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青龙节、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龙抬头的节日为什么要理发?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龙抬头的节日为什么要理发(为什么龙抬头要理发)

龙抬头的节日为什么要理发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青龙节、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二月二和龙有什么关系呢?

作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龙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但从天文学角度来看,在夜空中确有一条由星星组成的巨龙,“龙抬头”就是形象描述这条龙的头刚刚从地下升起的星象。这条“龙”指的是我国传统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

春分前后,天黑后不久,角宿刚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仅仅露出了犄角,所以形象地称为“龙抬头”。

为什么龙抬头要理发

因为在旧时农村,正月是不可以剃头的。俗话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正月剃头死舅舅”并非迷信之语,而是源自一段血腥的历史。

不剃头的含义是“思旧”,这是从明末清初开始流传的风俗。1644年,清廷颁布了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中原子民所无法接受的剃发令——清朝命令所有国民必须剪发。

汉人被强制剃发留辫,他们怀念前朝,心有不甘,就在辞旧迎新的正月,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是,这样的动机又不能明说,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有人便借“思旧”与此“死舅”谐音,以“正月剪头死舅舅”为由,给正月不剃头找到一个很好的借口。

正月不剃头,在满清那将就着能敷衍过去,过了正月再不剃头,就没“正当说法”了,于是,过了正月,剃头之事就真成了“头顶大事”。选择何时剃头?这也大有讲究,得讨年吉利与希望,于是,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农历二月初二,因为,二月初二是个特殊的日子。

妇女享受不事针线的清闲,男人们则选择在这一天外出剃头,也是期望能剃去三千烦恼与旧愁,赢得一年好时光,所以,每到农历二月二,大家都会去找理发师将自己的头发认真地拾掇拾掇,久之成俗。

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吃炒豆,理新头。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今天,大家都去理个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