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蒲松龄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1)

山东曲阜有一书生姓孔名雪笠,是孔圣人的后裔。待人宽厚,涵养极佳,且文采斐然,擅长写诗。因家境贫寒,幸有好友时任浙江天台县县令,来信请他前往投之。于是孔生辞别老母应邀前往,谁知天不遂人愿,待他赶到之时,好友因病医治无效而亡。他顿时沦为异乡客,飘泊无依,仅有的盘缠也已花光,又归家不得,只好暂时寄居在菩陀寺,为僧众抄录经文,糊口度日。

菩陀寺西约百步外,是一单姓府宅。单先生本为世家子弟,家境殷实,怎奈一场官司致家道中落,人口渐稀,索性便迁居到乡下居住,于是这座府苑便闲置下来,日常锁门闭户,阒[qù]无人迹。

这一日,大雪纷飞,道无旅人,孔生闲来无事,便起了雅致,欲出寺赏雪。正行到单府门口时,正好从门内走出一个丰神俊朗的少年。少年风度翩翩,见到孔生后便抱拳行礼,略微寒暄后,即邀孔生入府稍坐。孔生见少年风姿如玉,也欲结交,便欣然步入。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2)

两人穿院入屋,只见屋宇虽然不甚宽敞,但是室内处处悬挂锦缎帏幔,墙壁上也挂着许多古人字画,书香气十足。书桌案头安放一书,封面题为《琅嬛琐记》,孔生拿起简单翻阅几页,只觉内容生疏,为平生未见。两人分宾主而坐,相谈甚欢。孔生以为少年既居此处必为此间主人,便未再向其询问姓氏家族,反而少年似乎对他的身份很感兴趣,详细询问了孔生的生平来历,待了解到他的遭遇之后,深表同情,又知他为孔圣人后裔,便建议他在此地设馆教书。孔生无奈叹息道:“虽有此心,但像我等异乡漂泊之人,恐难有人推荐。”少年便拱手道:“先生如不嫌我愚钝,我愿拜先生为师。”

孔生大喜,但想起自身遭遇,不敢以师自称,便与少年以友相交。又想到寻常路过时,此间大门总是紧闭,便好奇问道:“为何我以往路过,总看到府门紧闭?”少年回答道:“此处本为单家府宅,单公子迁回乡下之后,便一直空置。小弟本姓皇甫,祖籍陕西,因家中宅院焚于山火,家翁素与单公子熟识,幸得单公子慷慨,容我一家暂居安顿于此。”孔生这才知道少年为皇甫氏,不为单姓。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3)

两人虽初次见面,但惺惺相惜,相谈甚欢,当日少年便留孔生共用晚宴,晚宴过后,两人又谈古论今,谈兴甚浓,不觉夜深,又大雪漫天,孔生便留下与少年同塌而眠。

次日天刚拂晓,就有书童小心进屋来将已熄炭火复燃。少年先头起来去往内宅请安去了,孔生也就没着急起床,外面天寒地冻,索性便在床上拥被而坐,观窗外茫茫飘雪。

正观雪悟人生,突然书童进门禀道:“太公来了。”孔生大惊,赶忙起身下床,脚刚落地,一老者已拄杖而入,只见老者鬓发全白,但精神矍铄,毫无龙钟老态。老翁见到孔生便欣然谢道:“承蒙先生不嫌小儿愚钝,愿意教他学问,老朽多谢了。我儿刚开始读书习字,请先生严加管教,万不可因朋友之情,而以同辈待之。”说完之后,又让丫鬟拿来一套锦衣,一顶貂皮帽子,鞋和袜子各一双赠予孔生,孔生受宠若惊,感激不尽。老人坐着看孔生梳洗完毕,穿戴一新,于是吩咐丫鬟上酒上菜。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4)

众人随太公移步餐厅,但见房内摆设的家具和往来穿梭的丫鬟婢女衣裳俱光彩夺目,也不知是何种材料所制。酒席之上,宾主尽欢,酒过数巡,老者便起身告辞,拄杖而去。两人吃完了饭,皇甫公子便送上平时所学的功课给孔生验看,所学皆是古文诗词,并无当下流行之八股文。孔生惊讶所问何故?公子笑着答道:“只是兴趣使然,并不为求取功名。”

