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茶女故事”第八期』——玉兰树下的梅子

老街的禅茶故事(古丈茶女故事⑧玉兰树下的梅子)(1)

01

老街的禅茶故事(古丈茶女故事⑧玉兰树下的梅子)(2)

乾州古城,半亩方塘。

早春二月,方塘的玉兰树最先醒来,一朵两朵的花骨朵,像紫红色的毛笔,羞涩地在树枝间悄悄冒芽。三五天之后,一大堆内白外紫的花朵灿然绽开,仿佛一树的音乐在轻快地演奏。

天气晴好的日子,有斑驳的光影从玉兰花影里洒下,不时有玉兰花瓣轻轻飘落,落在藤编的茶桌上,落在梅子的头发上,落在梅子的牡丹花长袍上。

这个时候,那只叫咖啡的猫,就会倏忽一下跳上梅子的膝盖。默默地听着它的主人与客人聊三毛,聊张爱玲,聊他们共同喜欢的那些花花绿绿的长衫,还有乾州最新开张的文史书店与文庙的兰花展。

梅姐姐!“煤”老板!上茶来,再送盘醋萝卜!客人在喊,梅子在客人间穿梭,长袍子像一阵风,在茶桌间飞。

03

老街的禅茶故事(古丈茶女故事⑧玉兰树下的梅子)(3)

梅子是茶城岩头寨人,就是著名歌唱家宋妹妹的家乡。他们曾经是邻居,互相熟悉。梅子说,她们小时候还吵过架呢。宋妹妹讲乡话,梅子讲苗话,两个人各自用自己的语言互相攻击对方。这些攻击不外是,你的头发长长的,像个山鬼;你的手指长长的,像个海怪。如果屈原和安徒生听到,他们肯定会笑打落牙齿。

04

老街的禅茶故事(古丈茶女故事⑧玉兰树下的梅子)(4)

梅子喜欢看画展,哪里有画展,她都会跑去看,尽管千里迢迢。比如凤凰小子毛“主席”在厦门举行的个人画展,梅子就坐高铁赶去了,开幕式上,这个来自湘西的女人,依然一袭牡丹长袍,披着三毛一样的长发,成为展厅里最为耀眼的立体画。

作为画家的梅子,画的是油画。我曾在州文化馆展厅看到过她的作品:插在土陶罐的花朵,在矮墙前歇脚的马,坐在草地上的孩子,还有蓝天白云下的吊脚楼与稻田的风景。这些都是专业性的创造与用心尽力的作品。那些画的背后,可以看到一双善良温暖的眼睛,深情地触摸着画里的人、花、草、树、房子。心头那些沉睡的故乡情结,此时此刻就被画家唤醒。

05

老街的禅茶故事(古丈茶女故事⑧玉兰树下的梅子)(5)

梅子写诗,也写散文。都是业余爱好。她说,心情不好的时候,情感抑制不住的时候,手心发痒,就想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那些清亮、忧郁,又带点顽皮的文字,涓涓地从她的笔端流出来。她的文字依然带有鲜明的色彩感与画面感,比如“指叩的门”。一个饱受争议的贵族小姐,一个与情人私奔的民国初年的杨三小姐,在文字上复活,一个敢爱敢恨的传奇女子跃然眼前,那些与茶城有关的绿香园的往事,似乎并没有如烟远去。

06

老街的禅茶故事(古丈茶女故事⑧玉兰树下的梅子)(6)

撑着油纸伞,我在假装丁香一样的姑娘。我没有结愁怨,也没有存忧愁,他们叫我梅爱玲梅三毛,梅文艺,没文化。唉,就是没人叫我丁香姑娘。其实我想说我在假装丁香姑娘,雨巷中的丁香。丁香,丁香,我叫丁香。

这就是梅子最近写的一首诗。那种古典的意蕴与活泼调皮的混搭,真是令人忍俊不禁。这就是梅子单纯真实的内心流露,一个好像十二岁少女内心热烈的憧憬与小小的叛逆。

07

老街的禅茶故事(古丈茶女故事⑧玉兰树下的梅子)(7)

作为半亩方塘的主人,梅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低调,默默站在她的背后,成为她的肩头与依靠。女儿活泼乖巧,正在南京一所高校就读。张爱玲曾说,生活如一袭华美的长袍,里面藏满蚤子。张的那个处境与心境,她只看到里面的蚤子。在梅子的世界里,生活如一袭美丽的牡丹裙,天天穿在身上,也印在她的心上。听她的笑声,从来都是哈哈大笑的,和春天的阳光一样,坦诚,单纯,当然没有杂质,浪漫,绿色,环保。

毫无疑问,在熟悉半亩方塘的光哥、刀哥、猫哥以及关眉、风儿、水姐等众多资深茶客心目中,这里已经是他们的精神家园,这里已成为湘西的文化地标。我自诩为方塘的VIP,因为我不是在方塘,就是在去方塘的路上。这里的读书沙龙、书画研讨会、作家作品首发式,等等,都可以看到我并不忙碌的身影与现场的微信推介。

08

老街的禅茶故事(古丈茶女故事⑧玉兰树下的梅子)(8)

是的,我爱半亩方塘,用雪小禅的话说,长相守,惜君如常。

我在想,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如果只有麻将声声,那只剩下文化的沙漠与荒凉。

所以,有空的时候,不妨三五好友,去半亩方塘坐坐。那里有玉兰树下的梅子,还有茶,有咖啡,有诗与远方。

古丈茶女故事』——-作者-阿蒙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