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为历代爱好书法者称赞,但他的传记,你知道在哪部古书中吗?

我来告诉你,这要看24史中的《晋书》。晋书由唐代的房玄龄、褚遂良等人撰写,唐太宗也写了其中的《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王羲之传》四篇的论,可知晋书实际上是由唐代的人们编纂而成的。

王羲之传在晋书的卷八十,卷末有唐太宗写的论,其中对王羲之的书法作了自己的评价。以下根据晋书的王羲之传,把王羲之的人生情况进行简要的介绍。

王羲之,字逸少,是晋朝廷高官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的爷爷与父亲,都是晋代的官员。王羲之小时候,不爱说话,人们并没有觉得他是奇才。十三岁时,他去拜访晋朝有名的大臣周顗,周顗看出王羲之是不同凡响的人,当时他们正在聚餐,有一道菜,是烤牛心,周顗割了一块先让王羲之吃,人们看到周顗如此厚待王羲之,才知道王羲之不是一般人物。

等他长大后,却变得擅长辩论,且为人正直而坚毅。他的书法以正楷为最佳。正楷当时称为隶书,当时的人们就认为王羲之的正楷为古今之冠。当时的评论家认为王羲之的正楷以笔势最佳,可称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的叔伯王敦、王导都是晋朝的高官,王敦就曾对王羲之说:你是我们王家最优秀的子弟。

当时的太尉郗鉴派一个门生找王导,要从王家找一个女婿,王导就让此人到东厢遍观王家的子弟。这个门生看了之后,回去向郗鉴报告:

王家的子弟都非常不错,但他们听说有人要来找女婿,就都变得非常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厢房里躺在床上露出肚皮吃东西,好像没有人来家里一样。郗鉴就说:

这个就是最佳的女婿。

再去了解,就正是王羲之,于是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

王羲之出名之后,朝廷让他做官,他都推辞不就,扬州刺史殷浩于是写信给他,说:

足下当为朝廷出力,并由此了解世界万物之情。

王羲之回信说:

我一向不想到朝廷当官,以前王丞相想让我到他手下,我发誓不当官,当时写的信还在。我喜欢汉代的尚子平,当时朝廷大臣王邑极力推荐尚子平当官,他却跑到山里隐居起来。我的这个志向,多次给朋友们说过,不是今天才这样说的。不过你如果有事要我去办,我也不会犹豫。

于是他到殷浩那里当了一个小官,但他仍想到一个小郡里去,摆脱诸多的事务,殷浩不同意,就把王羲之任命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人尊称王羲之为王右军,就是这么来的)。后来殷浩要出兵北伐,收复晋朝的失地,王羲之则认为出兵必会失败,于是写信劝阻,但殷浩不听,结果战败。

王羲之当时还给皇家的会稽王司马昱写信,说不宜北伐,认为当时晋朝国外并不安宁,国内也有很严重的问题,轻率用兵出征,必致失败。事实也证明了王羲之的看法是正确的。但当时的大官们听不进王羲之的意见,使得晋朝的北伐彻底失败。

王羲之不爱做官,但也为国家大事出了主意,却不能阻止错误的行动。这样,他在平日就更为远离政治,只爱好养生,也不愿意呆在京师,他觉得会稽有很好的山水,不少名士都住在那里,于是他就到会稽住下,与名士们来往交游。

一次,他与一些好朋友到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王羲之乘着酒兴,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

晋书把兰亭集序的全文都记载下来了,这是人们所熟悉的,这里就不全文照录了。但其中说了什么意思,人们的看法还不一样。有的人就说兰亭集序前后文的意思不一样,自相矛盾,因此怀疑此文不是王羲之创作的。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只是他们没有把兰亭集序真正读懂。

以下我把兰亭集序的基本意思说明一下,打消人们对兰亭集序的怀疑。

此序中先说在阴历三月的时候,邀集了一些好朋友,来到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一次修禊之会,当时举行这种聚会,是为了祓除不祥,人们到水边沐浴,除去宿垢,再宴饮游玩。在这种情景下,王羲之说大家能够畅叙幽情。所谓幽情,就不是世俗的琐碎之事,而是名士们畅谈高雅志向及其情怀。

在聚会与畅叙幽情的时候,王羲之开始思考问题,他观察世界,认为宇宙极大,万物盛多,人们此时的聚会与畅叙幽愉,就可以使人游目聘怀,极视听之娱,实在是一种乐事。

但面对眼前的快乐,王羲之又产生了诸多感慨,认为这种快乐只是暂时的,人生终会老去,到那时,再回首以往的乐事,就会使人觉得都是一些陈迹了,这让人不能不有感触,因为人生无论如何一时快乐,最终都会走到尽头。所以古人感慨说:死与生才是人生中最大的事。这就是说,人无论怎样快乐,都不能摆脱最后的死亡。一想到这里,就不能不令人感到无比的痛苦。

再回想自古以来人们写诗作文,都会对死与生的问题发出同样的感慨,所以今天写这篇序的时候,也不能排遣掉心中的痛苦。虽然庄子说过:在把死与生看成是一样的,要把长寿与短命看成一样的,不要只想着生,而排斥死,只想着长寿,而不想短命。对这种看法,大家也都知道不过是一种虚诞的妄作,而生与死的矛盾与痛苦,是人类无法排解的。所以历代的文人墨客一旦想到这个问题,就会有无限的感慨,从而写下无数的诗文,来发泄心中的苦闷。

