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眼看西安》是“丰镐遗子”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古长安。传承整理:杨军辉
这是流传灵沼很久的故事,四千多年前,在丰水西岸,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大泽,传说是巨人天神留下的脚印,神奇的地方在远近部落流传。春暖花开时节,一日,部落贵妇人大嫄,(也叫姜嫄)骑着大马,跨溪越涧,一路南下,远看南山墨绿,近岸溪水清清。奔马到一片高高的土岭,忽然眼前高岭下的大泽挡住了去路。她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原来他到了部落传说的巨人脚下,星罗棋布的水面,绿草如茵,鹿儿惊跑,鸟儿嬉戏,花香芬芳,彩蝶飞舞,真应了鸟语花香惹人醉,缥缈中她感觉自己到了仙境。大嫄下得马来,让马自由吃草。大半天就陶醉地欣赏着巨人脚印,恍惚地走完一圈,牵马回头一看,身后的巨人脚印到处是涌泉喷涌,一会儿就成了大泽池泊。
姜嫄
再说大嫄回到家中,百思不得其解。月余,竟发现自己怀孕了,人说十月怀胎,而大嫄怀胎十二个月,生下一个圆圆的包袱胎,认为是不详的怪胎,先遗弃于路边,奇怪的是牛羊将其胎衣撕破,哺乳喂养。于是,想到应该丟弃于巨人脚印的大泽,或能让他认祖归宗,当放到结冰的池泊,不料飞来一大鹏以翼相护,给予温暖,群鸟以卵蛋喂养。第三次她狠心抛弃于大泽以西的高地荒野森林,谁想虎狼却轮换哺育弃儿成长。大嫄忽然省悟,这应该是"天神"赐给自己的儿子,于是抱回了家,不离不弃,精心哺育,为反思自己,取名"弃"。传说中国的汉字组词,后来就出现了"遗弃",它的同义词"丢弃"、"抛弃",都与史前发生在"大泽",大嫄"遗弃"、"丢弃"、"抛弃"、的神话故事有关。从三次抛弃,又明白省悟抱弃回家,这个地方才叫"难弃",后来这地方住了人,出现了村庄,遂叫"难弃",这就是鄠邑区南七村的前身地名渊源。唐时,"安史之乱",据说安庆绪死后葬于高地,村名易为"南庆叙"。但当地长、鄠两地仍叫"南七",实际为谐音规辟"难弃",易名演化而来。
姜嫄
"弃"是个很有灵气的孩子,在母亲大嫄的谆谆教诲下,从小喜欢种植麻菽,专研农艺,他看到人们辛辛苦苦在终南山狩猎打猎,常常空手而归,吃了上顿没下顿,过着漂移不定的生活,而且对于其它上天的生灵也太残忍。于是他踏遍山川,趟过无数险滩河流,为人们寻找挑选能够适应种植,可供人们食用定居的植物。后来"弃"的精神感动了上帝,派神仙下凡,送五谷杂粮、稷谷新种,让他造福天下苍生。大嫄和"弃"于是定居在渭河南岸的高地,现在的丰京遗址大原村地方,大原村名,为怀念后稷母亲大嫄而延续了几千年,嫄子去掉女字旁,是男权社会以后的事。
"
稷
“稷",本是一种耐旱、耐土壤瘠薄的谷物,在"弃"以前就有种植,但产量低、数量少,尤其珍贵,是部落用来祭祀自然"天神"的珍贵食物,所以"稷"为百谷之长。"弃"对"稷"(谷粟)的选育和繁殖驯化,从种植、管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产量大幅提升。尧帝听说弃的贡献,封"弃"为农师。弃即奔走黄土高原,辇转渭水流域上下部落,流动教民种植收获技术,塬地推广稷谷、小麦、杂豆种植,水地推广稻谷种植。
苗驾庄
"弃"还在苗驾地方设讲坛。经常给人们讲课,传授稷、(谷)水稻、小麦等种植、管理、收获知识。后来,远近前来听讲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让人们听得清,看得见,能听好,就建了个高台"苗稼台","苗稼村"名也由后稷教民稼穑延续而来。苗稼周围地方,沣水大泽流域的先祖,逐渐学会了定居种庄稼,慢慢脱离了漂泊流离,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
灵台
巧合的是千年以后,周文王寻根先祖诞育之地作丰邑,建三灵。在巨人足迹大泽取土为沼,前面冠以神灵,即灵沼、灵台、灵囿;灵沼岸边建宗嗣,以追孝心,以宣祖德,以扬天命,大泽也从此授名灵沼,名扬天下。难怪乎《夏氏春秋-仲夏》记载:“西王大泽,后稷所潜也”。