这一天,师徒二人一教一学,相处融洽,两人志趣相投,虽有师徒之谊,却以兄弟相称。到了傍晚,公子又命人摆设酒宴说道:“我与兄长甚为投缘,今夜不妨尽情一醉,明日便须寄情于诗文了。”又喊来书僮说:“你去看看太公是否就寝?如果太公已睡下,可悄悄把香奴唤来。”书僮去后不久即返,先用绣囊把琵琶带了过来。不消片刻,一个俏婢推门而入,身穿一身艳丽红色,容色秀丽,娇俏无比。公子让她弹奏一曲《湘妃》以助酒兴。香奴朝孔生微微一福后盈盈而坐,用象牙拨子勾动琵琶弦,旋即大珠小珠落玉盘,旋律激扬哀烈,节拍蕴含古风,前所未闻。一曲既罢,公子又让香奴为二人斟酒,宾主二人,推杯换盏,你来我往,一直喝到三更天方才尽兴而散。此后孔生便在单府安定下来,每日陪公子读书习字,吟诗作赋。皇甫公子天生聪颖,过目不忘,出口成章。两三个月之后即文思泉涌,下笔成赋,令人惊叹叫绝。两人约好每五日尽情欢饮一次,席间吟诗作对,慨而高歌,每每必叫香奴弹琴助兴,醇酒美人,红袖添香,好不快活。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5)

这天晚上,两人又酒醉半酣,孔生只见香奴玉指轻叩,琵琶声悠悠,酒不醉人人自醉,眼睛便再也移不开了。皇甫公子心思玲珑剔透,看到此景便道:“香奴自幼被家父收养并侍候家父。兄长远离家乡又无妻室不免孤苦,小弟日夜思想,必要为兄长择一美貌佳偶。”孔生醉眼朦胧,看着公子道:“承蒙公子厚爱,若真能得配佳偶,容颜身段必如香奴最好。”公子哈哈一笑道:“那兄长真的是‘少见多怪’之人了,若兄长认为香奴即为佳人绝色,那兄长的要求也未免太容易满足了些。”

岁月匆匆,半年一晃即过。孔生在单家待得闷了,便想到郊野去游玩,谁知到了大门口,只见到院门紧闭,从外上锁。孔生惊讶问公子何故如此?公子脸色故作平静,答道:“家父恐因交友应酬扰乱了心境,所以素常闭门谢客。”孔生听说后深以为然,便再无怀疑。

当时正值盛夏湿热季节,天气闷热难当,他们便把书房搬到了园亭当中。谁知没过几日,孔生的胸膛上突然肿起一个形如桃状的疮疖,起初无意,谁知一夜过后,竟长大如碗,火辣疼痛难忍,日夜呻吟不止。皇甫公子与孔生朝夕相处,情谊渐深,观之如同身受,朝夕探望照顾,自己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6)

本以为细心照料,过几日能有好转,谁知病情愈加严重,孔生痛不欲生,渐渐身不能动,水米不能进,行将就木一般。太公闻讯也来探望,看到孔生病情严重,父子相对叹息,公子跟太公商量道:“这几日由于先生病危,我日夜难安,前天夜里孩儿仔细思虑,惟有娇娜妹妹方能治疗,已先行派人到外祖母家去叫她回家来给先生诊治,谁知都过去两天,人还未到,不知何故。”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7)

父子俩话音未落,就听书童进门禀报道:“娜姑到了,姨婆和松姑也一同来了。”父子俩一听,赶忙起身去内宅迎接。少时,皇甫公子便领着妹妹娇娜急急来看望孔生。娇娜是个年约十三四岁,正值豆蔻年华的玲珑少女,美眸顾盼之间深情流转,身材窈窕,仿若扶柳之姿。孔生本还躺在床上仿佛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谁知一见到娇娜天人之姿,顿时也忘记了疼痛,也忘记了呻吟,精神也为之一爽,感觉身体一轻,仿佛病已好了几分。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8)

