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感到被爱谁会放下(就别背对背拥抱)(1)

文/北寻

01.

我的同学圈里有一对从中学时期走过来的情侣,两个人在年前订了婚。

其实他们的感情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没有那些从“校服到婚纱”式的自始至终初心依旧,他们也曾质疑过感情,想过不一样的结局。

在那段各自忧虑彷徨的日子里,一个被物质裹挟放错了感情的位置,以为自己给不了对方想要的生活;一个被情绪控制,思虑权衡,觉得对方偏离了轨道,不再爱得依旧。

于是,他们在大学毕业后工作的转折期提了分手。

有些感情,就是在这样独自深究,却无法相互明了的拉锯战里,稀里糊涂宣告了退幕。

当时觉得还挺遗憾的。

但好在后来剧情延续,他们并没有以遗憾收尾,看清了真相后,选择了复合,没有落入那些“别吃回头草”的自媒体导流陷阱。

如果能感到被爱谁会放下(就别背对背拥抱)(2)

02.

如果兜兜转转还是放不下,那就跟从于心,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就好了,哪有那么多的情感哲学道理去践行参考。

错过的时候,是错了,但后来觉悟了,遗憾了,是不是也可以不那么死要面子顾虑重重继续去违背真心?

所以,他们又重新找回了彼此。

如果能感到被爱谁会放下(就别背对背拥抱)(3)

更成熟理智的年龄里,经历过分别,重新审视了彼此后,他们后来对待感情好像也更洒脱更简单明了了。

以前他们在物质生活权衡和各自的情绪角逐里,背道而驰,放下了感情。

但这一次,过不了富足的生活,那就把握住今天的小确幸,认真装扮出租而来的小房子,养一只猫,种一些顽强的小多肉,未来总难免跌撞,又何必总用感情来计较得失。

不管对方怎么做总是有不完美的,那就别总是患得患失,别在还爱着的时候,言不由衷,口是心非,主动消磨殆尽了一番真情。

如果能感到被爱谁会放下(就别背对背拥抱)(4)

他们用再一次的相遇,重新开始,告诉彼此:

“别背对背去拥抱自己,背离感情,胡思乱想,去怀疑你所在意的人。”

有什么疑惑,我们可以都把想法说出来,也好过各自猜忌,不明不白就背道而驰,用后知的遗憾做结尾。

既然可以拥抱,就别再转过身,再错过一次了。

如果能感到被爱谁会放下(就别背对背拥抱)(5)

03.

并不是所有半路分手的情侣都有他们这样的重组勇气。

也并不是很多人都能像他们一样错过后,再转身拥抱彼此。

在我们的身边,多的是错过就错过了吧,即使知道明明是自己不愿意解释,是自己一个人糊涂编织的一场闹剧,因为害怕了,也不愿鼓起勇气去弥补什么了。

很多感情都是在这样背对背拥抱的过程里,言行不一,倔强自持,隐藏了真心,用失败结局来告终。

如果能感到被爱谁会放下(就别背对背拥抱)(6)

好像在感情里,我们总是这样别扭着掩饰了自己的真心实意。

总善于衡量,善于计较,善于在误会隔阂时放开彼此的拥抱,一转头就不再回头了。

犹豫着、考量着、猜忌着,就把原本的一次寻常离别变成了形同陌路。

但是很多时候,感情里再思量深究,我们都无法得到清晰可视化的确定结果,反而我们正是在那些暗自纠结里,自导自演了所有剧情,一次一次背道而驰,就这样浑浊了感情,中止了初心。

在背对背拥抱里,我们明明都心怀在意,但是背过身去,只看得到自己的委屈和情绪,看不清对方的眼底深意。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表达方式,每个人有每个人没表达于口的心事和热情,而我们都习惯做选择性失明的那个人,都想要自发性痊愈的完美感情,很多时候都少了勇气去主动疗愈感情里的创伤缺口。

如果能感到被爱谁会放下(就别背对背拥抱)(7)

04.

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里提到,很多感情里两个人的关系模式都是“害怕型依恋关系”模式。

明明很喜欢,却总是在逃离。

总是扭曲着自己的行为,硬碰硬,用最尖锐的棱角去刺痛自己刺痛对方。

这在感情里是很危险的一个认知误区。这也时常让人事后才遗憾后悔。

但爱,从来都是靠近,而不是背离。

如果真心舍不得,就要学会再勇敢一点,跟从于心,抓住爱与被爱的机会。

如果能感到被爱谁会放下(就别背对背拥抱)(8)

就像林俊杰在《背对背拥抱》里唱的那样:

“话总说不清楚,该怎么明了,一字一句像圈套,我们背对背拥抱,真话兜着圈子乱乱绕……”

(但其实啊,感情本也是简单明了的,我们明明可以不用这么暗自较劲着、互相猜疑着…)

“明明可以拥抱,就不要轻易放掉。”

(明明言不由衷、口是心非,就不要总是消极抗拒)

如果真心放不下,就别钻在自己的剧本里胡思乱想啦。

如果可以拥抱,也不要转过身去逃避错过了。

不是吗?

以上。

我是北寻姑娘,专注情感心理,荐书官、撰稿人,我们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