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靠不同的交通设施、运载工具和乘坐方式出行,不同时代都有一些不同的风俗习惯。尽管旧时的轿子、独轮车、黄包车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一些过往的交通工具制作及人们乘用形成的习俗却深深印记在老一辈人的脑海里。
东台地处平原地区,旧时代步的高级工具是轿子,多为上层人士、富豪乘坐,民间只有娶亲时使用。堤西是水网地区,多以舟楫之地。堤东民间代步工具为独轮车,既可载人,亦可载货。民国八年东台城始有黄包车载客。自行车在民国年间方进入台城,只有少数士绅商贾拥有。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交通出行工具相继更新换代,主要有自行车、三轮车、轮船、公共汽车、火车、轿车、飞机等。
“狗头”独轮车
过去,有狗头独轮车者除了一些有身份、有财力的富人出行由专人推外,还有一些下海贩运海货的人家也用。
狗头独轮车,全部用上好的木材制成,最好是檀木,起码是桑木,特别是轮子木料要硬邦邦,经磨耐用。车架子上有一副梁弓顶,高2市尺多,前面伸出,远看似狗头,下面安装一独圆轮,直径3市尺左右,两旁平行长安装五根梁,有2市尺左右宽,上面既能坐人,又能装物。由一人抓住把手推行,载重时用带子或绳子系住车把头上,背在肩上借劲推行。一般由一人推行,如路远重载,还可用长绳子或带子扣在车头上,由一人在前面拖拉着前进。
小“狗头”独轮车虽不大,但在解放战争中立过大功,民工们就是用这种车子运粮草,运弹药,支援前线。陈毅元帅曾风趣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二轮车
过去,东台人出行有一种交通工具叫“二轮车”。
“二轮车”是东台人对自行车通俗的叫法,这种人人熟悉、大多数人都会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很多名称,诸如“钢丝车子”“自行车”“脚踏车”。一些东台人以自行车为谋生工具,用其接送客人和运送物资。以踏二轮车为职业的人,人们习惯称之为“二轮车夫”。他们头戴一顶鸭舌帽,外衣上套着一件马夹(冬季是棉马夹),最特别的是,他们通常会穿一双长筒棉袜,袜筒高及膝盖,将裤脚管严严实实地包裹其中,好像打了一副绑腿。之所以这样穿着,除了给人以精练的感觉外,主要是防止裤脚被自行车链条上的油污,或裤脚被缠进自行车链条中。这样的穿着打扮,很有职业特色,让人易于辨认,好承揽生意。
自行车是他们的营生工具,除了时刻保持自行车处于最佳车况外,他们还对车子进行了加固改造,使之适应和满足运送客人和物资的需要。自行车的辐条挑选规格最粗的,内外胎都选用载重型的,结实耐用,可承受150公斤重量。自行车后面的载物架无一例外地都从一根撑条增加为两根撑条,使之适应载人载物。为了让乘客坐着舒服,又对后面的载物架进行了改造,载物架先用旧麻袋叠几层,上面覆以旧棉衣,坐在上面软软的,像坐在沙发上一样,挺舒服。同时载物架两侧的车架承重的车杠上,还加装了像马蹄铁一样的脚踏,供后座的乘客搁脚。
有的还把载物架向后延伸了一段,用竹片固定在载物架上,长度将近一尺。在伸出的竹片上,缠着一根长长的麻绳,以备捆绑货物。如果乘客带有包裹,他们会先叫乘客坐好,然后将乘客的包裹绑在后面的竹片之上,这样乘客既觉得舒服,也对自己所携带包裹安全放心。