在灵沼地方,有个地名叫"大坡湾",周文王引水辟雍(贵族大学)灵沼交汇于此,是西周时期的灵沼大池。此水源于南山秦岭北麓,鄠邑区的邬桑、黄栢、牛角、化羊四峪和浅山之水,是灵沼池的主要源头,历史上除供用辟雍灵沼以外,盛水和洪水从大坡湾排到苍龙河。坡下是灵沼大池,坡上是郿邬岭南延伸高地,其实早在上古这儿即为丰水冲积扇形成坡原高地,居住在这儿的人们用后稷赠送的谷(稷)种,长出了一尺多长的谷穗,还有谷穗足有二尺长,被人们奉为"神谷"。秦以后苍龙河从上游崔家湾改道,灵沼大池水源大减,大池边缘水丘高地逐渐显露出来,清毅皇初前后,大坡湾塬上原著民向西南迁移了二里地,为让后世不忘记,先祖是种出"神谷",制造"磪磑"的后裔。所以,沿袭"谷子磑"村名。"磑",是新石器时代,先民捣碎或舂去谷物皮壳的石器。如古诗词中就有,"高淋竹树头,数家舂(chong)磪(cui)磑"。
谷子磑
"谷子磑"三个字,给我们传递的是丰水流域同期"仰绍""龙山"文化,"客省庄"文化新石器时代的信息,谷子磑人的先祖代表了那个时代文明的前沿,以其聪明才智雕琢制造"磪磑",进行初级商品交换。并且家家都有"磑"这种先进石器,其他部落群居的人要带上谷物前去"谷子磑"加工(舂磑),相当于粮食加工场。
沣河
由于有沣水、泽水的灌溉,庄家年年丰收。到舜帝时,舜帝亲临沣水大泽地域,看到人们安居乐业,遍地绿油油,长势良好的禾苗,当即敕"封弃於邰,号曰后稷",意为百谷之神,掌管全国部落的农耕。舜帝又听说打下的粮食无处存放,每年都有损失,即敕令在此建"仓廒"。(仓库)邰地气候自然条件虽不及丰水大泽,但在以后的岁月,后稷在封地有邰(今武功杨凌一带)不辞辛苦,教民稼穑,足迹踏遍渭河平原,渭北高原,从黄河流域、走遍各个部落,中华"农耕文明",产生了继炎帝神农之后又一次大的飞跃。
后稷
后稷死后,沣水流域部落的人们,感念后稷的丰功伟绩,派人前去请求舜帝把后稷葬到其故里大泽,舜帝不允,派去的人只带回后稷生前的衣物。后稷故里部落的人们就在封稷、和仓廒地方建了一座后稷衣冠冢,根据后稷生前遗嘱,把他的头朝上留出地面上。人们在衣冠冢上模拟夸张,塑了一颗高出地面约3米的大头像,建立了一座高大雄伟的封稷庙,上书"封稷廒"。
算黄算割
第二年四月,立夏时候,天不明人们就听到呱呱的鸟叫声,起早的人们看到封稷庙,飞出成千上万的黄羽毛小鸟和黑色小鸟,在封稷庙上空盘旋一周,向四面八方飞去。伊始,关中大地,八百里秦川,黄河流域每年四月,这两种不解伴的鸟儿早早飞来这儿。当麦子成熟前后,天不明就叫着"算黄算割!""算黄算割!"......。嘴都叫出了血,从此,嘴成了红色。人们知道这是后稷化为神鸟,担心一年的收获,被风雨化作乌有,催促人们赶快收获。
对付那些身懒,还想再睡一会儿的人,黑鸟拍打着翅膀,从这个树梢飞到那个树梢,在窗头不停地叫着"揭被!揭被"!......。"揭被!揭被!打沟子"!"揭被!揭被!打沟子"!......。似有一番警告、恐吓,揭被鸟还是挺凶的。鸟语的逼真程度,从古到今,人们公认。沟子是方言,即尻、屁股。黄羽毛、红嘴小鸟,当地叫"黄鸹鷜",外地可能叫"黄莺"。而"揭被"这种黑鸟是当地叫法,学名叫什么?不清楚。不可思义,随着机械化生产力的提高,当地夏天几乎再也听不到后稷鸟的叫声。
冯村
"封稷廒"的村名,明代还叫"冯籍廒",现在叫"冯村",是长安区灵沼街办一个九百多户,近四千人的大村。丰京遗址内,西周时,这儿是丰京城内重要地方,周人尊称先祖"弃"为"神稷"。在原地大规模扩建"封稷庙",标榜先祖。幽王时,犬戎攻陷丰镐,"封稷庙"毁于战火。不可考从那朝那代,后人重建心中永不泯灭,世代永不消失的丰碑——"封稷庙"。却不幸在清末战火被焚毁。庙前唯留一古槐,高两丈多,有三个人搂不过来,传说,古槐是周文王亲手所栽,在破四旧中被毁。现在的"封稷庙",实在寒酸,头像一米来高,低矮的一间房,是村中老人们集资修建。
大头爷
可以看出"后稷"既是周人先祖的真实人物,又是一个受人千古崇拜的神话人物。后人把"江山"与"社稷"的联在一起,足见政权与农耕的重要性,难怪"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历史对后稷的评价可与天齐。人类共同经历了神话时代,请不要责难神话,用唯物史观探寻先人足迹,神话又给我们提供着某些远古信息。
还有人说那是远古的迷信,如果把你生在那个年代,你,又能怎样?我们的祖先就是一步步从"迷信"中走来。谁都有先祖的基因,请不要贬损和责难先祖!只要为人们做出贡献的人,成为人们精神世界最高境界的神(化)话。成为对自然人的善化,成为对社会进步有益的形式,我们又何尝不做呢?
作者简介:杨军辉,(15332364154)男,汉族,1950年12月22日出生,西安户县赵王镇人,笔名丰铃。长安《国学文化》传习成员,参与长安灵沼申遗资料编撰,发表过《周三灵开发建设思考与建议》,《周三灵之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