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单田芳先生于2018年9月11日下午去世,享年84岁,消息一经传出,令无数人落泪叹息。

如何评价单田芳在评书界的地位(单田芳先生过世)(1)

单田芳的评书风格自成一派,有着独特的魅力,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例如《白眉大侠》、《三侠五义》、《三侠剑》、《童林传》等都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评书作品。他的作品影响巨大,享誉海内外,最火热的时期,每天都有1亿的听众在听他讲评书。

单田芳祖籍山东德平,原名单传忠,1934年出生于天津的一个曲艺世家,祖父、外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说书艺人,单田芳从小耳濡目染,五六岁时便能滔滔不绝地说上几段评书。

然而父母亲都不希望他走上说书的道路,而是希望他能“读大书,走仕途,改换门庭”。单田芳从小也酷爱读书,常将父母给他的零花钱节省下来去租书,因此小小年纪便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如何评价单田芳在评书界的地位(单田芳先生过世)(2)

父母和祖辈虽然都是说书艺人,但当时旧社会的艺人地位低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艺人的地位才有所提高,而当时单田芳的父母也改变了原有的观念,劝他放弃学业,改说评书。

1954年,作为大学新生的单田芳选择辍学下海,并拜著名评书艺人李庆海为师,取艺名“田芳”,从此开始了他的说书生涯。

1956年,他首次登台表演,说的第一部书是《明英烈》,此后近40年的表演生涯中,共计演说了传统和现代评书40余部,在当时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如何评价单田芳在评书界的地位(单田芳先生过世)(3)

作为说书艺人,单田芳本身的嗓音条件并不完美,他的嗓音略带沙哑,但却不影响他作品的传播,反而增加了他作品的魅力和特色。他的作品之所谓能广为传颂,拥有大量的听众,主要在于他能融合前人的艺术风格,而改编、创作成自己独有的评书风格,他的作品节奏明快,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简练,又往往富有哲理,能让人在大呼过瘾的同时,又留有深思。

例如经他改编的《明英烈》,开头就一改旧有《英烈传》冗长而杂乱节奏,删除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情节,而是直接从元顺帝传圣旨,在京城选武状元开始,明快的节奏往往能快速抓住听众的耳朵,使他们身临其境。

如何评价单田芳在评书界的地位(单田芳先生过世)(4)

关于单田芳评书的魅力,他的一位听众曾说,将“单田芳”三字拆开分析,“单”的繁体字,有7个“口”,田有5个“口”,加起来有12个“口”,无怪乎他的评书能说得那么“超脱 ”了。虽说是笑谈,也从侧面反应了单田芳评书的魅力。除了说书外,单田芳也写书,十几年来,他利用演出之间的空余空隙,编写并出版了长篇评书小说计有43本2000万字之多,不得不让人深感佩服。

单田芳评书的成功,与他好读书的习惯分不开,他曾说过,“说书是一门艺术,需要演员对掌握的素材进行再创作(删、增、编、背)。唱好评书这台‘独角戏’,真正考验的是演员的读书功底”,德云社班主郭德纲先生也说过,“艺人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可见读书对于艺人发展和最终成就的重要性。

如今单田芳先生去世,回想他留下的无数经典作品,不禁要感叹一句:醒木折扇今犹在,不见当年说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