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考研故事#就在2022年12月24日考研前最后几天,我感染了新冠,打乱了我最后的复习计划本来准备利用最后几天,强化复习一下,没想到一个新冠把所有计划都打乱本来这次就是二战,心理压力就比较大,还搞这一出不过好在是考前感染,等24日参加时我已经除还有点咳嗽,没有其他症状了,虽然最后被分到了阳性考场,但好在影响不大,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考研全过程经历:两次考研经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考研全过程经历:两次考研经历

考研全过程经历:两次考研经历

#我的考研故事#

引子

就在2022年12月24日考研前最后几天,我感染了新冠,打乱了我最后的复习计划。本来准备利用最后几天,强化复习一下,没想到一个新冠把所有计划都打乱。本来这次就是二战,心理压力就比较大,还搞这一出。不过好在是考前感染,等24日参加时我已经除还有点咳嗽,没有其他症状了,虽然最后被分到了阳性考场,但好在影响不大。

从结果来看,可能逻辑部分受到点影响,推理逻辑好多都没有推出来,其他都做的还行。过线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为什么要考研?

考研一直是我的一个愿望。2009年毕业的时候,由于家里条件不允许,所以当时并没有选择考研,而是直接选择了工作。从那以后每隔几年这个想法都会拿出来考虑一遍,但都有或多或少的原因,阻止了我往前迈出这一步。

去年公司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同事考上了公务员从公司离职,加上最近几年自己在工作上面临的一些局限,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突破这些限制,突破职业的天花板。作为一个程序员我现在面临的状态就是人刚过了36岁,技术上好像已经没有特别大的优势,项目管理上又做得不是非常好,人事管理上又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总的来说,就是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年龄又上来了这么一个尴尬的阶段。我不会像那个同事一样去考公务员,因为我不是像他们那种能吃得了公务员这碗饭。但我也需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能够提升自己能力的方法,不然往后二十几年,我如何在职场生存。

所以,我决定重新拾起年轻时的梦想,考一个在职研究生。目的有二,其一,提升自己的管理理论知识;其二,认识更多优秀的人,了解他们是怎么学习、工作的,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

第一次考研

于是,在去年10月24日在截止报名的最后一天晚上10点前,我注册了研招网账号,并完成了报名。当时只知道广东地区有一个中山大学,所以就报了他。(考完后我才知道,如果不参加提前批面试,需要考很高的分数,才能进入复试,所以毫无意外,这次落榜了,但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些信息)。

报完名后,我就在网上买了一套复习资料,然后自己制定了完整的复习计划。基本每天晚上小孩哄睡着后会花1个半小时的时间复习,周末可以有一天时间。但由于准备的时间非常短,导致我很多来不及准备。比如:到最后快考试了我才知道英语的考试时间是3个小时,而我准备的时候一直以为2个小时,所以每次我都做不完题目,甚至我还制定了一个策略,完型填空直接不做,全选A,这样的放弃战略。

经过近两个月的准备,去年12月25日我参加了我人生中第一次的研究生考试,当时一个教室30个座位,结果只有不到10人参加考试,弃考率非常高。考完后,感觉还是不错了。等到今年2月份公布成绩。总分171(综合127 英语44),踩着国家线过的。但由于没有参加提前批面试,这个成绩虽然过了国家线,但还是没有机会参加复试的面试,所以,基本就没有戏了。

调剂

3月初的时候,开始调剂,我看了一下,接受调剂还算可以的学校也就华南理工大学,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了名。但最后调剂结果出来,接受调剂的最低分172,我差了1分。于是因为一分之差,我和华南理工擦肩而过。

第一次参加提前批面试

在3月初的时候,虽然调剂结果还没有出来,但这时我已经开始总结自己第一次考研为什么失败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参加提前批面试,没有先拿到主动权,另外准备不够充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知道,自己缺少面试的经验,但笔试对我没有太大的难度。

于是,我开始了解如何进行提前批面试的申请,如何进行面试。这时我找到了一个面试培训机构,通过这个培训机构我了解到很多面试里面的技巧,这也为我后面面试成功提供的不少帮助。

接下来的3~5月我都在准备面试,我总共申请了包括北大、清华、交大、厦大、浙大在内的7个学院,最后其中有4个给了我面试机会。交大安泰给我了 10分,交大高金给了我国家线预录取,厦大和浙大也给了我合格的成绩。经过反复的评估和长久的思想斗争,最终我选择了交大高金。(从目前自己预估的成绩来看,这个选择是最优的选择)。

第二次考研初试

5月开始我就买了一套复习资料,开始自己的二战初试复习。

第一阶段:5~7月

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将所有学科的知识点搞清楚,我主要是通过看书,另外英语主要就是背单词。事实证明,培训机构的课程还是更高效一些,即使一些公开课,也比自己看书更高效和易懂。对我个人来说,如果一开始就发现这一点,可能效率能够提高至少50%。

第二阶段:8~9月

第二阶段重点是将所有知识点再重新梳理一遍,我也是通过看书,另外每周末做一套真题,来验证阶段性成果。由于真题我去年都刷过一遍,所以真题对我来说做起了还是比较简单的。

第三阶段:10月

该阶段参加了三次培训机构组织的线下模考。线下模考的题目还是比较有难度的,但确实是一个去感受考场氛围、调整做题时间非常好的方式。我参加了三次最后基本都在180分左右。这个也和我最终考试估分差不多。所以有机会建议大家还是多去参加几次,对你的心理素质锻炼非常有好处。

第四阶段:11~12月

由于我的目标就是国家线,所以不需要去刷很多很难的题,只需要将真题吃透就可以了。所以我这一阶段仍然是反复刷真题。保证真题的思路不会丢掉。特别是最后一周,由于感染了新冠,最后只有3~4天实际进行了有效复习。那几天我又重刷了一次最近十年的真题(数学和逻辑部分)。

经历一年的复习,12月24日我再次走进了考场,迎接我人生的第二次研究生考试。虽然有些忐忑,但好在最终还算发挥稳定。

估分

经过焦虑的等待,12月24日晚,我通过在线估分系统,最后估出分数188(综合131,英语57)。这个分数按往年的线应该是可以过了。

最后

写在最后,经历一年的准备,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最终结果,但相信美好终将发生,你的付出终将收到回报。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