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角色性格和造型的关系(动画中的系列构成)(1)

在日本动画制作的过程中,有一个职位叫“系列构成”,很多人都没有明白的它的意思。

动画角色性格和造型的关系(动画中的系列构成)(2)

其实,“系列构成”是日文的说法,换成中文的说法就是“总编剧”,或者“剧本统筹”,那么大家会觉得,“不就是换个说法吗?写剧本的还是写剧本的咯”,但是其实,很多朋友没有理解剧本在一部动画中的地位和意义,而简单的把剧本当做是“文戏”。

“系列构成”是干什么的?

动画角色性格和造型的关系(动画中的系列构成)(3)

制作一部动画,并不是一位编剧来完成所有故事的撰写,而需要许多位编剧,基本每一集的剧情可能都由不同的编剧完成,写剧情的人在日本动画中称为“脚本家”。但是不同的人写出的剧情风格会有所不同,和原画师中,负责统一画风的“作画监督”一样,统筹整个剧本的风格保持统一的人,就是“系列构成”,中文来说是就是“剧本统筹”或者“总编剧。”

在画面出现之前,首先是文字

动画角色性格和造型的关系(动画中的系列构成)(4)

很多朋友看动画,非常注重画面,作画,也注重故事,也就是剧情。但是却没有想过,剧情,和画面是有着相当的关联。刚才也提到了,日本动画中,写剧情的职位被称作“脚本家”,也就是中文里的编剧,脚本是将动画的画面先以文字的形式展现的工作,也就是说,在演出负责画分镜之前,并不是演出或者监督看了原作,就拍拍脑袋画分镜,除非监督和负责系列构成是同一个人的情况,不然,基本画分镜的人都是参考了当集的脚本来绘制分镜的,文字是先于画面的,而很多角色的演出,都是以文字的形式来表现的,这虽然是一件很基础的事情,但是大家都忽略了,认为剧本(脚本)只是文字,只影响故事的发展,其实在动画片的画面出现之前,剧本(脚本)同时会影响画面的表现。

演出也是通过对脚本的理解,才开始构建心目中动画的画面,然后对原画师提出具体的作画要求,监督是通过阅读脚本,开始构建对作品的风格的取向,剧本是动画的最初,而并不是只是文戏。

角色设计也看的是剧本,而不是原作

动画角色性格和造型的关系(动画中的系列构成)(5)

一个动画片,角色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职位,角色设计的感觉能不能符合作品的风格,也影响着作品的评价。

例如细田守的动画作品,角色会采用没有阴影的风格进行绘制,什么样的形象设计才符合他这种平面感较强的角色风格的需要,这是值得揣摩的事情,也很考验人设师的水平。因此,一般人设师都会让有长时间的原画经验,画技深的画师来担当,一般都拥有总作画监督的实力才做的上人设师。

那么角色设计师,人设师,根据什么来参考设计角色的?不是凭空想象,不是和监督的沟通,不是和原案作者的沟通,而是参考剧本。很多人非常想当然的认为,动画的角色设计是参考了原作的画风,并不是,而是根据脚本的描述,来设计角色。这一点,京都动画的人设师池田和美就在公开的采访中提到,自己是阅读了脚本后,根据脚本中强调的地方来塑造每一个角色。也就是说,脚本甚至影响到你看到的角色形象。

当然,设计师会参考监督的意见,会参考原作来进行设计,不过最多的还是参考文字描述的脚本。

影响剧情的不仅仅是剧本,还有很多人

动画角色性格和造型的关系(动画中的系列构成)(6)

很多人觉得一部作品剧情不好,就是写剧情的“系列构成”的问题。其实不然。一部动画中,能够影响剧情走向的人有很多,监督自然是能对剧情发展提出建议和影响剧情走向的人之一,除此之外,制片人也有权利提出建议,另外,连为动画出钱的赞助商甚至都能影响剧情的展开,以方便达到赞助商所期待的商业效果,比较好理解的例子,就是《机动战士高达》系列,制作玩具的万代公司,当然有权利修改剧情走势,来方便他们的高达模型的商业促销,被高达迷称作“骗钱兽”的《机动战士高达UC》,神棍剧情的走向就不应该全是脚本家福井晴敏的锅,万代赤裸裸的商业重视度,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剧情发展。

小结:因此,很多人对“剧本”(日本动画片中称作“脚本”)有不少误解,剧本并不是仅仅是文戏,而在动画片中影响了很多东西,首先先有文字的描述,才有了画面的诞生,不仅如此,甚至角色的形象,也由脚本诞生,并且影响剧情走势的要素很多,商业上也足以影响剧情的发展,不要忘记,日本动画片是商品,为艺术效果而打造的作品,少之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