因此,我们今天看古人,知道他们是痛苦的,同样地,后人来看我们,也会是同样的心情。所以,不管世道怎样变,这种感慨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任何时代的人们,对此都会发出同样的感慨。后来的人看到这篇序文,应该也会有同样的心情。

总之,此序先说当前的快乐,但转念一想,快乐是暂时的,转瞬即逝,人生最终要走到死亡,这样的转换之痛苦,是任何时代的人都无法排除的。所以不能不由乐转悲,对着人生的这种无奈,发出心中的郁闷。

此传还记载了王羲之的一些逸事,说他最喜欢鹅,会稽有一个孤居的老妇人养了一只鹅,鸣叫声非常好听,王羲之想买下来,就和朋友一起前来观看。老妇人听说王羲之来了,就杀了鹅招待王羲之。王羲之见此,非常遗憾,叹惜了一整天。

另有一个道士,也养了一群好鹅,王羲之前去观看,非常喜欢,想买下来。道士说:

你为我书写一篇《道德经》,我就把全部的鹅都送给你。

王羲之非常高兴,为道士写了一通《道德经》,然后把鹅都带回来了,以此为乐事。

还有一次,他到一个学生家去,看到他家中的榧木案子非常漂亮,就在案子上写了一些字,有正楷,也有草书。没料到,学生的父亲不知道是王羲之写的,就把案子上的字全都擦掉了。这个学生为此懊悔了好几天。

王羲之又曾在蕺山遇到一位老妇人,拿着六角竹扇售卖。王羲之就在她的每把扇子上都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还为此生气,王羲之就对她说:你只要对来看扇子的人说,这是王右军写的,就可以一把扇子卖上一百钱。果然,人们知道了,都来竞相购买。

后来,这个老妇人又拿来扇子找王羲之题字,这次,王羲之就只是笑,而不答应她为扇子题字了。

王羲之认为自己的书法能与三国魏的鍾繇相比,而与汉代的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可说是水平相当。他曾写信对朋友说:

张芝临池练字,池子里水全都变黑了,因此使人们都非常喜爱他的字,但我的练字也下了很大工夫,水平不一定比他差。

王羲之最初的书法不如庾翼、郗愔写得好,但他坚持练习,到了晚年,王羲之的书法才达到高妙的境界。

王羲之曾用草书给庾亮写信,庾亮的弟弟庾翼看了,深为叹服。于是给王羲之写回信说:

我原来有张芝的草书十张,但在西晋亡国时,渡长江到江南的路上,全都丢失了。为此经常感叹:精美的草书之妙迹已永远失去而看不到了。现在突然看到足下写给家兄的信,感到这样的草书真是焕若神明,就像重新看到了张芝的草书一样。

王羲之只活到59岁就去世了,朝廷要给他追赠官号,他儿子遵照父亲的遗旨,坚决不予接受。

在王羲之的传后,唐太宗写了一篇评论,其中说:

历代都有书法高手,如汉代的张芝和师谊官,都有苦练书法的故事,但现在很难看到他们的书法遗迹了。魏晋以来,书法最有名的是鍾繇和王羲之。但鍾繇还达不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他的字在章法布局上,可称为霞舒云卷,没有什么不足,但他写的字却嫌疏瘦,就像隆冬的枯树枝,笔法也显得有些拘束,就像高官家里没吃饱的奴隶。后来又有南朝梁代的萧子云,但他的字只能说刚刚写成了字,没有大丈夫的气势。写出来的字,一行行像春天的蚯蚓,每个字像秋天的蛇。

这几个人的书法,都是誉过其实,并没有那么好。要说古往今来的书法家,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只有王羲之了。他的字可以说:

点曳之工,裁成之妙,如烟霏露结,状若断而又连,又如凤翥龙蟠,势似斜而又直。欣赏他的字不会觉得疲倦,仔细揣摩起来,又无法找到其中的头绪。让我最欣赏而最想学的,就只有这一个人而已。其他的人,都不足评论了。

今天仍有不少人喜欢练书法,却不能对古代以来的书法作品分出高下,盲目地跟着一些所谓老师练字,这都是不了解中国古代书法历史的结果。真正的好书法,绝不是单纯的写字,是要做人与写字都达到极高的境界才行。后人对于前人书法的长处,都能充分理解与吸收,对于书法写字所要表达的意境,则要有极深极高的品味,才能说有了书法的韵味。简单地说,书法绝不单纯对于前人书法中的笔划进行模仿,对古人写出来的字形生搬硬套,更不是以创作为名而随意乱写。读了晋书王羲之的传以及唐太宗的评论,应该对中国的书法有所理解才是。

王羲之的资料和王羲之的故事(书圣王羲之的传记)(1)

张芝的字

王羲之的资料和王羲之的故事(书圣王羲之的传记)(2)

鍾繇的字

王羲之的资料和王羲之的故事(书圣王羲之的传记)(3)

王羲之写的黄庭经

王羲之的资料和王羲之的故事(书圣王羲之的传记)(4)

王羲之写的道德经

王羲之的资料和王羲之的故事(书圣王羲之的传记)(5)

王羲之写的乐毅论

王羲之的资料和王羲之的故事(书圣王羲之的传记)(6)

王羲之写的兰亭序

王羲之的资料和王羲之的故事(书圣王羲之的传记)(7)

王羲之的资料和王羲之的故事(书圣王羲之的传记)(8)

王羲之的草书十七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