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地区叫“草坝场”的地方很多,如包茂高速路(G65)川渝交界处有邻水“草坝场”,邻水县柑子镇余家湾附近有“草坝场”;广安市前锋区三台镇,老名“草坝场”;桂兴镇有 “草坝场”。这诸多“草坝场”,以前锋区桂兴镇界牌村六组的“草坝场”资格最老。这个草坝场位于华蓥山上,靠近大竹县。“草坝”也作“草把”。“草”,即“草市”之草,“野外”之意。南北朝开始在人流汇聚之处设“草市”,南方叫“草坝”。界牌村的草坝场,因主要是当地人赶场,少有外来人员光顾,因此民间至今流传“草坝场赶场——没得外人”的歇后语。又因场内要到日午才有人员聚集(俗称“登市”。“登”即“顶”字口语音),因此民间至今流传“草坝场赶场——早得不是起”,为劝人时间还早,不要着急的歇后语。
赶场、赶/上街、赶集、趁墟等,是全国各地到集市去的不同说法。此外,还有些说法。
亥市:亥市鱼盐聚,神林鼓笛鸣。(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
野桥经亥市,山路过申州。( 张祜《途中逢李道实游蔡州》。申州,信阳市浉河区)
痎市:唐刘禹锡《袁公挽歌三首》之二:“湘南罢痎市,汉上改词曹。”古谐切,平皆见。《集韵》柯开切。之部。
“亥/痎市”怎么解釋?
《青箱杂记》:“蜀有亥市。亥者皆,言如痎疟,间日一发也。讳痎,故曰亥市。”(《通雅·天文·月令》)
西蜀谓之亥。亥者,痎也。痎者,痎疟也,言间日一作也。山东人谓之集。(明谢肇淛《五杂组·地部》)
之所以叫“亥/痎市”,就像疟疾之“隔日疟”,间一日“发作”。真是乡言解颐!
按:痎,《说文·疒部》:“二日一发疟。”段玉裁注:“今人谓闲二日一发为大疟。颜之推云:‘两日一发之疟,今北方犹呼痎疟。’”清尤怡《金匮翼·痎疟》:“痎疟者,老疟也,三日一发。”也就是说,痎疟、痎市及亥市殆取义于“间隔”。集市为三日一逢,疟疾多间日、或间二日一发。
川渝称“赶场、赶街”,《通雅》“亥”音“皆”,川渝“街、皆”音[gāi/jiāi]。
虚:岭南之市,谓之虚,言满时少,虚时多也。(同上)
这个解释更是有趣。还有——
市 墟 场 街 务 集 后世市谓之墟,归市曰趁墟,言有人则嚣,无人则墟也。蜀谓之场,滇谓之街,岭南谓之务,河北谓之集。”(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
1932年《(河北)雄县志》:“商贾货物辐凑处,古谓之务,今谓之集。”
市谓之墟……岭南谓之务,河北谓之集。(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引《丹铅总录》)
“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蒋之翘辑注:“南越中谓埜市曰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圩:集市。同“墟”:赶圩;趁圩;圩场。
坞:小集镇。《集韵·莫韵》:“野聚也。”
河水又东经五龙坞北。坞临长河,有五龙祠。(《水经注·河水五》)
醉眠小坞黄茅店。(宋苏庠《清江曲》)
想俺为太守的,深居府堂。那远乡僻坞有抛荒游懒的,何由得知?(明汤显祖《牡丹亭·劝农》)
“坞”为防守的小堡。《广韵·姥韵》:“《通俗文》:营居曰坞。”
堡[bǔ]:有围墙的集镇。多用于地名。吴堡县(陕西)、柴沟堡(河北)
古人“虚/墟”、“亥/痎”之类的解释,基本上可以说是“望文生义”,难于让人满意。笔者认为,它们可以分作几组:
第一组:场 集 市
第二组:街 亥/痎 虚/墟/圩
第三组:务 坞
第四组:堡
它们当是“聚集,居住,房屋,城镇、大道”的集合体。蒋宗福先生《四川方言词源》云:
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一《常州亥》:“余为白乐天诗‘亥市鱼盐聚’,市以街名,由来久矣。”今四川方言称集市为场,亦谓之街。入市交易必在人来人往的通衢大道等固定场所,这样的四达之道就是街。
所释大致不差。
第一组,可以归入“城宬庄井……→廛店镇村达……→达第署所许……”中。
第二组,可以归入 “巷闳衖……→壸闬……→户衢居阓逵……”中。什么“隔日疟”之说,纯属就字释词,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过去所谓“胡衕/胡同”也不是什么蒙古语,就是街市、市井,人之聚集之所。
《广雅·释诂二》“凥也”“居也”王念孙疏证:“墟犹丘也,语之转耳。” 玄应音义》卷七“墟(阜聚)”注:“居也,民之所居曰墟。” 《慧琳音义》卷十三“村墟”注引《周礼》:“庐也。”
“墟囿散红桃”李善注引《广雅》:“墟,居也。”(《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
“今者并园墟”张铣注:“墟,庭落之通言。”(同上《何劭<赠张华>》)
第三组:与屋宇有关。详“草不黄俗话说155:”《船到码头车到站》
第四组:城堡、亭障也。“堡”关联“房→盘”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