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挖红薯的最佳季节(季节笔记挖红薯)(1)

梁东方

在村口买了点红薯。十块八斤,两块五一公斤。红薯有两种,一种红瓤,一种黄瓤。红瓤的短而圆,黄瓤的细而长,红瓤的水分大,黄瓤的水分小,蒸食的口感却不错。卖红薯的妇女是曲寨村的,红薯就是周围这片山前土地上生长的。买了她12块钱的红薯,说了几句话,都很客气。临走互相礼貌地打了招呼。都很愉快。这种在农作物产地,直接从种植者手中买了新鲜农作物的经历,特别让人觉着香甜。

这是每年这个时候一般都会有的经历,地点不同,卖主不同,但都是在买红薯。

十月中下旬正是红薯成熟的时候,在大地上行走,经常可以看到路边的田地里,有人在挖红薯。红薯秧有的还绿着,有的叶边在低温的夜里变成了褐黑色。挖开以后一嘟噜一串儿的红皮儿红薯被从土里拽出来,先晾在那里,然后抖一抖土,装到纸箱里。

以前我只有买红薯和看别人挖红薯的经验,自己下手挖红薯,这是第一次。

秋天的大地深处,我的诗人朋友看见我远远地沿着逶迤的土路骑车过来,举起双手摇晃着,意思是他在那里,他的红薯地在那里。

那是磁河故道的沙滩地,很适合种花生和红薯,当然种西瓜也不错,这三样都好吃。沙土的缺点和优点都很明确,取其优点,避其缺点,是人类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智慧。

这时候,诗人朋友脚下的红薯秧已经不是绿色而是黑色了。红薯秧一黑,就是夜里被冻死了。地下的红薯就不再长了,就可以刨了。从红薯叶最初变黑开始,十来天之内刨都是可以的,时间再长就不大好了。

见我到了,他就挥动一把前端有三四根铁叉子的锄,一下一下地挖起红薯来。他知道我这次是冲着挖红薯来的,挖之前先看看他是怎么挖的。

挖红薯,要选地面上有红薯隆起位置(为了明确这个位置,在割掉红薯秧的时候不能齐着地面割,要留一个把儿,以形成明确的标志)之前十几二十厘米的地方往下刨,第一下是试探性的,不用真用力,感觉一下有没有刨到红薯上。如果没有,那好,第二下就可以大力刨了。刨得很深然后向上一拉,潮湿的沙土被拉上来,里面就会有一嘟噜红皮儿的红薯,互相用与红薯皮一个颜色的红色根茎连接着。拎起来向后一扔,它们身上的沙子就掉下去了,很干净。这是沙土种植的另一个优势。

红薯掩在土中,稍不注意就会有漏网的,那些失去了根脉联系的红薯,很容易在被一嘟噜地提起的时候被忽略。用锄、用手扒拉一下,往往就会发现它们的踪迹。这也是总有一些人提着袋子在别人挖完了红薯的地里找漏儿的原因。

我朋友种的红薯是红皮儿白瓤的叫作栗子香的品种,个头不大,但是味道很好,因为产量不高,所以市面上很少有卖的。这种红薯用饼铛烤着吃是最好吃的,因为它水分小,烤熟了以后干面口感,从颜色到质地到滋味都很像是栗子。栗子哪儿有这么大、这么多可食用的果肉?它实在是比真栗子还好吃的宝贝。

挖了两袋红薯,天就要黑了。离开之前,他又把两棵地面鼓起来比较高的红薯挖了,一边挖一边说这两棵比较大,怕是有人看见给偷了呢!挖完又将旁边发了黑的红薯秧拽过来盖了盖。一块地如果一点都还没有挖,一般不会有人偷,一旦开始挖还没有挖完,就会有人觉着自己也可以顺手挖了,挖了以后红薯地的主人大概不会记得那么清楚,不会发现。

走了没有多远,看见有两个人在地头发生了争执,听着还是因为一方多占地,一点点蚕食、挤占公共道路和别人家的地。蚕食者理直气壮,因为别人指出了其行径而恼羞成怒……空旷的大地上从来都不只是淳朴,必然还有私欲的狭隘和见利忘义的狰狞。

红薯从种到收,与天斗,与人斗,实在不易。别的、其他任何一种农作物也都不易,人这一辈子就更不易了。

我们很难改变人世,却可以对农作物多些敬意。它们从来都遵从天地秩序,不争不抢,以自己毕生的果实奉献人类的需要,至善至纯,每一种无一例外都具无上的圣人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