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网讯(株洲日报记者 吴楚 通讯员/何云)高女士家住田心,单位在河西,每天驱车跨江上下班,又偏偏遇上石峰大桥施工、红旗北路施工,更显得行色匆匆,于是有些怨言,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交通设施如何维修?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交通设施如何维修(道路桥梁正在理疗)

交通设施如何维修

株洲网讯(株洲日报记者 吴楚 通讯员/何云)高女士家住田心,单位在河西,每天驱车跨江上下班,又偏偏遇上石峰大桥施工、红旗北路施工,更显得行色匆匆,于是有些怨言。

“我们正在进行市政道路桥梁中修及专线维修改造,已经尽力错开交通高峰期施工、‘两班倒’加班加点压缩工期,给市民造成的出行不便请多多担待。”市政工程维护处相关负责人回应。

那么,这些工程有何特别之处?何时完工?

石峰大桥到底怎么了?

10月29日下午3点,石峰大桥,路面半幅施工,半幅通车。市政工作人员正在拖动一排钢筋,这里进行的是伸缩缝改造施工。

伸缩缝,是桥梁最为关键的部位之一,但很多人并不知这是何物。

“桥梁的混凝土会热胀冷缩产生移动,要在梁体连接处设置一个伸缩缝,它会随着气温的浮动收缩,梁体就能跟着自由收缩。”市政工程维护处桥梁管理负责人李国清介绍。

形象而言,伸缩缝就相当于人体的“关节”,在温度变化引起梁体移动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大桥因为热胀冷缩引发结构变化。车辆经过时,桥梁发出“哐当”声,可能就是桥梁的伸缩缝出了问题。

石峰大桥在株洲跨江大桥中较为“年长”,又位于环线,平日载重车辆多。“桥梁在营运过程中,车流量大、车速快、载重车辆多,巨大冲击力会造成伸缩缝锚固区混凝土破损、钢板松动,所以需要定期检修。”李国清说,2015年,通过专业公司检测确定,石峰大桥两车道共计38条伸缩缝需要全部更换。

记者从现场获悉,石峰大桥伸缩缝改造工程于9月13日动工,预计下月中旬完工目前向南车道19条伸缩缝已全部更换完毕。

“桥梁检修马虎不得,必须根据专业要求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的改造。”李国清说,考虑到交通压力,已经压缩了2个月工期,要求施工单位24小时两班倒,加班加点赶进度。”

据悉,在今年的桥梁维修计划中,除了石峰大桥外,还有石宋桥、建宁港桥等6座桥梁专项已经全部开工。

为什么要搞道路中修项目?

10月30日下午4点,车辆平稳行驶在“改头换面”不久的红旗北路。这条城市干道的田心立交——曹家巷路长达1.6公里的路段刚刚经过改造,新铺设的沥青路面很是亮眼。

“原先一段路面面层存在老化、开裂、沥青剥落等现象,不方便出行,改完之后好多了。”路旁一家早餐店老板说。

正在中修的钻石路10天后也会给大家带来一个全新的出行环境,该路于2008年进行改扩建,在原有的水泥砼路面上加罩沥青砼面层,至今已使用10年。目前该路段路况及观感效果均很差,面层开裂、碎裂非常严重,多个部位基础存在损坏有翻浆泛泥现象,沥青路面跑砂脱离普遍,道路两侧多处积水。

根据《2018年株洲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今年有红旗北路、南华桥路段、建国路、东环线外国语学校路段、星通路、新华东路等14条道路需要中修。

“在日常检查时我们发现,有些路段经过多年使用,存在面层老化、网裂、剥落等老化现象,部分路段因长期超负荷承载,再加上路基浸水等原因,还会出现路面发生龟裂、沉陷、翻浆等严重病害,为了保证市民通行安全,每年都会定期对各条道路进行检修。”市政工程维护处养护中心生产部部长殷作虎介绍,对于面层剥落等一般病害采取的处理工艺是铣刨后加罩沥青砼面层,对于沉陷、翻浆等严重病害本次中修采取的维修工艺是挖除原结构层后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

殷作虎说,为了尽快完工,不造成交通压力,此处施工也是实行24小时“2班倒”。同时还通过适时避让早晚交通高峰期、及时清运现场施工废料、合理堆放进场原材料以及确保工完场地清等等措施来加大文明施工的力度,增加施工提示牌、公示牌、警示牌等的设置,尽量将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响田路、大汉希尔顿、房产局污水直排口整治工程、希尔顿前排水改造已经完工,在建项目有:红旗北路、田心东站、向阳中路、钻石路、东环线、南华桥路段和南环线、东环线中央隔离带开口封闭工程。其他项目将于11月上旬陆续开工,预计12月中旬全部完工。

采访结束后,记者将详细情况反馈给高女士,高女士表示理解,“短期内确实会造成出行不便,但长期来看,中修是为交通安全提供保障。我支持。”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