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微课(课堂风采三顾茅庐)(1)

班级:初阶班

时间:2019.4.27

教师:赵老师(历史);刘老师(精读)

01

历史课:三顾茅庐

今天的历史课,为大家带来三国故事——“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比喻的是某一方对贤良的人才怀着爱惜的心态,一直诚心诚意的邀请人才来辅助自己的意思。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奉献草庐对策,为刘备描绘出一个战略远景。“三分天下”的《隆中对》受到刘备推崇,正是在这一战略决策指导下,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与孙吴和曹魏两大政权成“三国鼎立”之势。

1

三顾茅庐微课(课堂风采三顾茅庐)(2)

2

三顾茅庐微课(课堂风采三顾茅庐)(3)

3

三顾茅庐微课(课堂风采三顾茅庐)(4)

4

三顾茅庐微课(课堂风采三顾茅庐)(5)

5

三顾茅庐微课(课堂风采三顾茅庐)(6)

6

三顾茅庐微课(课堂风采三顾茅庐)(7)

彩蛋环节带来《三国演义》里三顾茅庐的片段。让大家思考:一个住在茅庐的隐者,怎么会对天下大势如此熟悉呢?对于天下各方的情报为何又是如此清楚呢?

接下来,赵老师为大家讲解了诸葛亮“七擒孟获”和“扶不起的阿斗”的典故。阿斗为人不思进取,终日只知玩乐,即使有诸葛亮这样的名臣辅助和教导也无济于事,最终导致江山落入他人手中,还落下了“乐不思蜀”这样的千古笑柄。今天,人们便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一些始终无法扶持成才的人。

02

精读课:独一无二的伊凡

好书精读,开启新书《独一无二的伊凡》。这部虚构类小说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伊凡是一只真实的大猩猩,他被人类带出非洲家园后,在商场的马戏团里孤独地生活了近三十年。随着人类对于灵长类动物的需求和行为研究的日益增加,社会对伊凡孤独的生活状态也逐渐感到不安。《国家地理杂志》曾以“都市里的大猩猩”为主题,为他做了一个特别报道,引发了广大民众的觉醒抗议,最终他被亚特兰大动物园安置,从此过上了相对快乐满足的一生。

三顾茅庐微课(课堂风采三顾茅庐)(8)

银背大猩猩

三顾茅庐微课(课堂风采三顾茅庐)(9)

本书作者以第一人称——猩猩的口吻来描述他的所思所想,以另类视角来关照人类的行为及动物的心理,引人深思。动物拥有自己的自然本性和能力,我们人类有没有理解过动物的文化呢?人类应该如何与动物共处呢?人类对动物到底有多残忍呢?习以为常的我们,也许根本体会不到。如果有一天,我们和动物的角色互换,或许就会明白几分了。

三顾茅庐微课(课堂风采三顾茅庐)(10)

孩子们纷纷表示,不仅要更好地对待自己养的宠物,更要善待野生动物。因为人类和其他物种,都应该是平等地共处于地球之上的。

三顾茅庐微课(课堂风采三顾茅庐)(11)

三顾茅庐微课(课堂风采三顾茅庐)(12)

三顾茅庐微课(课堂风采三顾茅庐)(13)

课程除了故事背景介绍外,还进行了自主阅读测速环节,大家的阅读速度和专注度,都有很大的提升。

三顾茅庐微课(课堂风采三顾茅庐)(14)

三顾茅庐微课(课堂风采三顾茅庐)(15)

彩蛋:TED《Chantek第一个猩猩人》:

世界上曾有一只上过大学的大猩猩Chantek,在与研究员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他学会了:用手语表达、打电话、辨别路的方向、识别钱币、制作手工、打磨工具、用手指做画、150个英语单词、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同情心……这位演讲者就是当年的研究员。

思考题:

1、 本书扉页上有作者引用的一句话——“做你本来真正想做的人,永远不会太迟。”如果你看完全书,你将怎么理解这句话?

2、 伊凡为了实现对斯黛拉的承诺,用尽全力为露比争取自由。有句话叫做“爱他就给他自由”,从这本书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文字:刘澍

编辑:周子葳

2019春季招生 | 哈佛学霸创立的小学生阅读思维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