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年,在北京瀚海秋季拍卖会上,一幅名为《鸟》的画以25万的价格落槌

25万对于一件艺术品来说价格算是低的,原本并不会引起多大的讨论热度。

可是在看到这幅画的真面目之后,网友们纷纷表示“看不懂”。

甚至说“这样的画我一天能画10幅”。

原来这幅画上没有任何的背景和颜色,只有一只用粗糙的线条勾勒出来的,看起来有点潦草的“胖鸟”。

“最贵鸟”是怎么画出来的(美院教授画了一只鸟)(1)

“胖鸟”羽毛稀疏,两只脚若隐若现,拖着跟身体比例不太协调的圆滚滚的肚子,还有一双因为要带动肥胖的身体而瞪圆了眼睛。

看上去特别像小朋友的涂鸦。

这样一幅看起来“有手就能画”的作品,怎么能卖出25万的价格的?

到底是什么样的画家能画出评价如此两极分化的作品?

2

画这幅“儿童画”的作家叫做叶永青,江湖人称“叶帅”。

他是国内非常知名的画家,被公认为中国现代艺术的西南总舵主。

但就是这样一位名号响亮的画家,却画出了很多备受质疑的作品。

这副《鸟》就是其中的一幅。

“最贵鸟”是怎么画出来的(美院教授画了一只鸟)(2)

当年这幅画一卖出去,很快就引来数百万网友在网上围观,画作卖出去好几天了,浏览量还在不断暴涨,最后甚至出现了三千万人同时在线吐槽的“盛况”。

然而这只“鸟”还不是叶永青卖过的最贵的鸟。

2018年,在香港的保利秋季拍卖会上,叶永青的另外一幅画展出。

这幅画仍然延续了以往让人看不懂的风格,几根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一只瘦瘦小小的,站在一团乱草之上的鸟,乍一看还特别像只鸡。

这幅画能拍多少钱?

“最贵鸟”是怎么画出来的(美院教授画了一只鸟)(3)

这幅画的价格也让人惊掉下巴,卖出了82万的天价。

这一下子,网友们吐槽的声音更大了,纷纷表示难道“看不懂”才是艺术的真正意义吗?

可是即便人们对于叶永青的鸟争议不断,也并不影响他的画影响力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高。

他不仅开始在国内很多地方开了名为“画个鸟”的个人画展,还把画展开到了国外。

“最贵鸟”是怎么画出来的(美院教授画了一只鸟)(4)

有一年冬季,叶永青应邀在西雅图举办个人画展。

当时的他,凭借独特的画风和现代主义风格的演绎已经名声在外。

开展当天,就吸引了一大批绘画爱好者前来观展,真是应了那句“有争议,才有存在的价值”。

在这其中,有一位穿着很随意的观赏者,指着一幅画对叶永青说:“这只鸟看起来好像被困在一个绝境中了,看起来很让人同情!”

“最贵鸟”是怎么画出来的(美院教授画了一只鸟)(5)

当时在现场的叶永青非常惊讶,他没想到有人能看出自己这幅画要表达的意思。

这幅画被这位观赏者以据说是以94万的天价买走。

而这个人就是比尔盖茨。

真的是大众不懂艺术界的审美吗?叶永青的鸟到底有什么奥秘?

3

在叶永青整个的创作过程中,类似于这种的鸟画了100多幅,这是他“画个鸟”的系列作品。

而他除了引起争议之外,真的有许多人认为他是“中国最会画鸟的画家”。

为什么一幅画,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呢?

有专家表示,这是叶永青的艺术表现,其中的奥秘就隐藏在鸟眼睛当中。

首先,鸟的绘画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

因为鸟的体积比较小,结构又复杂,而且还有一种奇怪的速度和精神,被绘画的人称为“大自然疯癫的核心”

“最贵鸟”是怎么画出来的(美院教授画了一只鸟)(6)

所以,平时在观察和捕捉细节的时候,都比较难,有的时候,就算是绘画功底再好,如果抓不住鸟的精髓,也很难画出一只生动的鸟。

而叶永青的鸟,就抓住了鸟在各个形态下的精髓,虽然有的看起来很抽象,但是在专家们和一些内行的眼中,他画的鸟形态的捕捉非常到位,尤其的鸟的眼睛。

除了叶永青抓住了鸟的精髓,他的鸟,如果只是透过屏幕看就会觉得平平无奇,但是,如果能看到实物或者把画作放大20倍,就会发现每幅画的内部都”大有乾坤”,完全不是表面上看起来呆萌呆萌的样子。

“最贵鸟”是怎么画出来的(美院教授画了一只鸟)(7)

这与叶永青独特的画法离不开关系,他用来勾勒鸟的线条就跟普通人用的不一样。

这些线条并不是一条条的直线或者曲线,而是一种互相交叉在一起的,排列非常紧密的线段,有点类似于女性画眉毛经常用的一种笔法。这些线段,又构成了勾勒轮廓的线条。

这是叶永青独创的一种“反涂鸦”的画法。

这种画法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跟普通的绘画方法反其道而行之。

一般人作画的顺序,都是先打草稿,然后在草稿的基础上再进行细致的修改,最后才能完成一幅作品,这是由大到小的过程。

而叶永青恰恰相反,他绘画的过程是由小到大的。

他是在一张很小的纸上,先随手涂鸦,画出一个草稿,然后把这个草稿用投影投放在墙上,再用女生画眉毛用的眉笔,一点一点用极为精细的线条,“编织“成一根根的大线条,把所有的细节放大。

