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工作结束后,我休息了两个多月,到附近的景点玩儿了玩儿,然后收收心,准备找新的工作。

因为我的睡眠不好,早上起不来,所以还是想找一个小时工,为了早上晚点起床,好多睡一会儿。

星期六的上午,我走着去职业介绍所。街道两边的店铺陆陆续续开始营业,街上已经人来人往,热闹起来了。

这里是中国人聚居的地区,饭馆和美食大排档肯定少不了,所以到了周末,住在周围的州和城市的中国人携家带眷、留学生带着老外同学,都开车到这里,占据饭馆,大排档,痛吃中国餐,家乡饭。大快朵颐后,在买够一周的中国菜,塞满车后箱,满载回家。

去巴黎做保姆(在异国做保姆二)(1)

大排档

职业介绍所(职介所)座落在最繁华的商业街,我是第一次到职介所找工作,摸摸索索地登上三楼,就看到职介所门口有几个阿姨聊天。我往屋内探头看,原来屋里的阿姨已经人满为患,夹杂着几个老爷们。

站在门外,只听屋里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男负责人时不时的吼一句:安静点!安静点!

间歇的有人拿着手机从屋里来到楼道,听得出来,是雇主在了解情况。

我挤进办公室,插着空在负责人那儿登记。

叫什么名字?多大岁数?国内哪个省的人?在国内做什么工作?看孩子还是搞卫生做饭?通勤还是住家?陪睡不陪睡(意为晚上要带孩子睡觉)?附近还是外州?来几年了?有在美国的工作经验吗?part time还是full time?

“啊?”我听不懂负责人的英文。

中学学的是俄语,又赶上停课闹革命,所以英语26个字母我都认不下来。

“你是做短工还是做长工?”负责人改用中文又问。

“短工,5、6个小时,6、7个小时就行。”

“留个电话。”负责人说。

我说了自己的手机号码。

“你住哪儿啊?”负责人问。

“不远,附近。”

登记完毕,感觉热得很,就又走到楼梯间,和呆在这里的其他姐妹聊天。我看了看,来这里找工作的姐妹们和我的年龄不差上下,四、五、六十岁的比较多。

“周末怎么这么多人?平时也这么多人吗?”我问身边的阿姨。

阿姨说:“周末好多雇主来见工,平时都上班。”一口的东北碴子音儿,甭问,一准儿是东北银。

“哦,那工作机会还是挺多的哈?”我说 。

“不行啦,”身后一个阿姨说话了,我扭过头,她长得挺精致,“找工作的人太多了,有的不是没工作,而是换工作,骑驴找驴呗,像我们没有工作的就更不好找了。”

哦,看来我是一点行情都不懂呀。

“您是哪的人?”我问。

“我呀,河南的。你是哪的?”

“北京。”我说。“你来美国几年了?”

“四年多了。”

“哟,那您是老美国了。”我开了一句玩笑。

“不行了,美国比以前差远了,那会儿是保姆挑雇主,现在是雇主挑保姆。一个工作,雇主要见好几个人,都挑花眼了……”

正说着,就听屋里的负责人喊:“一会儿有个曼哈顿的工,带一个孩子,半天,哪个愿意到我这里说一下,呆会排队见面。”

我一听这个工作条件,挺适合我,就到负责人那报了名:“我见这个工。”

“你姓——?”这么快就忘了,我心想。

“刘。”我看见本子上已经有四个人排队了,忽然我就没了信心。

去巴黎做保姆(在异国做保姆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