二轮车送客或载物,没有固定的班线,乘客或货主有要求,谈妥价钱即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交通闭塞,东台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班车,而且通往本县乡镇或邻近县的乡镇几乎没有汽车班线,只能依靠二轮车出行。离城近一点的就去安梁富一线,也有去东蹲一线的,再远点的地方就是去邻近县的乡镇了,如去大丰的西团、小海,去海安的仇湖、白甸等地。这些地方在东台的周边,距离不是很远,乘坐长途班车只能到达邻县县城的车站,从那儿到目的地还是很费事的,而且时间很长,反而选择乘坐二轮车既省事,又便捷,还省钱。
台城当年最多的就是二轮车运送氧气钢瓶和运送酱油。过去,工厂中气焊和气割都需要使用氧气,那时东台还没有氧气厂,所用氧气基本都是用氧气钢瓶从南通运回来。到南通运氧气,二轮车夫们天不亮就要去厂里拿钢瓶,钢瓶像两枚硕大的炮弹,很重。他们也有办法,将钢瓶竖着捆绑在自行车的两边,钢瓶底部架在后边添加的脚蹬上,然后用麻绳将两只钢瓶紧紧固定住。东台距南通大约120公里,运送钢瓶的人们天色刚放亮就出发,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连续骑行,如果一切顺利,他们也要在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回到家中;如果遇上大风等恶劣天气,逆风骑行,时间可能会更长。可见,二轮车夫挣钱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二轮车夫的工作多是单独行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行各业都开始有组织,二轮车也不例外。那时叫“二轮车站”。这个站有别于汽车站和轮船站,那是国营或集体的组织,而“二轮车站”纯粹是自发的集体组织,自行车是自己的,资金也是自己的,交通部门不管他们。台城北关路上有一处二轮车站,早晨,二轮车夫们一早就来到这里,将二轮车车头朝向大街,一字排开停在门前的人行道上,等待生意上门。由于有二轮车站的存在,不时会有客户提前来预约,来了生意后,一般由站负责人分派,领受任务后车夫们就各奔东西去了。这个二轮车站后来随着城市交通工具变迁而淡出。
乌篷船
东台堤西地区地势低洼,沟河纵横,人们习惯地称这一带为“西乡”。西乡农民的交通工具主要靠船只,台城的下坝河边就成了西乡农民驾船进城的主要停靠码头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下坝河边船只往来络绎不绝,船只抛锚停泊,舟楫相接。西乡来的农民,驾着自家的小船,在下坝河边停靠好后,就会离舟登岸,走街串巷,或购买百货,或求医问药,或探亲访友,或观影赏戏。小船清晨到达,傍晚时分才陆续离去,在这里停留过夜的船只很少。然而,这里经常会看到一艘体形较大的船—“乌篷船”,停泊在下坝河边过夜。乌篷船船艏舱板上,有一个碗口大小的洞,洞里笔直地插着一根竹篙,直入水底淤泥,船的尾部用铁锚固定于岸上。
乌篷船与其它船相比,有许多特别之处。船体高大,与普通农船相比,好像楼房比平房高。它的艏和艉微微上翘。最大区别和特别引人注目之处,是船舱上面覆盖着黑黑的篷片,这是其它船只所没有的,因此名曰“乌篷船”。乌篷船的篷片是由薄薄的竹篾片编织而成的弧形篷片,四周再用稍厚的竹片夹住,以桐油油数遍干透后,再在表面用黑漆漆成黑色。篷片盖在船舱上面,像屋面的小瓦一样,一片压着一片,很密实,既不透风,也不漏雨。
停在下坝河边的乌篷船,是做运货和运客的营生的,东台人习惯地称之为“帮船”或“快船”。里下河水网地带,交通闭塞,没有正常的交通运输线路,这就给乌篷船留下了营运的空间。乌篷船装载各种货物,运送一些旅客,往来于交通运输不便的地区。营运班期一般相对固定,往来某一线路或每天一趟,或两三天一趟,主要看货源和客源而定。
乌篷船行驶主要靠摇橹。船橹“厂”字形,横的部分是橹把部位,供水手操橹,橹把前端有一铁环,用绳与船体相连,调节绳的长度,可以控制橹没入水中的部位;“厂”字的“丿”,是橹的后部,为片状,表面呈弧形,形似鸭子的喙。当摇起橹时,它像鱼的尾鳍,在水中左右扫动,乌篷船就会像醉汉一样,摇头晃脑般地沿着河中航道向前驶去。
