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这是《三国演义》中,孙吴名将太史慈在临终时,大声喊叫出来的一句话。

当时他41岁。

说起来,太史慈正值壮年,又生逢乱世,自己还一身的武略,正是大英雄大展身手的时候。41岁就去世,确实挺可惜的。

那么,他是怎么死的呢?

太史慈真正是怎么死的(太史慈死前一句话)(1)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太史慈是在第二次“合肥之战”中,被乱箭射死的。

当时,驻守在合肥城内的,是曹魏名叫张辽。吴主孙权领兵攻打,“大小十余战,未决胜负”。

说来也巧,太史慈有一个同乡,与张辽军内的一个马夫是兄弟。于是,他便向孙权献计,打算让这个马夫在城内放火,以扰乱军心。而他则领兵接应,来个里应外合。

没曾想,这个计策不但被张辽识破,还让人家来了个将计就计。

结果,当晚太史慈领兵接应时,见城内果然火起,而且城门还大开,吊桥还放了下来。见此,太史慈自然是大喜,以为自己的计策奏效,便挺枪纵马,抢先向城内冲去。

谁知刚到城下,就飞来了一阵乱箭。

就这样,一代名将太史慈,身中数箭,重伤不治,退兵回东吴后不久,便在“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等语之后,一命呜呼了。

大英雄英年早逝,确实让人心有不甘。

不过,太史慈作为一名将领,虽然壮年去世,可毕竟是死于战事。所谓求仁得仁,求义得义,终究是死得其所。

就算心有不甘,也不至于如此悲怆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这完全是罗贯中的演绎。历史上的太史慈,临死前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却并不是在第二次合肥之战中。

甚至可以说,太史慈并不是死于战事。

太史慈真正是怎么死的(太史慈死前一句话)(2)

据陈寿在《三国志·吴书》中记载,太史慈是:

“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

由此可见,太史慈去世时,的确是41岁,只不过是在“建安十一年”。

建安十一年是什么样呢?

当时的曹操,还在北征乌桓。而孙权则在领兵剿匪,四处清扫垃圾。至于刘备,还寄身在刘表的手下,因为实在没什么事干,而大发“髀肉之叹”。

这一年,距离“赤壁之战”还有两年。

这一年,距离第二次“合肥之战”还有9年。

也就是说,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太史慈的死亡时间,给硬生生推后了9年,并且还给改写成了死于战事。

实际上,太史慈的死,很大可能是病死。

而且还有点郁郁不得志。

因为当时的他,虽然被孙权委以重任,全权负责吴地南边的事务。可作为刘繇(摇)的旧部,自从被孙策收降之后,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建树。

这就是为什么在临死时,他嘴里喊的是:

“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而不是“今如此年轻,奈何死乎”!换言之,令他不甘心到悲怆的,并不是因为只活了41岁,而是自己41岁就死了,却还没建什么功、立什么业。

这就是古代文人、武将的风骨。

太史慈真正是怎么死的(太史慈死前一句话)(3)

人生有三件事,最令人不甘心到悲怆,却又无可奈何。

一件是生不逢时,即使有通天的本事,也得不到施展的机会;一件是虽逢其时,却能力不够,只能任凭大好的机会白白溜走;还有一件,就是逢其时也有能力,却偏偏“天不假年”。

像太史慈这样,就属于后者。

如果生在太平年月,或许也不会如此不甘;如果不是武略过人,可能也不会如此悲怆。可偏偏却是,他出生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也有“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的能力,老天却提前把他带走了。

你说气人不气人?

然而,再生气又有什么用?再不甘心又能如何?老天就这么安排的,他有什么办法?

也只能是无可奈何,也只有无可奈何。

这就是人生。


本文为“索彦读诗书”原创,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并转发。

,