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一个战争狂人,一个情感丰富的“天才”独裁者,他由一个下士,由“啤酒馆暴动”一举成名,《我的奋斗》洋洋洒洒三十万字,又不得不佩服:他那激昂的论调,博人眼球的缪论,在那个时代的德国独树一职。

希特勒在短暂的一生中,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无以言表,尤其对犹太人的迫害令人心寒。他的出生是一部传奇,他的爱情也布满了神话一样的色彩,他的死亡至今阴魂不散。

1945年5月4日,柏林被苏军攻克,帝国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孔里,侦察员发现了两具被烧焦的尸体。

这究竟是不是希特勒和新婚妻子爱娃的尸体?一位军官叫来了希特勒的牙医来确认,牙医发现了男尸颅骨内的几颗假牙,从此,希特勒死于自杀被载入了史册。

尽管当时的柏林把这个消息公开,就连斯大林本人都不愿相信希特勒已经死了。美国前国务卿詹姆斯.比尼斯曾经回忆说:“1945年7月菠茨坦会议期间,我与斯大林碰杯时问:斯大林元帅,你对希特勒的死怎么看?斯大林说:他没死,他逃到了西班牙或阿根廷。”挥军占领柏林的朱可夫元帅也在1945年6月申明:我们并未发现可能是希特勒的尸体,随即希特勒的牙医及其助手发表了翻供的言论。

自4月30日希特勒夫妇走进地堡,同下属匆匆告别后,只有近侍林格一人见过他的尸体。至于从地堡内抬出来的尸体到底是谁,其余的人谁也不知道。

那天午夜,从帝国总理府防空洞逃出来的人不下于4万,希特勒很容易在人群中混出去。7月10日,一艘德国潜艇出现在阿根廷,8月中旬,又一艘潜艇在阿根廷出现,斯大林的说法得到了应证。

阿根廷总统贝隆公共对纳粹政策的崇拜,一时间到阿根廷定居的纳粹军官数不胜数。关于希特勒的死有多种说法。一种是希特勒执政期间,滥杀无辜,积怨太深,一些多次刺杀未成功的军官,趁乱杀死了他,以泄自己的愤恨。苏联作家尤里安.谢苗诺夫在《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和《奉命要活着》中描述道:希特勒在苏军攻入柏林后,留下遗嘱并决定自杀,在房间内呆了20分钟后,奉命为他焚尸的鲍曼等人,走进元首办公室。发现爱娃.布劳恩已服毒自杀,当希特勒犹豫不决时,鲍曼从希特勒手里拿过枪,对准他的后脑开了一枪,结束了战争狂人的生命。

希特勒生前拥有14个以上的替身,二战结束以后,这些替身一个个失去了下落。那具焦尸是不是替身之一?给他的死蒙上了一层迷雾。

当年的那具疑似希特勒的遗骸,并没有彻底毁掉,斯大林命人装入弹药箱内,埋在一个秘密的军事基地之内。随着军事基地的转换,这具前后转移了8次的遗骸,直到1970年,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下令:将希特勒的遗骸烧成灰,丢进了下水道里,由河流进入到大海。

焚毁的过程的纪录很详细,但到底是不是希特勒本人,已无法验证。一生作恶多端,屠绝生灵的恶魔希特勒,落得如此的下场,正是应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那句古话,是对所有引起战争的独裁者的警示。

希特勒的阴魂不散(希特勒的阴魂不散)(1)

希特勒的阴魂不散(希特勒的阴魂不散)(2)

希特勒的阴魂不散(希特勒的阴魂不散)(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