每当乌篷船装载好货物后,旅客就在船舱两侧宽阔的座位上落座。水手们解开缆绳,收好铁锚,拔出插入水底的竹篙,抵住岸边的石块,用自己锁骨下的肩窝,使劲压住竹篙的顶端,竹篙立即变成了弓形,他们前倾着上身,沿着船舷两侧的跳板,向船艉方向艰难而缓慢地迈去,乌篷船启程了。一会儿,船已离开了浅浅的河滩,进入航道。水手们放下竹篙,调整好橹的绳子长度,两人对面站好,一左一右地用力摇起了橹。
乌篷船沿着串场河慢慢向北摇去,旅客坐在船舱中透过船舷边的小窗,看着岸边的景色。船过北关桥,依稀若见桥上人来车往;船过农机厂,机声隆隆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船过油化厂,一阵阵油香随风飘来,沁人心脾;船过磷肥厂,两岸风光不再,这里已是郊外农村,景色单调起来。旅客们从小窗中收回目光,偶尔交谈几句。单调、无聊、摇晃,给人一种浓浓的睡意。
在大家不经意间,从旅客中站出一个人,他从肩上卸下白布包裹,从里面抽出竹筒,竹筒内有两片竹片。原来,这是表演道情的民间艺人。只见他连唱带说,有念有表,插科打诨,绘声绘色。船舱内的旅客一会儿都被他吸引住了,听得津津有味,忘记了寂寞,拂去了睡意。如此表演的独角戏大约持续四五十分钟后,说书人拿着一个小的筐箩,挨个走到旅客面前,旅客们纷纷解囊,向筐箩中丢下几分或一二角钱不等。不知不觉到达了目的地。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内河有了机器挂桨船,乌篷船才驶离了人们的视线。
船的种类
过去,水乡里的人出行比较多的交通工具就是船。那时的船均为木质,根据用途、载重量,大致有这样几种:
农用船 一般载重量三吨左右。主要用于向田里运送肥料,收获季节装运稻麦,农闲季节用木船罱泥积肥。
帮船(小型客船) 载重量5吨左右。堤西水网地区,人们早上七点左右从家中出发,单程一船需两个小时左右到达台城粮行或码头,下午三点左右返回,顺风扬帆掌舵,逆风用篙子撑,同时背纤,有时摇橹。
渡船 过去水网地区桥梁很少,渡船很普遍。渡船的特点是,船底扁平牢固,行走平稳,大小不等。小的可载四至五人,大的可载十人左右。渡船有两种:一种是人力撑船,载客过河;另一种是无人渡船,即河两边用较长的粗绳固定在木桩上,过河时自己拉绳行船到河对面。
生产船 这一类船比较大,生活设施齐全,船的载重量在10吨以上,大的载重量几十吨。生产船设备比较多,有船篷、铺仓板、篷帆、橹等,既装货又住家。
造船
旧时造木船,均为自己备料,找师傅打造。造船主要材料是杉木,根据船的大小进行选材。另外,还要准备钉、铁锔、铁锚、铁绳、铁桩、桐油、石灰、油灰,麻篷布、竹子、篙子等材料。
造船步骤:先是锯木头。船板的厚度根据船的大小而定。那时候锯木头是人工拉大锯,将圆木固定,两人一上一下拉锯,造一条小木船,常常需要两个人拉几天的大锯。接着是开工做船底。船底做好后做扶梁,再做挂榜,后两头扎翅膀。船调身(底朝上),用麻索盘桥,使船体两头高起,再将船调身(底朝下),做圆身,插头子。船再调身(底朝上),船两头上梁板,再把船体刨光,继而再将船调身(底朝下),做船头尖上两边箍板,做好船艄尖,上面梁,再将船体每条缝口挂锔。船最后调身(底朝上),外部用麻丝补缝、清理、涂桐油。
船造好便进行木船激水。激水前,组织劳力将木船抬到河边激水。木船激水后完善配套设施。农用船配备橹、篙子、桩绳、桩子、跳板等。交通运输船配备橹、篙子、铁锚、铁绳、桅杆、帆篷跳板,还要做铺仓板、船篷等。
新造的木船,一般用三年后要上岸保养,上岸后清洗晒干再打磨涂上桐油。
来源:《东台民俗精粹》,转自微东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