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黄初七年(226年)曹丕去世,这正是建安十二年(207年)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在“南阳诸葛庐”提到的“待天下有变”,虽然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走麦城,荆州丢了,但是曹丕去世对蜀汉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机会。第二年诸葛亮作《出师表》,开启了北伐曹魏,统一全国的历史进程。

诸葛亮北伐开始于蜀汉建兴六年(228年),结束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历时六年,所以《三国演义》说诸葛亮六出祁山,实际上只有五次。我们来看《三国志-后主传》的记载:建兴六年(228年)春,亮出攻祁山.....冬,复出散关.....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八年秋,丞相亮待之於城固、赤阪,大雨道绝,真等皆还......九年春二月,亮复出军围祁山......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

下面结合地图看一下过程。

诸葛亮北伐十年六出祁山为何失败(诸葛亮北伐是五出)(1)

一出祁山:马谡失街亭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发兵祁山,大军势如破竹,很快攻破南安郡、天水郡和安定郡,天水守将姜维投降曹操,关中震动。不料马谡失街亭,第一次北伐失败。

第一次北伐留给后人最多的是“挥泪斩马谡”,马谡(190年-228年)是襄阳郡宜城(今湖北襄阳宜城)人,刘备说其言过其实,不可重用,用错马谡,首站失败,诸葛亮自贬三等。

第一次北伐留给后人的还有魏延提出的出兵子午谷,可是未被采纳,各位觉得子午谷奇谋能成功吗?

二出祁山:围陈仓,斩王双

第二次北伐前,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后出师表》,表达应该继续北伐,不能坐以待毙的道理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建兴六年(228年)冬,诸葛亮出散关,围困陈仓,曹魏王双被斩。

三出祁山:攻破两郡

建兴七年(229年)春,诸葛亮派陈式攻破武都、阴平。此战后,诸葛亮恢复丞相之位。

建兴八年(230年)七月,曹真伐蜀,遇雨,魏军撤退。

四出祁山:木牛流马

建兴十一年(231年)诸葛亮四出祁山,结果因李严粮草供应问题和后主下令撤退,北伐失败。

四出祁山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是木牛流马,1800年来后人作出许多版本,有待考古发掘复原木牛流马。

五出祁山:病逝五丈原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再出祁山,司马懿闭门不出,八月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享年54岁。

各位朋友,如果你是诸葛亮,你会如何指挥北伐曹魏?你会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吗?你会斩马谡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