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寻甸人(了不起的寻甸人)(1)

马能俊,男,回族,1940年5月生,中共党员。

1959年8月曲靖师范毕业参加工作。1959年8月-1971年11月在龙院、纳郎、清海、可郎、柯渡工作,任清海公社学校负责人,可郎小学校长;1971年11月-1977年11月在柯渡公社工作,任党委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1977年11月-1978年12月在寻甸县委会工作,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县委常委;1978年12月-1984 年1月,在曲靖地区文化局工作,任局党组成员,曲靖地区文联常委 (其间1981年9月-1982年8月在云南省委党校民族班学习);1984年1月-2000年8月在寻甸县文化局、文联工作,任文化局局长、党总支书记,文联主席;1996年,经曲靖地委组织部批准“政治生活享受副县级待遇”。2000年8月退休。

了不起的寻甸人(了不起的寻甸人)(2)

2000年8月-2003年受聘县计生协会工作,当选县计生协会副会长;2006年12月受聘到县民族文化研究会工作,担任副会长;2012年当选寻甸回族学会首任会长;云南省回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回族学会常务理事。

一、文艺成果丰硕

了不起的寻甸人(了不起的寻甸人)(3)

了不起的寻甸人(了不起的寻甸人)(4)

马能俊的创作,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报纸和刊物的创办诸方面都有所建树。

(一)创办报刊

1977年创办并主编了《寻甸县委机关报》,《农业学大寨战报》;1994创办并主编了《寻甸文化报》;1988年创办并主编了文化刊物《清水海》。

退休受聘担任县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时,创办并主编了《人囗与计划生育》;受聘担任县民族文化研究会驻会副会长时,创办并主编了《寻甸民族文化》;担任县回族学会会长时,创办并主编了《寻甸回族》; 受聘为县扶贫办专办时,办了特刊《扶贫与开发》。

(二)文学艺术创作

1、戏剧小品

戏剧小品《找对象》、山歌剧《父债父还》(在1990年参加地区农民会演中获二等奖);山歌剧《相亲》(在1991年曲靖地区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演中获一等奖);花灯剧《好妈妈》(1992年在滇东北戏剧节中获三等奖);活报剧《青春火红》(在1994年的地区戏剧会演中获一等奖);花灯剧《母女情憬》(在1995年曲靖地区舞台新作展演中获编剧一等奖);大型山歌剧《山高情深》(1996年参加曲靖地区新剧目展演中获新剧目奖);小品《亲家》(全省新华书店2000年文艺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和特别创作奖);山歌剧《彝山新歌》(2004年参加昆明市老年干部文艺会演获一等奖);花灯小戏《抢专家》(2005年在昆明市科技文艺比赛中获一等奖);山歌剧《珍贵的礼物》(2005年参加昆明市校园文艺比赛获一等奖);花灯小戏《恩怨情怀》(2007年11月参加云南省首届花灯小戏电视大奖赛获编剧奖和综合节目银奖,并获昆明市委市政府的茶花奖一等奖);花灯小戏《女大不由娘》(2010年5月参加昆明市老干部文艺会演获一等奖和茶花奖)。

2、歌曲

《八十年代的农家女》(马能俊词、杨自武曲);《我的家乡如画卷》(马能俊词、胡健康曲),1985年参加曲靖地区聂耳音乐周比赛,分别获一、二等奖;《杨梅山》(马能俊词、杨自武曲)1992年参加地区音乐比赛获一等奖;立秋场上铺彩锦(马能俊词、省歌舞团王施烨曲),1993年参加滇东北艺术节获二等奖。

3、舞蹈

回族舞蹈《传油香》、彝族舞蹈《立秋节之夜》,1985年在全省农村文艺会演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优秀节目奖;与国家一级编导周培武合作创作彝族舞蹈《拖舅舅》(马能俊创意、脚本,省歌舞团周培武编舞);与王俊英、周芸合作创作回族舞蹈《净》(马能俊创意、脚本,王俊英、周芸编舞),1991年参加全省民族民间舞蹈比赛分别获二、三等奖。

4、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

1994年编创回族表演项目《跳桌子》,1995年代表曲靖地区参加全国第五届民运会表演获一等奖;1998年创作回族表演项目《娶亲乐》,1999年参加全国第六届民运会表演获一等奖;2001年创作回族表演项目《擒牛》,2003年参加全国第七届民运会表演获三等奖;2005年编创回族表演项目《丰收乐》、彝族表演项目《跳树墩》,2006年参加全省第八届民运会表演分别获一、二等奖;2013年编创彝族表演项目《滚木抢椒》,2014年参加全省第十次民运会表演获二等奖;2017年编创的彝族表演项目《背架乐》,2018年参加全省第十一次民运会表演获二等奖。

5、文学著作

2004年,主撰和编纂出版了《回族文化与精神文明》;2010年,与县民族文化研究会的同志共同编辑出版了《寻甸民族文化丛书》;主编出版了《寻甸舞台艺术作品选》;出版了著作《寻甸史迹拾遗》;2014年,主编出版了《回族文化丛书》,含:《滇东北暨黔西北回族族谱序汇》,《脑威四十段圣训新解》和《伊斯兰入门》;2015年,主编出版了《寻甸名胜》;2018年,主编出版了《寻甸下坝马族谱》;经过五年的努力,完成了《寻甸回族史》的编撰,即将出版。

二、多方协调,为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的筹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了不起的寻甸人(了不起的寻甸人)(5)

了不起的寻甸人(了不起的寻甸人)(6)

一九七五年八月,根据在丹桂村的重大发现,与省博物馆徐继涛老师到昆明连云巷宾馆再次邀请了长征时毛主席的警卫员吴洁清、周恩来副主席的警卫员魏国禄、范金标,到丹桂村落实指认了中央红军长征时党中央和红军总部首长路居旧址,是全省红军长征征集工作的重大成果,并积极投身柯渡红军长征纪念馆的筹建工作。

2000年向省人大常委会如实汇报纪念馆建馆时缺乏经费,获得省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的关注支持,解决了纪念馆红军长征时党中央书记处领导路居旧址两合天井房屋征集、修缮、布展的巨额经费问题,使纪念馆以完整的历史面貌呈现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