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上网,看到了这么一句农村俗语:“心残宜养‘很无奈’,身残宜养‘跑得快’”。虽然我对这句农村俗语认真揣摩了好久,但还是没有能够揣摩出这句俗语的意思来,于是,便向一位老农进行了请教,老农告诉我说,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这样的:

家有余粮心不慌下半句(俗语心残宜养)(1)

一、心残宜养“很无奈”

所谓的“心残”是指心理残疾的意思。而所谓的心理残疾则是指心理不健康,经常有抱怨或厌世情绪出现,对所有的人或事物都看不惯的一类人。这一类尽管去看了许多次心理医生,但其心理状况仍然没有多大的改观。

有人做过试验,如果这一类人去养殖“很无奈”的话,其情绪就会逐渐好起来,其心理残疾的状况就会有所改观。

那么,什么是“很无奈”呢?

所谓的“很无奈”其实是一种动物,这种动物就叫做藏狐。

藏狐是狐狸的一种,因主要生存在青藏高原地带而被称为藏狐。

藏狐的大小与赤狐基本相当,但耳朵短小,其耳长不及后足长的一半,耳背的毛色与头部及体背部的毛色近似。尾巴粗而短,其长度不及体长的一半。在冬季时,被毛厚而茸密,毛短而略呈卷曲。其背中央的毛色呈棕黄,其体侧毛色呈银灰。尾末端的毛色近乎白色。

野生藏狐喜欢独处,通常在旱獭的的洞穴中居住,以野鼠、野兔、鸟类和水果为食。

藏狐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列为无危物种,只要办理了《野生动物驯养》手续,是能够人工饲养的。

藏狐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天生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被戏称为“大脸表情帝”,尤其是它那两只眯缝起来的小眼睛,几乎让所有人见了都会感到好笑。因此,对于有心理疾患的人来说,如果能够养上一只“很无奈”,其心情就会豁然开朗了。这就是“心残宜养‘很无奈’”这句俗语的由来。

家有余粮心不慌下半句(俗语心残宜养)(2)

二、身残宜养“跑得快”

所谓的“身残”,也就是指身体上有残疾的意思。一旦一个人身体上出现了残疾的状况,其行动或活动就会受限,是不能够从事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的。

不过,据有人试验,身体残疾的人是非常适合饲养“跑得快”的。

那么,什么是“跑得快”呢?

其实,“跑得快”就是指的兔子。

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物种的总称,一共有9属43种。

兔子是一种草食性脊椎哺乳动物。其头部有些像老鼠,耳朵根据品种不同有大有小,上唇中间分裂,是典型的三瓣嘴,看上去非常可爱,在农村,被戏称为“豁”。

兔子的性格非常温顺,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动物。其尾短而且向上微翘,前肢比后肢会短一些,非常善于跳跃,而且,跑得很快,因此,被称为“跑得快”。

虽然兔子被称为“跑得快”,但在圈养的情况下,它是跑不快的。据称,兔子的食量很小,白菜、生菜叶,胡萝卜,香芹、野草都能够成为它的食物,同时,兔子也很讲卫生,因此,不需要有很大的劳动强度就能够将兔子养好,所以,对于残疾人来讲,养殖兔子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其实,这就是“身残宜养‘跑得快’”这句俗语的由来。

家有余粮心不慌下半句(俗语心残宜养)(3)

听了老农的讲解后,我总算是彻底明白了这句俗语的真正含义。由此看来,劳动人民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还总结出了不少的经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