皇甫公子向娇娜介绍道:“孔先生是我的至交好友,亦师亦友,我们之间的感情实不亚于骨肉兄弟,劳烦妹妹务必仔细为先生诊治。”娇娜见到孔生直勾勾的盯着自己,本已是霞生双颊,闻言收拾心神,暗敛羞容,手挥长袖,挨近榻前,就近扶着孔生的手腕就为他把脉诊治。两手相触,孔生只觉佳人玉手润滑,又能细细品赏娇娜的如花美颜,鼻子里闻到少女体香幽幽,比之兰花更显芬芳,不禁心旷神怡。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9)

娇娜诊治半晌才笑着说道:“孔先生得这种病不奇怪,连心脉都动了,心在地为火。病情虽然严重,但尚可医治,大家请安心。只是皮肤疮块已经凝结,热毒凝于皮下,非得割皮削肉方能取毒医治。”说完就脱下戴在皓腕上的金镯子安放到孔生胸前肿胀之处,慢慢压了下去,这样疮疖突起一寸多,高出金镯以外,而疮根的红肿部位因都被收在镯内,就不像以前如碗那样大了。娇娜又用另一只手掀起衣襟下摆,解下佩刀,宝刀出鞘,寒光一闪,那刀刃竟然比纸还薄。只见她一手按着金镯,一手握刀,凝神静气轻轻沿着疮根割去。刀刃过处,淤黑紫血顺着刀口流出来,瞬间污染了床席,一股腥臭之气弥漫在房间里。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10)

娇娜医者父母心,并不在意,而孔生更是贪恋娇娜美色,魂为之夺,不仅感觉不到疼痛,反而感觉肌肤相亲处冰凉舒服,希望割肉疗伤的时间再长一点,好能跟佳人再多亲近一会儿。不多时,疮上的烂肉就都被刀子割下来,圆团团的就像从树上削下来的瘤子一般。娇娜又叫丫鬟端来一盆温水,把伤口的脓血清洗干净,然后从嘴里吐出一粒红丸到手心,那红丸像弹丸一样大小,隐隐透着红光,娇娜把那红丸放在割去了疮疖的患处,用手细细按着它旋转。才转了一周,孔生就觉得患处奇热无比,如热水蒸腾;再转一周,便觉得热气渐去,习习发痒,长肉生肌;待转完三圈,不但只是患处,已是遍体清凉,沁入骨髓。娇娜收起红丸重新放回嘴里,说道:“伤已治愈,先生好生歇息。”说完便起身快步而去。

孔生见娇娜说走就走,情急之下竟从床榻上一跃而起,追出门外感谢,就好像从未得病一样。众人见孔生大病得愈,就都散去了。可孔生却痴痴坐着,心里脑里都是娇娜姣好的容颜,色授魂与。室内犹残留幽香,佳人已去,心也随之而去。自此以后孔生便掩卷痴坐,百无聊赖,真是情不知所起。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11)

皇甫公子哪能看不出他的心事,安慰道:“兄长大病初愈,切勿伤神,我和家父已为兄长物色了一位佳偶。”孔生惊问:“不知是谁家姑娘?”公子回答说:“也是我家一位亲属。”孔生一听不是心中念念不忘的娇娜,顿时兴趣索然,凝神良久,心中只觉若此生不能以娇娜为伴,人生何其无趣?一下子心灰意冷,对公子说道:“没有那个必要了。”然后愁绪满怀,面对墙壁,背身而站,悠悠吟出元稹描写爱情的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皇甫公子当然知他心中所指,淡然说道:“家父一直仰慕兄长大才,几次与我商议想要你我两家结秦晋之好。我自知兄长心中所属,只是我妹娇娜年龄尚幼,不宜婚配。小弟还有个姨表姐名唤阿松,芳龄十八,长相颇为不俗。”公子说到这里看孔生表情玩味,便接着道:“兄长若不相信,松表姐每天都会来园亭游玩,兄长且候在前厢房,一看便知小弟所言非虚。”孔生内心大动,便按公子所言,两人一同来到厢房等候佳人。不一会儿,果然见娇娜携一美人款款而行。孔生放眼望去,只见此女眉若远黛,蛾眉弯弯,身材婀娜,玲珑如玉,脚着凤绣鞋,盈盈而来,双姝环肥燕瘦,不相伯仲。孔生顿时心中大热,便拱手央求公子做媒。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12)

