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到底能不能吃

蝙蝠为什么没灭绝(为什么不能吃蝙蝠)(1)


题记:本世纪才过到第20年,就爆发了两次重大疫情,人们在审视自身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把原罪集中到一个小小野生动物身上,它就是蝙蝠。确切的说,蝙蝠也是地球原居民,千万年来,默默生活在自己世界里,昼伏夜出,寻食繁衍,与其他动物并没发生什么冲突,可以说是“人畜无害”。更没有造成或有证据的引起瘟疫,包括动物瘟疫。可是,为什么两次都把焦点集中在它身上?或者说蝙蝠倒有多大魔力,能引得人们如此憎恶?本文就来探讨蝙蝠的“魔力”,也只能用这个词形容它。

“洋老鼠”的身世

——江淮地区把蝙蝠叫洋老鼠。

这个“洋”却不是西洋的洋,像泊来物“洋油”、“洋火”那样叫。蝙蝠是本土生物,之所以这样叫它,一是外形像老鼠,吱吱叫声也像老鼠。再就是它居然会飞,而且飞的悄无声息,忽上忽下像片鹅毛,比鸟儿还灵活。想来应该是“飏”不是“洋”,只是正史不记俚语,就落个口语的“洋”字。

蝙蝠为什么没灭绝(为什么不能吃蝙蝠)(2)


——生物学里的蝙蝠很清晰。

●蝙蝠的历史比人类还古老。可以这么说,地球上还没有人的时候,就有了蝙蝠。这里不用演绎推理的资料数据,只用实物证据。迄今为止,1992年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原始人骨骼化石,属地猿始祖,人类的祖先,距今440万年。可是美国怀俄明州发现的蝙蝠化石,距今却有5000万年,叫食指伊神蝠。年代的百万级与千万级,这个差距有点大。

蝙蝠为什么没灭绝(为什么不能吃蝙蝠)(3)


●蝙蝠的品种比人类多。用生物学概念表达,蝙蝠一共有962个种类,人类只有4种。尽管分类标准不大一样,但也足以证明蝙蝠是个很大的物种。

●蝙蝠的数量比人多。按着动物学分类,人和蝙蝠都属于哺乳类,蝙蝠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保守的估计,全世界有200亿只,是人类的三倍。最典型的,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个山洞,叫做布兰肯的,距圣安东尼奥市20英里,距美军圣安东尼奥-伦道夫联合空军基地11英里。据称这个洞是世界最大的蝙蝠洞,每年3-10月聚集有2000万只蝙蝠,引得国际蝙蝠保护组织把那片地都买了,就为保护它。同时也对美军飞机造成影响,机场经常发布飞机遭受蝙蝠袭击事件的消息。


蝙蝠为什么没灭绝(为什么不能吃蝙蝠)(4)


——蝙蝠的华丽家族。

●最大的蝙蝠。分布在东南亚和非洲的狐蝠,也叫果蝠,两翼展开达到2米,体重超过一公斤。奇特的是每年10月份,会集中有800万只果蝠,铺天盖地飞往赞比亚的卡桑卡国家公园,白天就栖息在一英亩的树林里,以至于这些树每天要承受着8000吨的重量。


蝙蝠为什么没灭绝(为什么不能吃蝙蝠)(5)


●最小的蝙蝠。生长在泰国的一个品种,叫大黄蜂蝙蝠,也叫猪鼻蝙蝠。主要是体型过于娇小,大黄蜂那么长,3厘米。而且鼻子形状奇怪,像猪的鼻子,所以又叫猪鼻蝙蝠。看它在手指上的比例,可不就是鸟里面的蜂鸟,狗里面的茶杯犬。

蝙蝠为什么没灭绝(为什么不能吃蝙蝠)(6)


