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独立型人格(谈一谈到底什么才是)(1)

人们时常提到这么一个词汇,叫“独立人格”。什么是独立人格?

一般的解释是“不依附任何外在精神、权威、力量等而存在的一种独立自主的意识”。

这种人格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因为就个人立场来讲,独立人格构建了每个人的独有性,且现在独立人格更是一种魅力化的形容。

但在现实中,人们对独立人格的理解很多时候是存在偏差的,且这种偏差还促生了很多畸形的价值观,在当代社会年轻人中肆意蔓延。

比如肆无忌惮的“个性主义”;自以为是的“傲慢主义”;以及把“自私”包装成“独立”的“利己主义”等等。

这些畸形的价值观不仅不是独立人格,反而应当归纳为是非不分的人格丧失。

那么这些价值观促生的背后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推动力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孟子曾经的故事。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都子好奇地问孟子:“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公都子问孟子门外有个叫滕更的人在问你问题,你为什么不回答他呢?

这个滕更是滕国国君的弟弟,是一个典型的贵族子弟。

孟子回答公都子:

“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孟子说有五种人来请教问题,我是不屑于理会的。

第一种“挟贵而问”,就是自己把自己的地位特别当回事,觉得自己是领导,或是动辄“我爸是谁谁谁”。带着这种语气和感觉来问问题,这就是挟贵而问。

而第二种“挟贤而问”,自己读过几本书,便觉得自己不得了了,谁的观点都听不进去,这在佛家讲叫“增上慢”,带着这种心理来问的便是挟贤而问。

第三种“挟长而问”,“长”不是长处的意思,是年长的意思,挟长而问的意思就是倚老卖老。

有句老人们常说的话叫“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这就是典型的倚老卖老,殊不知吃的多不代表吃的对,所以挟长而问孟子也是不屑于搭理的。

第四种“挟有勋劳而问”,就是仗着自己有些成绩,来问问你,基本上你一回答他便要说“我当年干某某事的时候”,这就是“挟有勋劳而问”。

这四种其实便是“傲慢主义”。

而最后一种“挟故而问”,就是话里有话,通过问话的引子来了解一些其他的事情,或者是玩些小聪明,语言套路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就叫挟故而问。

这种做法很多时候是很不礼貌的,而且会给人很阴险的感觉。这便与“自利主义”和“个性主义”是十分相似的。

在孟子的年代虽然没有独立人格这个词汇,但这五种情况所展现的心理状态与现在很多人倡导的那种扭曲的独立人格是一模一样的。

对于这五种情况只要有一种,孟子的态度很坚决,“皆所不答也”,根本不屑于搭理。

而滕更这个公子哥,贸然前来想必有两种心理,一种仗着自己是个“王爷”,心理很高傲,觉得自己很不一般,二来肯定是带着目的来的。

所以对于这种虚伪高傲的公子哥,孟子就直接晾在门外了。

通过孟子的这种态度我们不难有所感悟,我们倡导独立人格,可不是让我们把独立当成幌子,来肆意放任自己的自私和傲慢,而是应当真正去明了大义,通达事理,能够在内心确立中流砥柱般中正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一种刚毅正直的人格。

正如孟子总结: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这里的“殉”不是殉葬的意思,而是顺应的意思。天下有道,社会风气良好,大家都能遵守社会规则,与人为善。

这个时候人们自然而然便处于“道”中,顺应这种状态生活就好了。

而如果天下无道,社会风气变坏,人们唯利是图,都在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互相斗争,那么这个时候就要选择避开这些乱象。

当然避开不是说要躲到山里去,而是不掺和到这些混乱中去。

就拿孟子来说,孟子就处在天下无道的乱世之中,他尝试过周游列国,但最终发现依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改变不了乱世。

所以最终选择了“师道”,退隐传道、著书,把孔门儒学和中华上古文化的信仰传承下来,这便是“以身殉道”的典范。

而“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有道还是无道,真正的“道”永远都在那里不变。

比如就我们当代的普通人来说,要坚守自己积极向上的信念,不被社会中一些普遍存在的不好的现象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

不能因为网络上爆出一个老人讹人就报复性认为所有老人都坏,就否定了帮助老弱病残的美德。

助人无论何时,都是美德,这一点永远不会变,这就是“道”。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自己坚守不了自己的人格立场,反而还要把责任推给社会。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明明是曲学阿世,还总要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无奈姿态,这些问题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想明白。

不因外界的波动,干扰了自己的正见,不因社会的鱼龙混杂,而动摇了自己的信念,不敌视时代,亦不讨好时代,这才是真正的“独立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