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铝土矿地质调查工作最先在淄博地区开展,王竹泉是较早的调查者。他于 1928、1931年,先后两次涉足淄川、博山煤田,对淄博铝土矿的岩石学、矿床成因 以及铝土矿的应用进行了调查与研究。1933年,谢家荣带领北京大学学生对湖田、 沣水铝土矿作过调查。南延宗、张兆谨亦于1935年调查过淄博铝土矿。   山东铝土矿是日本调查的重要矿产之一。渡边久吉是日本较早的调查者。以后, 调查者接踵而至,对淄博铝土矿进行了大量调查,其中坂田俊雄、小贯义男等人调 查尤详。   新中国成立后,铝土矿地质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1954年,冶金工业部五○一 队配合501厂(今山东铝厂)的建成投产,对湖田、田庄、河东等矿区进行详细勘 探。此后,地质、冶金等部门在淄博、枣庄、新泰等地开展了有计划的普查,先后 发现一批铝土矿产地。截止1988年底,探明矿产地23处。其中,淄博铝土矿属大型 矿床(按12处产地统计),湖田铁冶为中型矿,余为小型矿。集中分布于淄博市, 泰安、枣庄也有小型矿床产出。   至1988年底,在山东仅发现沉积型铝土矿床。按含矿岩系、基底岩性及古地理 等条件划分为两个亚类。   第一亚类滨海沉积型铝土矿,产于中奥陶世侵蚀面上,中石炭世底部,即G层 铝土矿。在石炭纪煤系地层分布区一般都有该层位出现。矿体呈厚薄不一的层状或 透镜状,产状平缓。最大矿体长3400米,宽1100米,厚7.5米。沿矿层走向或倾向 多呈楔型尖灭,递变为铝土岩。主要矿物为一水硬铝石,次为高岭石和少量的勃姆 石、鲕绿泥石、黄铁矿、菱铁矿、赤铁矿、方解石等。主要化学组分三氧化二铝、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的含量达80~87%,三氧化二铝与二氧化硅比值为2.1~3. 5。浅部矿层由于次生改造作用,二氧化硅析出迁移,矿石质量较好。深部三氧化 二铝含量降低,二氧化硅含量逐渐增高,矿层有变贫趋势。矿石类型比较简单,一 般为水铝石铝土矿、高岭石水铝石铝土矿。   第二亚类陆相湖沼沉积型铝土矿,产于上二叠世底部,即A层铝土矿。在山东, 凡有石盒子统地层分布的地区均有A层存在。厚度较稳定,一般6~10米,沿走向长 达百公里。自淄博至明水,该层基本连续。依化学成分、矿物组分,A层大致分为 铝土矿、硬质耐火粘土矿和铝土岩3种,相互间没有清晰界限,呈互相消长之势。 在A层的中上部,局部赋存铝土矿体,但不稳定,呈层状或透镜状。当铝土矿尖灭 时,就被铝土岩取代。主要矿物成分为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次为勃姆石以及少量 黄铁矿、赤铁矿、菱铁矿、白云石、方解石等。矿石化学成分三氧化二铝47~71%、 二氧化硅5~25%、三氧化二铁35~10%。矿石类型有高岭石水铝石铝土矿和高岭 石勃姆石铝土矿两种。   日军侵占山东时期,在淄博地区建厂,大肆掠采铝土矿。建国后,全国第一个 大型炼铝厂——淄博501厂建于张店南侧,于1954年正式投产。同时,还建成国内 第一个露天矿山——沣水矿,年采矿石12.5万吨。至1987年,又相继建成沣水、 王村、田庄等矿山,年产矿石达45万吨(包括山西省阳泉矿山)。铝矿石中含镓0. 006~0.008%。1957年建成镓回收车间,年产氧化镓6~7吨,到80年代中期,山 东铝厂仍是国内金属镓的唯一生产厂家。

山东金属矿有几个(山东省铝矿资源介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