第二天皇甫公子从内宅出来,拱手向孔生贺道:“小弟幸不辱命,兄长大喜,从此以后将有如花美眷相陪了,哈哈”。择日不如撞日,于是公子命人打理出另外一座院落,准备婚礼一应事宜,就为孔生和阿松举行婚礼。这天夜里,单府是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热闹非凡。一家人哄闹一番后,一对新人相偕步入洞房。

当孔生掀开新娘的红盖头时,只见烛光掩映下,美人如玉,阿松含羞带怯,仿似是月宫嫦娥仙子下凡,孔生得佳人如此,又见锦被罗帐,仿似做梦,几欲认为自己所处天上广寒宫,逍遥似神仙。结婚之后,孔生心满意足,阿松也尽心服侍,两人相敬如宾,甚是和谐。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13)

自此,孔生与皇甫公子二人更是交情深厚,无话不谈。这天夜里,公子又设宴款待孔生,酒兴正酣时,公子对孔生道:“自结识兄长以来,小弟学识增益良多,兄长提携和指教之情永不敢忘。只是单公子因官司结束要搬回此宅居住,我们一家需另寻他处居住,家翁已决定举家西迁。此一别或与兄长难有再见之日,每念于此,心绪难平。”孔生见公子情深意切且已习惯与皇甫家人同住,便表态愿意跟随一同西行。

公子面露难色,继续劝说道:“兄长离家多年,且已在外成家,何不携妻返乡,也好与老母一家团聚?”孔生一听顿感为难,一是往日所需花费均为皇甫家所出,自己毫无积蓄;二是回山东老家路途遥远,携妻远行,颇为艰难。公子知晓孔生为难处,安慰道:“兄长不用忧虑,小弟可立即安排送君事宜。”不多时,太公即领着松娘到来,又拿出一百两黄金赠送给孔生夫妇。

众人分述离别之情既罢,皇甫公子伸出双手,一手握孔生之手,一手握松娘之手,反复叮嘱二人紧闭双眼,不要害怕。只见倏忽间,三人飘然腾空,好似腾云驾雾一般,孔生只觉身体毫不着力,耳际生风,脸颊生疼,心内更觉惊惧,不敢睁眼,只是握公子之手更加用力。过了许久,只听公子叫二人道:“到了,可以睁眼了。”孔生应言艰难睁眼,发觉果然回到了故乡,正在自家茅屋门口。这才知道皇甫公子一家绝非凡人。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14)

孔生高兴地上前叩门,有一苍颜白发的妇人闻声而出,见到久出未归的儿子就站在门口,喜出望外,抱着孔生就失声痛哭,待听到儿子已在外成家,又见领回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更是欣喜异常。孔生想起公子还在,欲引进家门,谁知回头一瞧,身后空空,皇甫公子踪影全无,就好像从未出现过一样。孔生怅然若失,过往经历仿佛黄粱美梦。从此以后,松娘精心侍奉婆母,与孔生夫唱妇随,松娘是又貌美又贤惠,夫妻俩成为一段佳话远近闻名。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15)

不久之后孔生考中了进士,被授予延安府司理官职,便携带家眷前去赴任,老母因年迈路远并未同行,留守家中。任期内,松娘为孔家生了一个男孩,唤做小宦。孔生自当官以来,为民请命,政绩斐然,官声颇佳。不成想因性格耿直得罪了巡按御史,被罢官获咎留在任所,听候处理,又不能及时返乡,孔生索性天天寄情于山水,不亦快哉。

有一天兴起到郊外打猎,追逐猎物之时,偶遇一位俊美少年,少年鲜衣怒马,交错而过,谁知那少年却频频回头看他。孔生也回头细看,这一看不打紧,竟是故人,那俊美少年原来是皇甫公子。两人忙收缰勒马,互诉离别之情,又感慨重逢之谊,俱各兴奋。公子便盛情邀请孔生跟他一起回家去详叙离别之事。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16)

