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有报道称,荔枝(LIZI)旗下的APP因存在助眠内容挑逗、多名助眠主播诱售低俗色情音视频等问题,遭到了相关部门的约谈,并被责令关停直播板块“助眠”频道,下架录播板块中助眠类违规节目,全面排查清理违规音视频,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证券日报》记者9月9日查询发现,在荔枝APP内已搜不到“助眠”类的直播内容。在手机应用市场,荔枝APP下载评论区被用户打上了大量“一星”评价,有网友称“立足之本都没了”、“没助眠可以卸载了”。

荔枝助眠的主播去哪个平台直播了(荔枝助眠直播涉黄被责令下架)(1)

内部监管不力还是视而不见?

前几年,在监管之下,视频直播平台涉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近几年又开始逐渐向音频直播平台蔓延。

荔枝APP的涉黄问题并非近期才出现,早在2年前,就有媒体报道荔枝等音频平台出现“打色情擦边球”的低俗内容。

事实上,荔枝APP上存在的“助眠”“采耳”“哄睡”音频脱胎于换了马甲的“ASMR”内容。

ASMR发源于国外,意为“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俗称“颅内高潮”,初衷是为了通过各类模拟音效缓解人的精神压力,但不少音频内容利用ASMR传播具有强烈性暗示的音频。2018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曾约谈多家网站,要求大力清理涉色情低俗问题ASMR内容。

两年前,荔枝平台就曾被曝光ASMR频道存在色情内容,当时平台回应表示已对ASMR类节目作出了关闭频道的处理,并对违规内容进行了集中整治,但低俗、擦边球类ASMR内容,还是借助“助眠”的外衣通过平台在传播、复制。

北京中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网络安全法》第12条第二款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法律和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有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等行为’。荔枝作为平台运营者应健全主播实名制和审核管理机制,对发布涉黄信息的,应尽到审查和监管义务,发现有发布或传输涉黄信息的,应立即停止传输这类信息,并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如果有证据指向荔枝APP及其相关负责人没有尽到审查和监管义务,甚至为了点击率而放纵这种行为,既可能构成行政违法,更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为何时隔两年,荔枝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是监管不力还是技术不行,抑或是“视而不见”?

9月9日,荔枝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回复称:“我们将继续加强内部管理、避免管理漏洞,同时继续加大对防范黑产入侵、攻克行业技术难点上的各项投入,加强人员审核能力与风险意识,保障人员投入到位,鼓励用户举报违规内容。”

上述人士还表示:“‘助眠’频道是荔枝APP内数十个内容频道中的一个,公司当初开展相关业务,是想给睡眠困难的人群带来实质帮助。违规主播及其内容,虽只占‘助眠’频道的很小部分,但其潜在风险让我们警惕。”

一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荔枝出事应该还是平台监管不严导致的。要想杜绝这一问题,主要还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需要平台运营人工监测,还有一个是建立用户举报机制。”

“声”意难做

荔枝虽然顶着“在线音频第一股”的光环,但其业绩表现平平。

截至2020年6月30日未经审计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荔枝第二季度净营收为3.51亿元,同比增长56%,但环比有所下降;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2200万元,调整后净亏损为820万元,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29%,下滑为24%。

从主营构成来看,荔枝的营收来源于音频娱乐、播客、广告及其他业务等。作为荔枝最主要的收入构成,音频娱乐板块在第二财季的收入达到3.44亿元,同比增长55%,但是环比却减少了6.08%。

音频娱乐业务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直播打赏,即用户购买虚拟礼品,这部分的营收占荔枝总营收的比重达98%。2017年,这一数据为96.2%,也即是说直播打赏所占总营收的比重在上升。

对于荔枝来说,用户是其核心,几乎所有的音频内容都是由用户生成,因此营收的增加也源于用户的增长。虽然荔枝的活跃用户在持续增加,但是付费用户却并不高。

用户付费率一直是评判变现能力的一个核心标准,付费率高,一般证明平台变现能力不差,同样重要的还有付费率的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第二财季荔枝的每月付费用户占月活跃用户的比例在0.83%,而第一财季的月付费比例同样约为0.83%。也就是说,在付费用户上,荔枝并没有实现显著增长。

此次,随着助眠类违规节目的清理,已经引发了一些用户的吐槽,荔枝又该用什么样的内容留住用户?对此,荔枝方面没有给予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