“最贵鸟”是怎么画出来的(美院教授画了一只鸟)(8)

比如,这些鸟的羽毛。

看起来凌乱,但其实羽毛错落有致。

这些线条有长有短,互相交错,长的线条代表已经完全长出来的羽毛;而短的羽毛,则是稀稀疏疏,刚刚长出来的,这样鸟的灵活劲儿,就跃然纸上了。

还有鸟的眼睛。

鸟的眼睛不是简单的用线条框起来,而是在眼睛的周围,用交叉、编织的线围起来的。中间的部分,用黑线中间的留白形成了鸟的眼白。

这样,就让鸟的眼睛,看起来特别的灵动,颇有眼波流转的感觉。

“最贵鸟”是怎么画出来的(美院教授画了一只鸟)(9)

因为用了这种独特的画法,叶永青每一幅“信手涂鸦”的画,创作周期都在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之久。

其实,对于外界的种种质疑,叶永青是知道的,但是他并不在意。

他曾经在节目中明确的说过:

“我画的就是一只大丑鸟、大笨鸟、大傻鸟,大家这样说,完全没有关系。”

甚至他自己都毫不避讳的把这些画称为艺术骗局,似乎在他看来,画这些画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而是为了跟世人开个玩笑。

他把细节藏起来,然后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一样,站在旁边,看着大家着急地想要找出这幅画如此值钱的秘密。

4

曾经有记者问过叶永青,为什么这么喜欢画鸟?

叶永青说:

“因为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候鸟,在这些鸟的身上,有自己的影子。”

他是真正跟鸟近距离接触过,认真观察过鸟的。

叶永青是个地地道道的云南人,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给了他与生俱来的艺术气息。

“最贵鸟”是怎么画出来的(美院教授画了一只鸟)(10)

他从小就喜欢画画,也很有天赋,但是当上教授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属于一个特别迷茫的状态。

他感觉不到画里的“灵性”,即使这些画是他亲手画的。

为了寻求突破,他开始去到世界各国。

到了一个国家,他就会在那里的乡下住下来,欣赏当地的风景,时而画画。

看起来,生活似乎已经开始在改变,但其实他的心境仍然是灰暗的。

在这个过程中,他形容自己就像一种“无脚鸟”,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中,只想不断地往前走,不想停下。

“最贵鸟”是怎么画出来的(美院教授画了一只鸟)(11)

好在这种状态在一个冬天迎来了拐点。

有一年冬天,叶永青带上画画用的工具来到了昆明的一个叫做圭山的村子里。

叶永青借住在一个小学老师的家里。

那个房子里非常冷,叶永青的手抖到都拿不住画笔。后来还是房东实在看不下去了,从家里拿来一只炭皮的小炉子给他,才帮他捱过了那个冬天。

让人没想到的是,也正是这一阵阵的冷风,好像唤起了他灵魂中,渴望突破的感觉。

他开始创作“画个鸟”系列,他开始留意各种各样的鸟是如何生活的的,画了许许多多的“儿童画”。

“最贵鸟”是怎么画出来的(美院教授画了一只鸟)(12)

这段过程,不仅让叶永青找到了更多的灵感,也积累了很多的素材,这才有了后面的天价“鸟”。

5

尽管叶永青最为知名的画就是这些鸟,但是他作为拥有极高知名度的画家,可不只是画鸟。

《半边孟府》、《朵朵报应》这种观赏性极强的画也是出自他手,

《赞哈的行列;夏天,失落的果实;捡松果》这三幅画还联合拍出过440万的高价。

一幅《逃逸的困惑》拍出了667万的价格。

“最贵鸟”是怎么画出来的(美院教授画了一只鸟)(13)

这些画证明着叶永青的绘画技术其实很高超。

至于他为何如此沉迷画“儿童画”,也许这是他身为一名知名艺术家的“特立独行”吧。

如今的叶永青希望能让更多的人领悟到创作的真谛,所以他选择回到昆明在一所艺术学校担任老师。

他不教学生画画,而是带着他们回归自然,教他们怎么让艺术在体内慢慢生长出来。

对于叶永青来说,艺术更应该是一种态度,而不是形式。

“最贵鸟”是怎么画出来的(美院教授画了一只鸟)(14)

在叶永青的办公室,挂着一幅用”反涂鸦“手法画的孔雀。

这只孔雀,高昂着头,拖着美丽的尾巴,却有着潦草的尾部。

因为叶永青觉得,现在的人大都像这只孔雀,虽然看起来很光鲜,其实内里充满了浮躁,他希望能用自己的画给世人以提醒。

叶永青曾经说过:

“我最想做的事情,其实是建一座楼梯,然后引领大家去到楼上,去看更好的风景,我画的鸟,就是这座楼梯。”

“最贵鸟”是怎么画出来的(美院教授画了一只鸟)(15)

虽然这座楼梯一直备受争议,但是却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艺术形式,看到了另一种美的可能。

至于有没有艺术气息,这本来就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