二人打马缓缓而行,不一会来到一偌大村落,只见林木茂盛,浓荫蔽日,期间繁花点点,仿佛置身世外桃源。绿树掩映中坐落一深宅大院,孔生随公子走近,见门上饰有金沤浮钉,俨然世家大族。孔生又无意间问起娇娜妹子的近况,才知当日的娇俏幼女也已嫁作他人妇,又闻岳母大人年老病亡,甚是悲苦。两人本就志趣相投,又是故人重逢,所以当夜二人举杯欢饮,互诉衷肠,公子听说松娘已生有一子,孔生现在又无官位之碍,便提议两家再合住一处,好弥补多年分别之遗憾。孔生也欣然同意,他住了一宿次日就回去把妻儿都接了过来。

娇娜闻听喜逢故人,也跟随夫君回家省亲。她见宦儿长得白胖可爱,少女心性大发,便抱过来上下抛逗着玩,打趣说道:“松姐竟然给姐夫生了个儿子,这岂不是乱了我们家的种了么?”孔生听觉有异,就欲细问,松娘笑骂道:“丫头都嫁人了还管不住舌头,讨打。”二人便笑闹着把此事岔过去了。孔生也就不觉为意,反上前拜谢娇娜之前救命之恩,娇娜浅笑嫣嫣,说道:“姐夫现在身份尊贵了,可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哟。”这时她的丈夫吴郎,也来拜见,众人其乐融融,弄儿逗趣,很是温馨。娇娜夫妇在娘家住了两夜方才离去返回夫家。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17)

时光荏苒,好时光总是匆匆。这一天,皇甫公子来找孔生,俊脸愁容满布,不似平时丰神俊朗,对孔生央求道:“天降灾祸于我家,还望兄长搭救!”孔生虽不知所谓何事,即表示但有所求,必义不容辞。公子听完便将孔生请到大堂,又召集全家人来到,齐齐排列向孔生行跪拜大礼。孔生大为惊骇,急问缘故,就欲抬手扶公子起身,谁知公子执意不起,拽着孔生衣襟道:“我与兄长交情深厚,我们两家又渊源颇深。实不相瞒,我家并非人类,乃是狐族。今日天劫降临,举族难逃雷霆劫难,若兄长愿意以身当之,我们当能逃过此劫,幸免于难;若兄长不愿,小弟也不强人所难,就请兄长速带宦儿离去,免遭连累。”孔生起初惊骇,但想起之前一幕幕,皇甫家实对自己有恩,且自己结发妻子也在遭劫之列,岂能袖手旁观?于是孔生意志坚定,誓与皇甫公子全家共存亡。

皇甫公子面容大动,再使众人拜谢孔生。随后起身让孔生手执宝剑站立在门口,神色凝重,叮嘱他道:“无论霹雳如何轰击,也请兄长勿动!谨记!”孔生便一切按照公子的吩咐照办,静观其变。

刚刚站定,就见一片阴云如天盖一般从上压下来,白昼突变黑夜,天地昏暗,彷如末日降临。孔生站在门前,惊见此骇人情景欲回头寻找公子,谁知回头一看,哪里还有什么高门豪宅?背后只矗立一座高大的坟冢,坟茔上荒草丛生,因年久失修已经坍塌,露出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正幽幽往外散发着黑光,寒气嗖嗖,仿佛血盆大口要择人而噬,真真是前有狼后有虎,让人前惊后恐。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18)

正当孔生惊骇不定的时候,忽听一声巨响,从天边霹下一道紫色闪电,从天到地,像要把天地裂开一样,震山撼岳,随后狂风暴雨骤起,连老树都被连根拔起,天地之间顿时陷入一片混沌当中。孔生虽然感到耳聋眼花,目不能视,仍然坚守诺言,执剑屹立,尽量稳住身形,一动不动。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19)