●最狠的蝙蝠。分布在美洲的一种蝙蝠,外表丑恶狰狞,体型不大,体重30多克。这家伙吸血为生,专吸动物的血,像吸血的蚊子一样,牙齿锐利到刺进皮肤感觉不到,同时分泌抗凝血剂,每次吸进超过体重一半重的血。也因为它的行为和外貌,就成了西方文艺作品里吸血鬼的素材原型。经过艺术再现,令人极其厌恶和恐怖。

蝙蝠为什么没灭绝(为什么不能吃蝙蝠)(7)


蝙蝠的天堂与地狱

——我国传统文化的吉祥图腾。

在人类的文化意识里,对还不认知的事物和现象,都会有敬畏。蝙蝠先于人类生活在世界上,习性又相反,昼伏夜出,白天也待在黑暗里。天生自带神秘感,而且对人畜无害。关键因名字发声,占了个“福”音,于是整个形象丰满起来,很早就成了文化图腾,从来没有说它不好的。譬如吉祥如意,古老的“老头乐”,慈禧太后的就镶刻有五只蝙蝠,叫五福奉寿。所有的吉祥图腾,五福临门,福禄寿喜财,都是蝙蝠扛大梁,离它不得。

这方面不需要考证,从人类有了表达思想的方式,譬如岩画、泥塑,再到后来的文字与绘画,蝙蝠都是祈福的图腾。我们可以随意翻看传统的图文,凡是有福的都是蝙蝠图案,就是道家的祥云,都是来自蝙蝠形象。

蝙蝠为什么没灭绝(为什么不能吃蝙蝠)(8)


——蝙蝠本来是益兽。

蝙蝠会飞,但不能归类鸟族,而是哺乳动物,兽族。明代作家冯梦龙(1575-1646年)有部作品叫《笑府》,类似于如今的笑话。里面有专说蝙蝠属性的,文采传神:

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倨傲乎?”蝠曰:“吾有足,属于兽, 贺汝何以?”一日,麒麟诞,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乃无奈他何!”

百鸟之王的凤凰生日这天,所有鸟儿都来贺寿,唯独蝙蝠不来。凤凰责问它:“我是你的领导,为什么敢对我傲慢?”蝙蝠回答道:“我有脚,是兽不是鸟,不归你管啊”。又一天百兽之王麒麟的生日,还是蝙蝠不去,麒麟责怪于它。蝙蝠说:“我有翅膀啊,是鸟不是兽,为什么要给你贺寿呢?”凤凰和麒麟相会时都觉得很无奈,感慨道:“世风日下啊,对这个不鸟不兽的家伙,还真是没有办法!”

话说回来,蝙蝠为什么能与人们和平共处,还被如此敬畏,除了神秘因素外,蝙蝠对人类有帮助。还是前面说到的美国布兰肯蝙蝠洞,居住2000万只蝙蝠什么概念?附近是棉花产区,当地农业部门有统计,这些蝙蝠每晚要吃掉几吨的棉花害虫,每年为棉农省去74万美元的防治虫害的费用,还不算增产因素。

蝙蝠为什么没灭绝(为什么不能吃蝙蝠)(9)


我们的古人对蝙蝠的喜爱也是这个原因。譬如夏天晚上,有蝙蝠出没的地方,蚊子就少。一只蝙蝠一晚能吃掉几百上千只飞虫,就像猫捉老鼠狗看门,本是人类好朋友。不像黄大仙,也捉老鼠,可它饿极了会偷鸡,所以人们不爱它。

——被封印的恶魔。

从2002年的事件,人们把焦点集中到蝙蝠后,发现它居然携带那么多的病毒。于是,根本来不及去想为什么几百万年来都没传染人类,也不考虑为什么会搞到人身上,更不自省自己的问题,一股脑先把责任全推给蝙蝠再说。于是,人们轻松了,蝙蝠冤不冤枉就不知道了,反正它也不会说。听说有地方还在搞什么灭绝蝙蝠活动,认定把它搞绝种了,病毒也就没了。

