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这是一部九十年代的电影,没有华丽的特技,没有大牌的明星‘刘烨当时还不出名’,没有宏大的场景。简单的勾勒,是厚重,是震撼,是感动!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间中国湖南西南部绥宁乡间邮路上的故事。
即将退休的乡邮员父亲带着第一天接班当乡邮员的儿子走那条已走了二十多年的邮路,一路跋山涉水,父子的短暂独处却改变了原来的微妙亲情关系,父子俩渐渐消除了心中的隔阂。
送信的路上,到处都是关于美的描述,是自然的美,更是人性的美。
平淡的叙事,精致的人情,美丽的湘西。
看电影总是惊艳电影画面的美,影片中随处可见蓝天白云绿草红花。
给人视觉冲击最大的正是那整片连绵不绝的绿: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过,两旁的绿色肆无忌惮地延绵伸展开来。整个画面给人非常明媚清新的感觉。绿色的大地上,阳光似乎在空气中流动,配以灵动的民乐,不着一言,却胜似万语千言。
送信的路上父子两遇见了笑的像银铃一样清脆的侗族姑娘。
因为想念自己的孙子哭瞎眼睛的五婆。
和每个人遇见都会让儿子和父亲因为观点不同和发生争吵,在争吵过后又让儿子慢慢的理解这份工作的意义。
影片中郁郁葱葱的绿草在阳光下随风轻摇,幽幽绿水在波心里微微荡漾,儿子在山坡上边走边唱“驿动的心”,歌声溶化在阳光里,身体镀上一层金色,青春的朝气扑面而来。
土黄色的乡邮路,狭长的青石板小巷,黝黑敦实的村前小桥,两个黑色的人影走在烟雾迷蒙里。
此时的村庄像被水洗过似的,并不是一眼见底的清,却是雾气里的透明,还夹杂着泥土的新鲜。
侗族少女在田地里行走,被越拉越远的镜头不断缩小乃至隐藏,从空中俯视,画面被切割为一块块耕田,红彤彤的霞光里传来他们快乐的笑声,连耕田里的水波也映红了脸。
一片树林,除了风声就是树叶声,除了老二(狗名)的呼吸声就是鸟儿的鸣叫声,这个时候,只有美丽在说话。
这部电影表达了一种依恋,一条山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
这一切犹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
我喜欢那样一片土地,有着翠绿的山峦,有着清澈的溪流,有着蜿蜒的小径,有着沧桑的古木房,有鳞次栉比的瓦烁,有碎石铺满的山路,有沁人心脾着的清风,有着安详宁静的小巷,有着悠扬细腻的山歌,有着敦厚质朴的人民。
该片先后在国内外的金鸡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等电影节中获得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