就在这个时候,从先前照头压下的那团阴云黑雾当中,忽然现出一个鬼样的怪物,那怪物尖嘴利爪,浑身黑毛,那利爪一伸便从天到地,从那坟茔的黑洞中抓出一个人来,只见被抓之人丝毫动弹不得,只得随着烟雾上升。孔生瞥了一眼被抓之人的衣裳鞋子,觉得很像是娇娜。心中大急,眼看那怪物将要抓着娇娜升天而去,急忙奋尽全力,一跃而起,用手中利剑向那怪物利爪砍去,只听金铁交击声落,随手堕落一物。孔生来不及细看,就听见一个惊雷暴裂,仿佛就在耳边炸开,隐约听到怒吼声:“竖子敢尔!”就被震倒在地,昏迷不醒。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20)

过了好一会儿,天将放晴,阴云散去,重现光明。现场树倒枝断,一片狼藉。娇娜自己悠悠醒转,当她看到孔生因救她而惨遭雷劫震死,顿时悲痛大哭道:“孔郎因救我而死,却为何让我活下来!”松娘这时候也赶忙从洞中出来,与娇娜一同将孔生抬回了洞里。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21)

娇娜见孔生奋不顾身相救于己,歉疚不已,摸着孔生的身体好像还有余温,便急让松娘轻轻把孔生的头捧在怀里,让皇甫公子用头上金簪慢慢使劲撬开孔生的牙齿,然后她自己用纤纤玉指使劲撮着孔生的腮肉,用舌头把自丹田升起,泛着红光的红丸送到孔生的口中,又不得不往孔生嘴里吹气,虽是救命,但这凄美销魂的一吻,若孔生还有知觉,必甘之若饴吧。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22)

红丸随着娇娜的如兰馨气慢慢滑入了孔生的喉咙,发出格格的声响,众人见孔生周身有淡淡红光包裹,如沐其中,不一会儿,孔生也悠悠醒转,死而复生。反观娇娜,本就胜雪的肌肤更显苍白,不复之前艳光四射。孔生睁眼见亲人都在眼前,心绪大定,回想刚才一幕,仿佛做了一个春秋大梦。天劫已过,众人有惊无险,涉险过关,劫后余生后大家都兴奋异常,纷纷向孔生行跪拜大礼,再谢救命之恩。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23)

众人商议认为此墓穴已被上天侦知,不可久住,孔生便提议让大家和他同返故乡,好相互照应。满屋的人都交口称赞,皆称为善,惟有娇娜面现愠色,闷闷不乐。孔生知娇娜心忧爱郎,便邀请她与夫君一同前去,娇娜又担心公婆惜子,不舍幼子离家远行,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商量了一天也没商量出个所以然。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24)

大家正七嘴八舌之际,忽听洞口有窸窣之声,众人惊慌失措,以为浩劫又致,却见一个小厮慌里慌张的探出头来,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娇娜认出是吴家的一个小厮,惊问所为何来?众人这才知道吴郎家也在同一天遭遇天劫,却未幸免,一家俱亡。娇娜听说之后,顿觉天塌地陷,顿足痛哭,悲伤不已,大家一起劝慰,半晌方才止住哭泣。事已至此,所有狐族跟随孔生返家的计划便算确定下来。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25)

随后孔生便回到延安府,花数日上下打点,处理自己身上的官事。一待事情完结,就火速回到墓穴,催促众人连夜整理行装。皇甫公子重施故技,一众狐族加上孔生又腾云驾雾回到山东故乡。孔生把自己一座废弃的宅院修缮一新,给皇甫公子一家居住,平常从外反锁院门,只有孔生和松娘到来才开门,以免为人所知,横生枝节。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26)

孔生夫妇自此与皇甫公子、娇娜亲如一家,日常饮酒弈棋,谈天说地,虽人狐有别,然两家同甘共苦、生死与共,情比天高。孔生的儿子小宦长大成人之后,容貌姣好,丰神如玉处更胜皇甫公子,顾盼间狡黠如狐。他时常随友人到城里游玩,众人都知道他为狐仙所生。

聊斋志异之青狐书生(聊斋志异之娇娜篇)(27)

后记:余于孔生,不羡其得艳妻,而羡其得腻友也。观其容可以忘饥,听其声可以解颐。得此良友,时一谈宴,则‘色授魂与’,尤胜于‘颠倒衣裳’矣。得一异性知己,人之幸也。

“不愧人间公子名,为谋家室太多情。松娘颜色娇娘德,只合青天誓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