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目标的实现需要关键矿物的充足供应,但在矿产投资热潮中,弱势群体的权利往往不能得到充分保护。5月12日,爱尔兰前总统、联合国人权事务前高级专员玛丽·罗宾逊(Mary Robinson)在《评论汇编》刊文指出,全球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和矿产公司应通力合作加以应对。
原文 :《评论汇编》:实现气候目标需关注弱势群体权利
编译 | 李彦文
图片 | 网络
去年11月,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政府和投资界的大部分人士重申了其对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的承诺。若突破该协定规定的全球变暖阈值,即全球气温比前工业化水平高1.5摄氏度,将使今世后代面临气候崩溃的致命影响。为了避免与地球的生态边界发生冲突,我们需要加快向零碳路径过渡的速度,在10年内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投资上实现巨大飞跃,以确保所谓过渡期矿物的充足供应。太阳能发电厂、风电场和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技术都是矿物密集型的,电机和涡轮机需要镍、铬、锰和稀土,新的电网需要大量的铜,电动汽车电池需要锂和镍。国际能源署估计,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将需要矿产投入增加6倍,锂供应增加40倍。
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逐渐意识到,转型期矿产的短缺对全球气候目标构成了现实挑战。由于供不应求,矿产价格正在飙升,矿业公司正在努力寻找新的矿产资源。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贝莱德(BlackRock)的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Larry Fink)预计,过渡期的矿产投资热潮“将是巨大的”,并将持续多年。
这既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政府、投资者、矿业公司和公民社会组织有机会共同开发新的投资模式,促成可再生能源革命,建立共同繁荣、公众信任的治理模式。另一方面,在过渡期的矿产投资热潮中,弱势群体的权利未能得到充分保护,投资激增反而加剧了对他们生计的破坏、环境破坏,以及跨国公司攫取土地和水资源的全球浪潮。有的矿产公司在保护社区免受采矿污染方面表现很差,有的使用水密集型开采方法,粗暴对待矿区,从而使当地社区陷入困境。
开采矿产时,保护环境和尊重弱势群体权利本身就很难平衡,尤其是当政府未能履行其责任时。除了无处不在的绿色洗礼,人们的注意力几乎完全集中在脱碳和环境上。而社会标准——包括弱势群体权利——往往被忽视,使很多社区面临系统性的威胁,投资者也面临声誉风险。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策制定者、投资者、矿产公司的通力合作。弱势群体的权利应该被放在ESG投资的中心。投资者人权联盟(Investor Alliance for Human Rights)呼吁采取更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包括按照《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进行强制性人权和环境尽职调查。欧盟委员会拟议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将规定企业有监督其价值链的义务(否则可能会受到处罚),这有望推动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此外,矿业公司和投资者应确保企业文化和实践体现并践行人权原则,这些措施包括与受影响社区深入接触,尊重其事先知情权并获得他们的同意,在报告供应链方面尽职尽责,以及在发生损害时确保相关社区获得及时补救。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08期第7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外刊 | 警惕全球变暖对植物的影响
外刊 | 非洲自贸协议落地面临诸多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