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

宇宙中有两颗小行星

一颗是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

一颗是编号为17606的“吴孟超星”

说到巨星你会想到谁(送别巨星)(1)

两位科学家以满腔热血和激情,尽好一份责任、捧上一份心血,生动诠释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给徐州人留下持久的精神震撼:

袁爷爷,吴爷爷,永生铭记

两位变成了耀眼的星星

将永远闪烁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辽阔天空

向两位老人致敬

国家不会忘记你们

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

一稻济世,万家粮足;

披肝沥胆,医者仁心。

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被世人所敬仰,不只是因为他们在专业上取得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更在于他们心怀苍生、情系家国。

说到巨星你会想到谁(送别巨星)(2)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徐州,近年来为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而不懈努力,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一生的吴孟超,与徐州有着很深的“缘”。

2017年11月4日

很少公开露面的吴孟超出现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会议室里,参加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吴孟超医学研究中心联合共建“吴孟超院士工作站”的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之后,吴孟超院士团队多次来徐考察交流,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18年4月

应徐州市委、市政府的邀请,吴孟超院士出席“吴孟超院士工作站”授牌仪式来到徐州,这是吴孟超在全国建立的第三个院士工作站。

授牌前,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内,96岁高龄的他在团队的配合下,成功地为淮北的林先生切除了肝脏肿瘤。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杜钟祥

听闻噩耗,悲痛万分。

吴老,头脑清晰、思维敏捷、精神矍铄、平易近人,做起手术熟练而有力, 整台手术,96岁高龄的吴老一直站在手术台前,非常严谨。

今后我们将继承吴老“不挂空牌,不说空话,不走形式,要做实,要做精,要做出特色”的遗志,与吴老专家团队继续深入合作,为人民群众增添更多健康福祉。

“吴孟超院士工作站”自成立以来,由吴老亲自指导,在科学研究、人才培训、学科建设、新技术研发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战略合作和实质性帮扶。

与此同时,工作站也成为了联系上海吴孟超院士团队和徐州医疗卫生体系的桥梁,促进双方在医疗健康产业的产、学、研各领域开展了全面合作。

继“吴孟超院士工作站”落户徐州之后,吴孟超还在铜山区成立两个项目:江苏吴孟超肿瘤精准医学中心和江苏吴孟超医学高科技创新转化基地,项目建成后已经形成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干细胞、基因测序与检验、健康管理等五大医卫产业格局。

说到巨星你会想到谁(送别巨星)(3)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卢波

因为工作原因,曾与吴孟超有过多次接触。

他特别注意到吴老这样几个细节:

常年握止血钳,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曲,可是上了手术台,不仅手不抖,站上一个多小时也没问题。

执着于对事业的追求,吴老用精湛的医术护佑百姓健康,以高尚医德温暖病人心灵。

说到巨星你会想到谁(送别巨星)(4)

卢波回忆说

吴老曾说过,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倒下,就让我倒在手术室里,那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这样的话语告诉我们,你把人民放心上,人民才会永远把你记心里。

吴老正是以个人的行动和努力昭示、激励着许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定信念、不懈追求,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这正是吴孟超先生不朽的功勋,也是吴孟超精神的伟大意义与价值所在。

2018年4月16日,吴孟超在春光明媚的云龙湖畔,望着眼前波光潋滟的湖面,由衷赞叹。

“云龙湖的风景太美了,我要在这里过100岁生日。”

如今,约定已经无法实现,但两位科学家对人民对人类的贡献将被徐州人民所铭记,并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矢志创新、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向着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奋勇前进。

说到巨星你会想到谁(送别巨星)(5)

马上评

5月22日,这一天山河同悲,我们痛失了91岁的袁隆平院士和99岁的吴孟超院士。

一位是“杂交水稻之父”,毕生致力于“稻粱谋”,解决了无数人的吃饭问题,让中国人端稳了“自己的饭碗”;

一位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主导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成功救治了超过16000名患者。

因为两位老人专注的领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因为他们终其一生在工作岗位上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地勤恳付出,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地拼搏奋斗,用生命诠释了对事业的追求、对人民的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所以他们的离去愈发让人痛惜。

说到巨星你会想到谁(送别巨星)(6)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

从两位老人身上,折射出了科技工作者高远的理想信念、赤诚的爱民情怀、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无私的道德操守。

他们矢志不渝,为了理想信念而忘我投入;

他们情系百姓,年逾九旬仍坚守一线;

他们不懈追求,把各自研究的领域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

他们桃李芬芳,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相关领域的中坚力量。

在两位老人身上,爱国爱民得到了高度统一。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无愧为时代的榜样,共和国的脊梁。

巨星虽然陨落,

但对我们来说,

两座精神的灯塔却燃得更加明亮。

当我们感叹前行无力、方向迷失之时,当我们为困难所扰、为利益所乱时,袁隆平、吴孟超两位老人给出了关于人生意义的最佳回复:以身许国的奋斗更精彩,以心许民的人生更高贵。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像二老一样成为杰出的科学家,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福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精神上向他们看齐,行动上追求一致,并不妨碍我们在行动中标注价值的坐标,在灵魂中镌刻精神的高度,让自己的生命与更远的地方、更多的人们紧密相连,让每一个平凡人的奋斗通往更有意义的世界。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哪些人才是新时代中国最可敬的人,应该成为我们心中最闪亮的“星”,袁隆平、吴孟超两位老人用行动和努力树立了标杆,亿万国民用哀思与泪水书写了答案。身处伟大的新时代,站在“两个大局”交织、“两个一百年”交汇、“两个五年规划”交接的关键节点,我们应该勇敢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担当,时刻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铭记于心,时刻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外化于行,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动手做,刻苦钻研认真学,勤奋努力善总结,不抱怨、不推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在事业的征途中再立新功。

今天的思考成就明天的自己,今天的努力决定未来的高度。挥泪送别之际,更好地理解何为伟大、何为光荣,更深地理解何为使命担当、何为初心不变,我们才会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不负诸多先贤导师,不负自己的青春韶华。

让我们在心中燃起前行的明灯

不仅寄托对二老的追思与不舍

更推动我们用行动追寻价值

努力实现超越一己小我的人生

共同书写光辉灿烂的人生答卷

文字:魏宁吴悠 邬政

图片:陈艳傅可涵新华社

来源: 徐州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