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读者朋友说,御史的文章比较单调多数都是清代的,而且不是什么官制就是帝王将相一类的,就不能写点其他朝代的,或是有关后宫方面的吗。
真是惭愧得紧,御史除了对明清两朝历史略知一二外,其他朝代的历史并没有过多的涉猎,完全处在知与不知的层面,因此就是想写,也写不出有自己观点的东西。
既然读者有建议,那么以后就多写一写关于后宫方面的内容,借着这个机会,这次就来讲一讲清代的皇后和皇贵妃。
后宫妃嫔的制度清入关后,后宫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到了康熙中期以后,逐渐形成了后妃的八个等级,即: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封建专制时代等级森严,不同级别的后妃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享受应有的待遇,皇后母仪天下,统摄六宫等级最高,享有至高的政治地位和特权。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以下皇贵妃等一律都是妾。只不过她们是皇帝的女人,因此没有“妾”这个说法,都叫妃嫔。其实,性质上还是与民间的妻妾一样,妾在妻的面前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
皇后分为两种,一种是嫡皇后,就是皇帝大婚时选定的第一个皇后,或是在皇帝还是当皇子时的嫡福晋;另一种是继后,就是第一任皇后去世后重新册立的。显然,第一类皇后的地位要更高一些。
清代有大婚经历的皇帝并不多,算起来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个,也就是从大清门进入紫禁城的皇后也仅有顺治帝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康熙的孝诚仁皇后、同治的孝哲毅皇后和光绪的孝定景皇后。至于继后数量就很多了,从努尔哈赤时代算起,大致有25个之多。
和皇后相比,皇贵妃的数量反而不多,有清一代只有21个。这似乎有点不合常理,按说应该等级越低的妃嫔人数应该越多,实际上皇贵妃以下的情况的确如此,越往下人数越多。可皇贵妃却是个例外,这也是有原因的。
自康熙以后出现了一个潜规则(不是制度),凡是皇后在世,一般不立皇贵妃。这也是康熙皇帝吸取了顺治朝的教训。因为在顺治皇帝对他的前两个皇后都不满意,将全部心思都花在了董鄂妃身上。
董鄂妃自进宫后深受顺治宠幸,短短数月就爬到了贵妃的高位。顺治帝对他的第二位皇后极不满意,又想下旨废除,但鉴于孝庄和朝臣的反对,才不得已推让,但却收回了皇后的金册和印章。
不久,顺治又立董鄂氏为皇贵妃,这个时候的皇后形同虚设,后宫事务皆由董鄂氏统摄。这个事件给后世皇帝的印象很深,因此皇后在世,一般都不立皇贵妃。
皇贵妃和皇后只有一级之差,如果立了皇贵妃就会给皇后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不利于后宫的团结稳定。如果皇贵妃更受皇帝宠信,那么皇后就有可能会被架空,甚至引起宫斗,这也是皇帝不愿意看到的。
自康熙以后,凡皇后在世,后宫中级别最高的一般都是贵妃。只有在皇后去世,皇帝尚未确立新后的情况下,才会晋封最受宠的妃子为皇贵妃,以统摄六宫事务,又或者是将默定的皇后人选先放在皇贵妃的位置上过渡一段时间,然后再册立皇后。
皇后和皇贵妃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前面提到,皇后和皇贵妃仅有一级之差,甚至皇贵妃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皇后。但这并不说明,皇贵妃在政治待遇上和皇后相近。她们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1、名分不同
皇后是正妻,这一点就是她的名分优势。古代中国尤其看重名分,妻就是妻妾就是妾。反映在具体事务上也很明显,比如遇国家重大庆典,只有皇后有资格和皇帝一同接受百官的朝贺,皇贵妃以下的妃嫔,甚至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进入太和殿。
皇后母仪天下,也是所有女性的道德典范。按例每到农耕时节,皇帝要到先农坛行祭祀礼并亲耕,皇后则要行亲蚕礼。古代很早就有“天子亲耕南郊,皇后亲蚕北郊”的祭祀典制,这也是代表了古代中国男耕女织的基本思想。
还有皇帝和皇后的生日也是国家大政,皇帝的生日叫“万寿节”,皇后的生日叫“千秋节”,文武群臣都要行朝贺大礼。而皇贵妃则没有这个待遇。
2、新皇继位封号不同
皇帝驾崩而皇后尚在,不管她有没有生育皇子,又或是自己的儿子有没有当皇帝,按照朝廷法度,嗣皇帝都得尊为皇太后,移居慈宁宫。太后和皇后性质又不同,按照大清家法,太后是可以有限度地干涉朝政的,至少在宗室皇族内部的事务上,具有很大的发言权。
皇贵妃照例也会有封号,但仅仅是皇贵太妃,她和众多的先帝妃嫔们一起,要重新改居它殿,名为颐养天年,实际上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家寡人。
3、死后待遇天壤之别
皇后如果死在皇帝之前,如果不是有重大的变故(如乾隆的第二位皇后那拉氏),按例要入葬皇帝地宫;如果死在皇帝之后,则要单独建陵,名为皇后陵。
皇贵妃死后情况则有所不同,明代时是不能和皇帝葬在一起的。但清代有个别案例,只要经过皇帝点头,也可以葬入皇帝地宫。但更多的则是被安葬在妃园寝(妃嫔的公共墓地)。
皇后死后按照大清家法还要升祔太庙,一律系谥,皇后的谥号当中必须有皇帝的庙谥,比如康熙皇帝的庙谥为“仁”,因此他的皇后都会加上一个“仁”字,这是对皇后的极大尊崇。
至于皇贵妃就没有这个特权,既不升祔太庙,也不给庙谥,仅仅是追封一个谥号而已,且字数比皇后要短很多。
4、娘家待遇不同
皇后是皇帝明媒正娶的妻子,皇后名分定下之后,她的娘家就会享受法律规定的政治待遇。按清制,凡皇后之父不管官职高低,一律封承恩公爵位。
自康熙以后还形成了定制,凡皇后名分定下之后,如果娘家出身下五旗的,则一律要抬旗,比如原先是镶红旗的,则要抬入正黄旗或镶黄旗,一般不抬入正白旗。
皇贵妃娘家不封爵也不抬旗,只有物质上的赏赐。当然了如果皇帝宠信,她的娘家人和皇后的娘家人一样,也会因裙带关系而受益,但这是相同点,就不多细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