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师报】“衔接”,顾名思义是指事物的首尾相连,既要收好尾,又要开好头那么,升入初中的“头”怎么开?班主任如何把“迎接初中”变成“赢”接初中?我想,首先应该掌握小升初学生的“三型”心理,上好成长“三课”,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如何抓初三教学质量?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何抓初三教学质量(上好三课)

如何抓初三教学质量

来源:【中国教师报】

“衔接”,顾名思义是指事物的首尾相连,既要收好尾,又要开好头。那么,升入初中的“头”怎么开?班主任如何把“迎接初中”变成“赢”接初中?我想,首先应该掌握小升初学生的“三型”心理,上好成长“三课”。

认识“三型” 做好心理衔接

初一学生正处于身体与思想的重要转型时期,以下“三型”是初一学生的典型表现。

叛逆型。小学生相信权威,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相比之下,初中生独立自主性增强,凡事想自己做主,想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管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初一学生特别需要来自班主任的帮助与引导。

“打鱼”型。初一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求知欲强,但缺乏韧性,一旦学习上遇到困难,情绪就会产生波动甚至灰心丧气。这种“打鱼”型学生需要在班主任帮助下适时调整心态,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逐渐适应初中生活。

“玻璃心”型。进入初中,许多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在班里也找不到小学时“众星捧月”的感觉,强烈的失落感和自卑感会让许多新生失去心理平衡。这时的他们需要在老师指导帮助下,认清现状、查找不足,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要学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和自己的优点,学会取长补短。

设计“三课” 做好成长衔接

小升初转折期,班主任应该从“认识成长”的角度,用平常心对待,用平静心陪伴,用平衡心引导,让转变成转机,与学生一起“赢”接初中。

上好叫“朋友”的一课。初一学生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都充满未知,需要找到归属感与安全感,此时上好“朋友”这一课显得尤为重要。据此,我设计了“寻找青春路上的好朋友”“我的朋友圈”“友谊的力量”“交友的智慧”等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关系。每次接手新初一的第一天,我总会带领学生设计一张“我的名片”,名片上写好自己的姓名、特长爱好、对朋友的期待等信息,名片放置在班级统一准备的书桌牌里。让学生在新环境里通过“我的名片”对自己的新伙伴有一个基本认识。在新伙伴接力分享的过程中,习得“朋友”这一课。

上好叫“学习”的一课。小学阶段课程比较少,到了初中一下子拿到手的新书有七八种之多,因此学生感到既新鲜又紧张。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独立学习的要求提高了。这时,有的学生手忙脚乱,有的学生无事可干,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恐惧、惊慌和不安,产生对学习的不适应。因此,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倾向,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我设计了以“如何进行好的学习”的主题分享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爱上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上好叫“梦想”的一课。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的生命主题。从懵懂无忧的小学来到新奇陌生的初中,学生对未来的学校生活充满期待,也充满纠结:他们有雄心壮志,也有忧虑不安;他们目标远大,也缩手缩脚。这时正是植入梦想的关键期。我在班里开展“少年有梦”系列活动。开学第一天,我一定会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带着初一新生参观校园,一是为了熟悉校园,二是为了走近榜样,以此鼓励他们立下“做追梦少年,让母校为我骄傲”的目标,将目标落地到两三项自己可以立刻实施的行动上来,如“每天读一个梦想故事”“每天做一件好事”“当日事当日毕”等小行动,以此在小目标成就大目标的过程中,让学生立下青春的志向,走向梦想的彼岸。

班主任应做好学生的成长向导,智慧化解学生小升初的焦虑,让学生更有信心、有能力“赢”接初中的生活和学习。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