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国演义》,我们都不陌生。它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主要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三国演义第三十二话读书笔记(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1)

要想让五六年级的孩子读懂这本书,需要先解了这几个疑惑↓

Q1

《三国演义》中数字“3”的深意?

你发现了吗?在《三国演义》中数字“3”比比皆是,比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等。

三国演义第三十二话读书笔记(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2)

这许多个“3”其实隐藏着两个信息:首先“3”是古人的世界观,道家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3”即是实指又有“多”、“无穷”的含义,象征着代表性和复杂性,比如“桃园三结义”是兄弟义气的代表,“三顾茅庐”则是在说招贤求材的不易。

三国演义第三十二话读书笔记(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3)

有“3”的故事情节也是古代小说家们留给我们的“写作秘籍”。

要想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首先,要有一个人物行动的理由,比如刘备要找好帮手,诸葛亮要除大隐患,然后根据这个理由设计人物的行为、遇到的阻碍、采取的办法,也就是核心情节,这一步古人告诉我们,可以让情节循环起来而且循环3次就正好,人物目标不变但要接连克服两次困难,最后第三次才获得成功,这样人物的性格得以充分体现,故事情节也变得让人印象深刻。不只是《三国演义》,纵观四大名著皆是如此,正所谓是“一波三折”。

不妨让孩子试试,能在书中找到哪些有关“3”的情节呢?

Q2

《三国演义》的主题是什么?

三国演义第三十二话读书笔记(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4)

《三国演义》的主题,就隐藏在开篇词《临江仙》和正文的第一句话中,“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中群雄并起,豪强林立,可无论是文韬武略的曹操,还是有如神助的刘备,最后都被“浪花”荡涤一空,在宏图大愿面前纷纷败北,只剩后人从故事中领略他们的风采。

而这“浪花”究竟是什么,一方面是“秋月春风”象征的短暂人生,另一方面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天下大势,这种历史循环规律既不会因个人而破坏也不会指定由哪个个体来主宰。

Q3

《三国演义》中名气最大的人是谁?

三国演义第三十二话读书笔记(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5)

在名人众多的“三国”时代中,诸葛亮一定是代表人物。

诸葛亮作为运筹帷幄的智慧象征,受到很多孩子的喜欢和崇拜。但鲁迅先生却在评价《三国演义》时说诸葛亮“多智而近妖”,明显是对他聪明到开挂的设定不太满意。

其实无论是古代的诗歌还是今天的课文,我们都会发现从古至今人们对诸葛亮的敬意更多是他的精神品质。是“两朝开济老臣心”的鞠躬尽瘁,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担当持守,是“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通透豁达,他和刘备一样在失败和困难面前从未放弃过理想,即便身边的人不给力,即便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他也不会怨恨命运无情,只想着整装待发继续努力。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刘玄德苦寻卧龙三次,倒不如说诸葛亮久候知己多时。

Q4

《三国演义》能带给我们什么价值?

三国演义第三十二话读书笔记(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6)

其实人们一直有到底是看《三国演义》更好还是看《三国志》更好的争论,而且隐隐有种读历史的更好的优越感,因为民间普遍认为,小说不是历史,演义怎能当真。

但其实,阅读首先不该有档次高低之分,通过上面的几个问题,相信你也发现了《三国演义》的价值所在,但还有一点是《三国演义》小说特有的价值,那就是读罢“群雄并起,继而纷纷落幕”的故事,再纵观我们的人生路,又何尝不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重要的是我们能否执一壶浊酒,与无常变化喜相逢。

更多儿童阅读内容,欢迎关注書果星球~(公众号shuguost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