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能防病、治病,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
1.扶阳固脱,升阳举陷
灸疗具有温阳补虚、回阳固脱的功效,临床对阳气虚脱而出现的大汗淋漓、四肢发冷等阳气虚脱之证,可急灸之。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气虚脱的重危患者,用大艾柱重灸关元、神阙等穴,往往可以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证、急性腹痛吐泻、艾全可以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起到升府本陷的市用。如脱肛、阴挺、久泻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方”《类经图翼》云:“润温寒中脱肛者,负灸水分百社。”气话不周引起的胃下垂、肾下垂、子官脱垂、脱肛日久不息等,爱之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增强韧带功能,提升下垂脏器。
2.温经散寒,行气通络
艾叶的药性是生温熟热,艾火的热力能深透肌层,温经行气,因此,灸法具有良好的温经散寒、活血、通痹止痛的作用。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对于经脉受寒引起的风寒湿痹,肢节疼痛,拘挛麻木,以及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都有较好疗效。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侵袭,整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系列功能障碍,此时,艾灸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此外,艾灸有关穴位,能温煦肌肤,疏散风寒,发汗解表,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如感受风寒引起的感冒、咳嗽等。
3.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艾灸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也能清热,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有双向调节作用。临床实践证明,用艾灸既可治疗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结膜炎、骨髓炎、血栓性浅静脉炎等外科炎症,又可治疗疗肿痈疽、急性胃肠炎、菌痢等疾病。实验研究证明,不同的时间在局部艾熏,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所以,灸疗常用于治疗外科疮伤初期,如各种疖肿未化脓者、疮痈未溃者、结核初起者等,灸之可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4.预防保健
古人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总结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也可保百年寿矣”的防病保健经验。研究证实,艾灸可作用于机体的免疫系统,可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有医家应用灸法来预防麻疹、流感、腮腺炎等疾病,取得了较好效果。
调节胃肠功能:可治疗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实践中发现,艾灸天枢、足三里等穴位,既可治疗腹泻,又能治疗便秘,对消化性溃疡也有一定疗效。而对因胃部受寒引起的腹痛、呕吐、泄泻等疾病疗效更佳。
8.改善微循环
(1)预防脑血栓发生:老年人灸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可预防中风。艾灸之所以能预防脑血栓发生,是因为灸后可改善微循环,对血液凝聚有良性调整作用,故能够预防脑血栓的发生。
(2)治疗中风偏瘫:艾灸能改善机体微循环,并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之功,故对中风偏瘫有一定效果。临床实验证实,灸百会可起到扩张血管,改善脑血管弹性,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脑循环的改善可促进病人大脑功能和脑细胞代谢的恢复,从而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3)活血化瘀止血:艾灸通过温热刺激,使施灸部位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作用。同时,艾灸还可增强机体的止血功能,使血液凝固时间缩短。艾灸法、药物敷灸法对痔疮出血、鼻出血、子宫出血、眼底出血等出血性疾病均有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