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缓忧伤''

我欲乘风破浪,踏遍黄沙海洋

jam每周一首歌(Jam阿敬远在江湖的民谣歌者)(1)

首先一点,直到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才第一次看到她的模样。

她很神秘,在这个喧嚣浮躁的音乐圈里,显得格格不入。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她的名字,但那首《七月上》,传唱度之高不亚于那些个抖音神曲。

唯一不同的是,这首歌并没有烂大街,而这首歌的演唱者Jam也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大火起来。

音乐软件上播放她的歌,封面图就只有一张半捂着眼睛、长相普通的女孩,和声音里的江湖气息很不一样。

喜欢她的歌的人,大部分是因为简单的吉他伴奏、空灵又略显慵懒的嗓音、走心又有点听不懂的歌词。

第一次听到《七月上》,还是在高三,一次模拟考试结束课间休息时,一个同学在班里集资买的音响里放了这首歌。

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惊艳,没想到简简单单的和弦加上独特的声音,能营造出这么一种抓耳朵的江湖气息。没记错的话,上一个能给我这种感觉的人是许嵩。

不得不承认的是,一首歌里能够给你传递出演唱者的心境,这很难得。

就好像是你听李袁杰的《离人愁》一样,就算不知道这首歌的裁剪过程,你也很难从中听出他唱歌时在想什么。

唯一能记住的,就是他刻意的唱腔和莫名的歌词。而这,正是Jam恰恰相反的。

'' 城南边,饼子店''

还有梦没有实现,放弃追逐的誓言。事后多年若冰释前嫌,无药可解毒气蔓延。

jam每周一首歌(Jam阿敬远在江湖的民谣歌者)(2)

其实早些时候,我去听一首歌,好感度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歌词,若是理解不了,这首歌一般记忆不会太深。

Jam的歌词,在一些别的平台,譬如说某乎上,评价一般是这样的:故作矫情、无病呻吟、辞藻堆叠、不知所云。

遗憾的是,我不能苟同这样的看法。因为这样评价的人,他们不是在听音乐,而是在读歌词。

Jam的歌,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当吉他伴奏响起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不去看歌词的内容。这就像古典音乐,没有歌词一样能够成为经典。

有的时候,还真是很容易把她与陈粒搞混。只不过,陈粒在江湖之外低吟浅唱着,而阿敬远在江湖之外唱着自己心中的歌

''梦里梦外,不露声色''

黑夜看不见你的坚强,流放变成我的苍凉

jam每周一首歌(Jam阿敬远在江湖的民谣歌者)(3)

遗憾的是,我还没机会去音乐节看过她的演出。

我想知道的是,她抱着吉他在舞台上唱歌,那种与尘世背道而驰的江湖。

其实这样也好,不必深究,不必执着。

她的歌声还不是在播放器里轻轻的唱着。

不露声色的唱着,

我们亦不露声色的听,

你的世界里的万种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