听的津津乐道。

《红楼梦》的伟大不光是它的人物构造,故事情节,更重要的就是它的语言,简直可以称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了。单就里面骂人的桥段就已经胜出别的千百倍之多,尤其是王熙凤女士,简直就是骂人的师父,骂人的教授,骂人的博士后了。

她第一次骂贾蓉,啐里一口道:“他(秦钟)是哪吒,我也要见一见,别放你娘的屁了,再不带去,给你一顿好嘴巴子!”骂完,贾蓉笑嘻嘻的去了,很快就把这位“秦小爷”给带来了。

她骂清虚观里的小道士:“野牛肏的,你朝哪里跑!”骂的小道士战战兢兢,众人也跟着喝声喊叫:拿,拿,拿!打,打,打!

她骂赵姨娘:“……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别作娘的春梦!明儿一裹脑子扣的日子还有呢,如今裁了丫头的钱,就抱怨了咱们?也不想一想自己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我想既就是赵姨娘站在她跟前,也肯定得唯唯诺诺,点头哈腰地陪笑脸。

菊花诗会上吃螃蟹时,平儿不小心把蟹黄抹在她脸上,她张口就骂:“死娼妇,吃离了眼了,混摸你娘的。”骂的平儿只是笑,赶紧找东西给她擦干净。众人也跟着笑,连贾母都急着追问笑什么,也想跟着笑两声。

贾琏跟鲍二的老婆偷情,被她捉奸在床。便堵着门站着骂道:“好淫妇!你偷主子汉子, 还要治死主子老婆!平儿过来!你们淫妇忘八一条藤儿,多嫌着我,外面儿你哄我!”说着又把平儿打了几下。你看看,这是何等的泼辣!何等的威风!再听听这些骂人的词,又是何等的精典!简直活脱脱一个泼妇。

有一次骂小厮:“你们这一起没良心的混账王八崽子,都是一条藤儿,打量我不知道呢!先去给我把兴儿那个王八崽子叫了来,你也不许走开……这才是我使出来的好人呢!”……“没脸的王八蛋,她是你哪一门子的姨奶奶!”这一顿骂,骂的兴儿和旺儿服服帖帖,再也不敢兴风作浪了,老老实实地把一切来龙去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等到了王熙凤女士大闹宁国府时,那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了。他骂贾蓉:“天雷劈脑子,五鬼分尸的没良心的种子!不知天有过高,地有多厚,成日家调三窝四,干出这些没脸面没王法败家破业的营生!你死了的娘的阴灵也不容你,祖宗也不容,还敢来劝我!”骂的贾蓉跪在地上,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子。

回过头再骂尤氏:“你发了昏,你的嘴里难道有茄子塞着?不然,他们给你嚼子衔上?为什么你不告诉我去?……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总是他也不怕你,也不劝!”怕了吧!这是何等的厉害?

每一次的嬉笑怒骂都显示出王熙凤女士骂人的超高水准,而且她也能把骂人的才能发挥到极致。怒斥的骂,骂的对方体无完肤,毫无辩驳;喜欢的骂,又骂的对方心悦诚服,百依百顺。就连平日里温和慈祥的贾母也常常客串着骂上一两句:“恨的我撕你那油嘴。”只不过这是喜欢的骂,亲切的骂,这种骂,越骂人越亲,越骂人越爱。简直算是骂的文雅,骂的普及,骂的发扬光大,骂的普天同庆了。

所以这骂人一定要分清场合,分清主次,阴阳顿挫一定要拿捏的恰到好处,面部表情一定要丰富,就像炒菜一样。一定要色香味俱全才能算得上是佳品;一定要回味无穷才能得到美食家的赞赏;一定要音容笑貌并用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再配以独到的感情和完美的词汇,那简直可以马到成功,大获全胜了。

武松骂潘金莲“你这贱人!”骂完便手起刀落,人头落地。宋江不小心碰了他,他又骂道:“哪里来的鸟人?”骂完赶紧拱手作揖一个劲地认错叫哥哥。

更可笑那孙悟空,遇到讨打的妖怪总是自称你外公,你爷爷,你祖宗什么的,真有点阿Q的精神。见了观音菩萨就跪,口里阿弥陀佛的喊个不停,背地里却骂菩萨:该她一世无夫!真是个口是心非的货。

等到了诸葛孔明骂的时候:“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三言两语就把一个活生生的王朗给骂死了。可见这骂功之深厚;骂力之威风;骂的壮举之永恒,简直可以称之为千古奇迹了。

骂人的还在骂,并且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就像平日里我们做一件事,做的很是满意,得到的回报等同于或者大于付出,我们就会开心的大叫一声:“我靠!”这时候,会心满意足,会心花怒放,会心神合一。正如劳累过度会坐下来歇口气一样,我们的心情就会得到缓解,压力就会得以释放,整个人轻松自如。然后对接下来的事就会泰然处之,游刃有余。这一句“我靠”,不但靠的人精神百倍,还靠出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真的是靠的重要,靠的完美,靠的天随人愿,靠的真他妈太舒坦了!

你看,不知不觉我也成了王熙凤,骂的别出心裁,骂的与众不同,骂的神魂颠倒。我,我,我,我他妈的也真是太有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