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杰

旅行向南京出发(李杰南京游记)(1)

三年疫情,阻滞了我走出去看世界的脚步,却未能削减我想要旅游的热情。金秋时节,在全国抗疫取得重大胜利的形势下,妹妹一家人邀请我和老伴前往南京游玩。

十月四日上午,我们坐着妹夫开的私家车到达南京外甥女的家。下午,我们前往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游览。夫子庙即孔庙、文庙,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它是中国古代江南文化枢纽、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现为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部分组成。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亭、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物。它被誉为“秦淮名胜”,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北京天桥并称为“中国四大闹市”。

夫子庙始建于东晋,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居于附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说。范蠡、周瑜、谢安、李白、杜牧、吴敬梓等古代名人都在这里建功立业,著书立说,留下千古传颂的佳话。夫子庙曾经四毁五建,如今已成为开放式的5A景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特别是临秦淮河贡院街一带,形成庙会格局,恢复了东、西市场,有众多的传统美食和特色小吃。每年的农历初一至十八,这里都会举行灯会,特别热闹。登高远眺,三十多万平米的亭、台、楼、阁、殿错落有致,再现了明清江南的街市风貌。小商品市场、古玩字画、花鸟虫鱼、雨花石等特色店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成为都市商业中心之一。当年冠盖云集、王谢出入的“乌衣巷”,如今是游客喜欢探访的地方!当年开科选人的江南贡院,如今的平民也能进去一坐!

夫子庙建筑群最主要的建筑物是“大成殿”,它高十六米多,宽二十八米多,纵深二十一米多。殿内正中悬挂全国最大的孔子像。陈设着仿制两千五百多年前的编钟、编磬等十五种祭祀乐器。大殿四周是关于孔子业绩的壁画。庙院墙上有赵朴初、林散之、沈鹏等名人墨宝真迹三十幅。碑廊里有被誉为“中华一绝”的雨花石展览。院内有八棵古银杏。有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等十二贤人的汉白玉塑像。巍峨的大殿重檐飞翘、斗拱交错,双龙戏珠于殿脊之上。重檐中蓝色的竖匾上“大成殿”三字为姬鹏飞手书。殿前的“泮池”里蓄着秦淮河流来的天然活水。

旅行向南京出发(李杰南京游记)(2)

发源于东庐山的秦淮河,潺潺流过南京市区南部,沿着石头城的西北注入长江。秦淮河古名淮水,本名“龙藏浦”。相传秦始皇东巡时,见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长江”,后人便误以为此水是秦时所开,就称秦淮。“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十里秦淮”两岸优美古朴的风光,众多的人文胜迹,向人们展示着古老都城的独特风貌。宋代以来逐渐复苏演变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时期更达到了鼎盛。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桨声灯影,给人如梦似幻之感!秦淮河畔的王谢故居、李香君故居、沈万三故居、贡院、乌衣巷等名闻遐迩,游客蜂拥。

旅行向南京出发(李杰南京游记)(3)

五日上午,我们前往位于秦淮区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参观。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其前身是东吴赤乌年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这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的第二座寺庙,中国南方的第一座佛寺,是中国的佛教中心,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据说,该寺是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按照皇宫标准所建。十万军役、民夫,耗时十九年,耗白银二百五十多万两。有殿、阁三十多座,僧院一百四十八间,廊房一百一十八间,经房三十八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百寺之首”!担任御敕监工的更是赫赫有名、屡率大明船队下西洋的郑和。郑和还把从海外带回的“五谷树”、“婆罗树”等奇花异木植于寺内。

大报恩寺屡毁屡建,寺名也多次更替。二零零八年,考古人员从原“长干寺”的地宫里出土了震惊世人和佛教界唯一的“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以及“七宝阿育王塔”等世界级文物、圣物。二零一一年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大报恩寺以大雄宝殿、天王殿、宝塔为主体,包括金刚殿、左右碑亭、左右观音殿、法堂、祖师堂、无梁殿、伽蓝殿、藏经殿、禅堂、韦陀殿、经房、东西方丈殿、三藏殿、钟楼等建筑。它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精华于一体,金碧辉煌、蔚为大观。特别是琉璃宝塔,共九级,有三绝:一绝,巨构殊型、高耸云日;二绝,通体琉璃、独步古今;三绝,长夜深沉、佛灯永明。塔的檐角处挂风铃一百五十二个,日夜作响,声闻数里。有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每天耗油六十四斤四两,从不间断。塔的内壁满布佛龛。此塔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的美誉,为当时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其宗教、文化、建筑价值和历史地位绝无仅有!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二零一四年三月复建完工的轻钢结构、玻璃幕墙的保护塔,塔的底部是原长干寺的“千年地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走出寺庙遗址公园,我回首远望,感慨良多!

旅行向南京出发(李杰南京游记)(4)

午饭之后,我们去位于玄武区长江路292号的“总统府”游览。当总统府三个繁体大字映入眼帘时,我不禁想起中学课本里“百万雄师过大江”,攻占总统府,升起我军旗帜的文章及画面,油然而生感慨:我等平民百姓,如今可以踏进总统府这方“禁地”,真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情!中国近代以来,这里多次成为政治和军事的中枢,成为重大事件的策源地。现在,这里成为中国近代历史博物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这里分为三个参观区:中区即中轴线,主要是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西区是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参谋本部和西花园等。东区主要是行政院旧址、马厩和东花园。一系列展室和史料陈列室分布于三个区域中。我们重点参观了“大堂”、“子超楼”、“政务局大楼”和“熙园”等。

总统府大堂为中式建筑,抱厦五间,面阔七间,硬山顶单层双檐,与“二堂”及穿堂呈“工”字型连接,原为太平天国“金龙殿”,又称“荣光大殿”,相传洪秀全病逝后葬于此。清兵攻占天京后,大殿被毁,于同治九年重建“两江总督大堂”。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典礼,就在大堂后的“西暖阁”举行。一九二七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这里是国民政府的大堂,将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匾额挂于大堂正中的横梁上。

“子超楼”位于中轴线北端,是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字子超)在任时所建。主体五层,局部六层。一层为总统府文书局办公之地。二层是总统、副总统的办公之地,其中朝南的一套是蒋介石办公室,朝北的一套是副总统李宗仁办公室。三层是国民政府会议室。

政务局大楼里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事迹展览,分为五个部分:一,青年时代的孙中山组织“兴中会”、“同盟会”,发动反清起义。二,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当选临时大总统,组建临时政府。三,讨袁护法,捍卫共和。四,国共合作,顺应潮流。五,巨星陨落,奉安南京。展厅里有历史资料片循环放映,供游客观看。

“熙园”是汉王朱高熙的花园,因位于宫殿西侧,又称“西花园”,与东花园相对。此为典型的江南园林,至今保留着许多著名遗址,如“石舫”、“夕佳楼”、“忘飞阁”、“漪澜阁”、“印心石屋”等。

吹着金秋的凉风,淋着金秋的细雨,闻着金秋的桂花香,我们结束了两天的南京历史文化观光之旅。遗憾的是没能瞻仰中山陵,走走明城墙,游游玄武湖……也好,留下念想,下次再去。

旅行向南京出发(李杰南京游记)(5)

李杰,网名高山流水,中学退休高级教师,湖沟镇诗词学会会长,固镇县诗联学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书法协会会员,蚌埠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安徽诗风诗社会员,中外诗人注册会员等。近几年来,在《蚌埠日报》及全国多个网络公众号发表诗歌、散文四百多篇,参加全国多种主题征文大赛获得一、二等奖十几次,著有诗歌散文集《浍水流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