其实这个携带病毒问题,应该由科学家们来搞清楚,为什么那么多万年都不传染人类,如今却来了?古人传说却不是这样。说它不仅不害人患病,还是瘟疫的吹哨者。瘟疫到来之前,它会飞到人家屋里报信,人们看到奄奄一息的蝙蝠,就知道有瘟疫要到来了。于是生火燎去蝙蝠身上的病毒后放回山洞,然后带足干粮和用品,躲进深山,待到瘟疫过后再回家,先用竹叶熏透房屋,然后重新安居乐业。

蝙蝠为什么没灭绝(为什么不能吃蝙蝠)(10)


蝙蝠到底能不能吃

——蝙蝠确实可以吃。

在非洲东海岸的坦桑利亚的奔巴岛,最大的蝙蝠原生地,就是果蝠,当地叫飞狐蝠。因为它个大,吃的是水果和花蜜,肉的味道跟鸡一样鲜美,也就成为当地美食物,以至于快要吃绝种,1992年就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采取保护措施。

我国一些地方也有吃蝙蝠的习惯。苏东坡贬官儋州期间写了一首诗,《闻子由瘦儋耳至难得肉食》,描述当地人吃的食物里,就有蝙蝠:

土人顿顿食署芋,荐以薰鼠烧蝙蝠。

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

大多数地区不吃它,包括食谱宽广的广东人。可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没有他们不吃的活物。可就不吃蝙蝠,还有燕子,当成好朋友,打死不吃它们。

蝙蝠为什么没灭绝(为什么不能吃蝙蝠)(11)


——蝙蝠确实不要吃。

不仅不要吃蝙蝠,也不要吃所有的野生动物。四百多年前的李时珍就告诫过,野生动物的肉有毒。为了在他的《本草纲目》里记得很是详细,几乎囊括个主要的野生禽兽。

但是中餐文化里有个很糟粕的东西,就是特别突出食物的社会性。不像西方人的食物态度,讲的是营养,其次是口味。我们的讲的是面子,其次是口味,最不关心的是营养。所谓的面子,就是过分强调了食物的社会属性,物以稀为贵,饱暖思淫欲,有钱了就讲面子,以吃到稀少的食物为炫耀资本。蝙蝠、穿山甲、果子狸之类小可怜,自然难逃被吃掉的噩运。

吃野生动物的人,大都有学问,起码不是文盲。吃的时候未必不动恻隐之心,也知道不如家禽家畜的营养和味道。但是面子是大事,吃起来就像患了失心疯,不管不顾了。

再说了,所有的野生动物,且不说携带什么病毒了,味道怎么也赶不上家养的,否则人类上万年对动物的驯化功夫都白费了。很简单的现象,野猪没家猪肉香。

蝙蝠为什么没灭绝(为什么不能吃蝙蝠)(12)


——蝙蝠已经很危机。

用神学的观点解释,上天造物,每个物种都有存在的必要。譬如蚊子,都很讨厌它咬人吸血,认为不该有它。可是从历史的角度看,蚊子对人类却有着很大的作用。都知道西方中世纪流行一种Y术,人在特定激动情况下会昏厥,严重的能死去。他们的放血L法就很有效,立竿见影。这个方法我国更早的时候都有,夏天中暑了,俗称发痧,如果不及时治L就有性命之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放血,中指尖或胳膊弯刺破出点血,很快就好。蚊子其实就起着这个作用,让你整个夏天经常处于轻放血状态,不至于发痧中暑,便于安然度过酷夏。

蝙蝠为什么没灭绝(为什么不能吃蝙蝠)(13)


不说最近有地方要灭绝蝙蝠,据世界蝙蝠年的2011年消息,全球蝙蝠半数以上种类濒危。这个数据让人相信,蝙蝠的食物是昆虫和水果、花蜜。农药使用的泛滥,蜜蜂都濒危了,蝙蝠大量减少就不难理解。试想下,蝙蝠真的要没了,人们能得到什么好处?所以,我们保护自己,就要好保护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而不是要消灭其他的生物。对待蝙蝠,千万不要吃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